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上苍何其不公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上苍何其不公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噗通!

直到林朝将碗中粥一饮而尽后,王凌的无头尸身才轰然倒地。

太史慈出手实在太快,手中的剑也太锋利,而王凌虽然头铁,脖子却不够硬,从而导致头颅滚落一丈多远的距离后,身体才来得及倒下。

众人呆呆地望着这一幕,大脑当场宕机,脸上的表情根本无法表达内心的惊骇。

直到王允一声惊呼后,众人才反应过来,却又急忙扭头将目光放到林朝身上。

刚才那一幕,莫不是在做梦吧!

可王凌的尸身就在眼前,太史慈剑上的鲜血还在不停滴落,使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

究其原因,还是自世家入府以来,林朝都表现得过于仁慈,甚至到了怯懦的程度。方才突然痛下杀手,才导致众人如此诧异和震惊。

面对众人复杂的目光,林朝却笑道:“诸位看着某做什么,赶紧吃,吃完还要安置百姓。虽说碗里沾染了些许赃物,但现在这种时候总不好浪费粮食,诸位还是莫要嫌弃。”

后世都有人吃人血馒头,那今天大家都喝一碗人血粥,似乎也很合理。

望着一脸风轻云淡的林朝,众人都沉默了,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继而却都不约而同的端起碗喝了起来。

至于遭受了丧侄之痛的王允,此时却扭过头来怒视着林朝,面目早已因愤怒而极度扭曲。

“王尚书为何这般看着某?”林朝倒是满脸无辜道,“怎么,某不能杀他吗?”

这语气不像是在杀人,而像是随手杀了家中的一只鸡一般理所当然。

闻言,王允的胸膛开始起伏不定,呼吸也随之浓重起来。

可当他看到林朝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以及林朝身后正在擦拭宝剑的太史慈时,却毅然端起了碗中粥一饮而尽。

虽然没有回答林朝的问题,但此举也算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这老家伙,倒是挺能忍!

不过也无所谓了。

林朝摇头一笑,却站起身来向着流民群中走去。

吃饱喝足,该干活了。

王允望着林朝的背影,眼中充斥着无尽的恨意与愤怒。

……

又半个时辰后,张机和华佗奉命带着济世府赶到,开始大规模检查流民的身体状况。

说是检查身体,却不可能有后世的医疗条件,只是大略看看流民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有没有爆发疫病的可能。

如果有,那就将可能会犯病的百姓聚集起来,集中隔离安置。

王凌被杀一事,也只能算是个小插曲而已。

荀彧命人安葬了他的尸首后,便继续带领着内府开始干活。毕竟林朝杀王凌的时候,并没给出相应的罪名,荀彧也只好如此处理。

就在众人忙碌之时,又有一批流民抵达。

正如荀彧所料,这两三日还会有大批的流民赶到。至于两三日后还到不了的百姓,多半也都冻死在了风雪中,再也不可能来到了。

也不知是不是老天都讨厌王凌,自林朝将其斩杀后,雪反而暂时停了下来。天虽然仍灰蒙蒙一片,但风也小了许多。

抓住这难得的间隙,赵云和林夕开始命麾下士卒搭建帐篷,以供百姓居住。

正当众人各自忙碌之时,田丰却大步走到了林朝面前。

说实话,林朝现在最怕看到田丰,因为他一张嘴,必然是关乎钱粮之事。

果不其然,田丰根本不跟林朝客套,上来就直奔主题道:“子初,方才又有近一万流民抵达,如今城下流民已有七万余人。某方才粗略算过,若要接济这些人直到明年夏收,以如今府库中的粮食,是万万不够的。你可有别的办法?”

提到这个问题,林朝也有些牙疼。

“元皓,你是户部尚书,某又不是,关于钱粮之事,你不能每次都找某吧。”

田丰却理直气壮道:“某虽任户部尚书,但也不能凭空变出钱粮。谁让你林子初有统领徐州军政之权,不找你找谁!”

有多大的权利,就得承担多少责任,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林朝无奈了,思索好一会后才开口道:“要不,咱们去找城中富户借粮?”

闻言,田丰的脸色马上就变了。

“林子初,你可别乱来。郯县如今是咱们的根基之地,绝非昔年真定可比,你若乱来,势必使群臣离心离德!”

“田元皓,你把某想成什么人了!”林朝明白了田丰的担忧,急忙解释道,“这次是真的借粮,有借有还的那种。”

可田丰眼中的目光,分明充满了质疑。

你林子初借东西还有归还的时候?

真的吗,某不信!

林朝好不容易才止住想给田丰脸上来两拳的冲动,耐着性子继续解释道:“如今咱们徐州也算家大业大,若非这两年都在打仗,在新政的施行下,纵然有些许天灾,也不会生出如此多的流民,元皓以为然否?”

闻言田丰点了点头,承认林朝说得是实情。

“既如此,不妨以州府之名义,向城中大户借贷一些钱粮,每张借据都由某亲自用印,并付于他们一些利息。”

此举正是以徐州的信用作保,让大户放心把钱拿出来。

若非要类比,大概和后世的国债有些相似。

“以州府名义借贷倒是没问题,只是为何要给他们利息?”

一提到钱,田丰向来是敏感且吝啬的。

林朝摊手笑道:“不给利息,谁肯借钱粮给咱们?放心,利息不会太高,咱们也不会吃亏的。”

“此言何解?”田丰疑惑道。

“得了钱粮,发放也得讲究个方法。”林朝开口笑道,“这些百姓集中安置在一起,若整日白吃白喝,时间一长自会生乱,倒不如等雪停了之后,便让他们去造桥铺路,兴修水利,也算是提前服徭役了。等明年郯县乃至整个徐州征发徭役之时,便可用钱粮抵扣,如此非但不会亏本,反而会小赚一笔。”

按照大汉的成例,每年州府都会定时征发一次大规模的徭役,不定期的也可能会有几次,只是规模要小一些,徐州自然也不例外。

别的不说,就单说这郯县几经扩建的城池,若不征发徭役,又该由何人修建?

而林朝此举,便是将明年该干的活,今年就让这些百姓干完。

如此一来,那些明年需要服徭役的百姓,就只需用低数目的钱粮来充作徭役,可谓是一举两得。

听完这番话,田丰不禁对林朝刮目相看。

以前只知道林子初卑鄙无耻,倒是不知道他还有做奸商的资质!

林朝自然不明白田丰心中所想,继续笑道:“此策,某将其称之为以工代赈。”

“这法子倒是不错。”

田丰思虑片刻后,立即看出了以工代赈的好处,当即连连点头道。

林朝笑道:“元皓若是同意,稍时便通报内府,过两日便由内府牵头,宴请城中巨富者商议此事。”

“好,某这便去与文若商议一番。”

田丰做事,向来雷厉风行,得到结果后就要离去,却被林朝一把抓住了衣袖。

“莫急,某还有一事,想向元皓请教。”

“何事?”

“初入徐州时,某曾让你监管屯田之事,如今数载过去,某想问屯田之成效如何。”

闻言,田丰愣了一愣。

虽然不明白林朝为何在这时询问屯田成效,但田丰还是答道:“屯田之成效,倒是颇有佳绩。如今州府近半数用度,届时出自屯田之地的田租。”

“亩产五成之田租,百姓可有怨言?”

田丰摇了摇头道:“如今屯田之地若无天灾,亩产可达三石,即便州府征收一石半,剩下的也足以供整户家人糊口。再者,屯田者皆不用缴纳算赋,到手的粮食全部都入了自己的口袋。所以百姓非但没有怨言,反而对屯田之策交口称赞。”

说到最后,田丰倒是有些惭愧。

当初林朝提出十税五的时候,是他带头反对,如今看来,却是自己目光短浅了。

闻言,林朝倒是松了口气。

不反对便好,不反对就代表可行。

既然可行,那便有了广而推之的前置条件。

林朝想了想,又开口道:“元皓,还有一事,某想与你商议一番。”

“何事?”

“这些百姓就算咱们能够接济一时,但终究不是长久之策。某意,明年开春便给这些百姓分发土地,让他们自给自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毕竟州府也不可能一直养着这些人。

而且一旦有了财产,这些百姓才不再是流民,才能更好的融入徐州的统治,日后便是所谓的良家子,也是最好的兵源。

田丰也点了点头道:“正该如此,无恒产者无恒心,百姓有了田产,才能安居乐业。只是一人该发放多少田地?百姓刚种地的第一年,是不是该减免些田租,都要再三思量,不然那……”

“监军小心!”

田丰正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林朝听得也很认真,却不料就在此时,忽然听得身后太史慈和张郃同时一声大喊。

就在林朝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却已经有两道高大身影挡在了自己面前。

什么情况?

紧接着,便是一阵兵刃相撞的金石之音发出。

林朝定睛一看,才发现挡在自己身前的人正是太史慈与张郃。

而此时,人群中已经冲出数十名手持利刃的百姓,正向着林朝这边杀来。直到太史慈和张郃发出大喝声时,这些人已经冲到了林朝身前不足四五步的距离。

眼看太史慈和张郃已经和刺客交上手,林朝刚想呼喊时,却已经被田丰拽着往后走去。

毕竟林长史手无缚鸡之力,真到了关键时候,反而不如田丰反应快。

太史慈两人冲上去后,身后的护卫也紧随而来,将林朝和田丰围成一团,拔出手中兵刃严阵以待。

望着眼前的厮杀,被士卒护住的林朝忽然扭头道:“元皓,你也太遭人恨了吧,怎么此处都有人刺杀你?”

闻言,田丰差点就一口老血喷了出来,继而对林朝怒目而视。

这分明是来刺杀你林子初的好吧,干某何事!

不过现在也不是争执的时候,田丰趁机赶紧大叫道:“有刺……”

林朝赶紧跳起来捂住了他的嘴。

“元皓你鬼叫什么!”

田丰这才反应过来,此处有三万大军,更有七万流民,若是因此乱了起来,指不定会有多少人被踩踏而亡。

再者,太史慈和张郃皆是军中猛将,莫说自己身边还有数十名护卫,就算只有他们两人,这些刺客也不可能近身!

阻止了田丰之后,林朝又命人去请林夕带兵过来维持局面。

而此时前方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太史慈和张郃已经杀疯了!

数十名刺客的进攻,原本在太史慈和张郃看来只是小场面而已,可交手之后却发现,再也没有比这更轻松的战斗了。

比起战场上面对四面八方而来的袭击,这些手持利刃的刺客,简直不堪一击。

战场上面对的多是长枪长矛,甚至还要防备时不时袭来的冷箭。而这些刺客怀揣利刃,自然只能带一些匕首短剑之类的武器,以两人的武艺,自然不会有任何威胁。

望着前方的战斗,林朝眼中露出了一丝疑惑。

遭遇刺杀他不奇怪,毕竟今早羊衜刚给自己传了一封密信。也正因如此,他刚刚才会下狠手杀了王凌。

这小子实在太跳,林朝不想等了,便提前收拾了他。

只是自己已经把王凌铲除了,为何还会遭遇刺杀?

难不成王凌上午便埋伏好了?

似乎也只有这一种解释了。

再说赵云和林夕那边,在得知林朝遭遇刺杀的一瞬间,林夕的眼睛就红了,甚至来不及多想,便带着自己的亲兵冲了过去。

赵云也带人紧随其后,可等两人率军赶到之时,太史慈和张郃已经结束了战斗。

见到林朝安然无恙,林夕和赵云这才松了口气,继而便走了过来。

“兄长,您无恙否?”

面对林夕关切的眼神,林朝却摇了摇头道:“某没事。子龙,你赶紧派人去维持秩序,万不可因慌乱出现踩踏。”

“唯!”

赵云抱拳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虽说田丰刚才那一嗓子没喊出来,但太史慈、张郃与刺客搏杀的场面被周围百姓尽收眼底。百姓们惊呼连连的同时,下意识便转身奔逃,不希望被波及其中。

情急之下,已经引起了一阵小规模的乱象。

太史慈和张郃斩杀了数十名刺客后,却留了几名活口,下令绑缚住之后便拖到了林朝面前。

太史慈抱拳道:“监军,刺客共二十八人,被末将与张将军斩杀二十三人,剩余五名活口尽数在此!”

“嗯,干得不错。”

林朝点了点道。

旁边的林夕却开口道:“兄长,这些刺客藏于百姓之中,说不定还有未曾出现的刺客藏匿,夕以为当搜捕一番,以免有漏网之鱼!”

毕竟是亲兄弟,林朝遇刺,最担心的还是林夕。

他深知自家兄长的身手,万一被刺客近身,断无幸免之理,当即就要派人在百姓中大肆搜捕一番。

而此时,内府众人也闻讯赶到。

望见眼前这一幕后,众人都变了脸色。

尤其是世家中人,更是吓得面如土色,直吸凉气。

以林朝的身份,若以此事作为引子,正好可以来一番大清洗。届时不知多少人要被波及其中,哪怕因此身死也不稀奇。

这到底是哪个蠢货干的,刺杀不成也就算了,居然还留了活口,这不是明摆着给林子初递刀吗!

而事实上不是这些刺客不想自杀,而是太史慈根本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至于始作俑者裴潜,此时已经躲到了人群之中不敢露面,生怕被人看出端倪。

众目睽睽之下,林朝扭头看了一眼林夕,开口道:“子煦,你方才说要搜捕漏网之鱼?”

“不错,除恶务尽!莫说在百姓中搜捕漏网之鱼,就算是全城搜捕,也要将刺客全部揪出来!”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又是一变。

果然,他林子初要借机清洗株连了!

可谁知林朝的目光扫视一圈,将内府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后,却摇了摇头道:“不必了,百姓流离失所就够可怜了,又何必因个别恶徒而去惊扰他们。子义,将这些活口带回去严加审讯,其余人都散了吧,赶紧安置百姓才是正途。”

“遵命!”

众人齐齐拱手道。

等所有人散去后,太史慈凑了上来,开口道:“监军,此事必是那些世家所为,您何不趁机将他们一举拿下,届时严加审讯,必能查出始作俑者。”

林朝目光微动,反问道:“查出来又如何?”

“自然是就地正法!”林夕面带杀气道。

林朝笑了:“某暂时还不想杀人,最起码不能因此事杀他们。反正这些人也没多久好活了,多等几天又如何。”

闻言,林夕和太史慈对视一眼,皆不解其意。

林朝也没有多做解释,只是向张郃问道:“俊乂,咱们的人手,都安插进去了吗?”

“回监军,末将上午便安插了数百人进入百姓之中。”

“好,稍时分批安置百姓时,你要确保咱们的人都能进入城中。”

“监军放心,末将知道了!”

林朝没有再说话,而是向城中走去。

如今安置百姓的措施已经有了结果,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林朝亲自盯着了,坐等内府执行就是。

只是此次的行刺事件,林朝高高举起,却又轻轻放下,丝毫没有追究的意思,却让所有人都无比奇怪。

要知道上午城门下,王凌仅仅说错了一句话就被林朝当场斩杀,如今却又如此大度,着实令人不解。

但不管如何,林朝已经离开,众人的猜测也就没了意义。

……

两日后,城外百姓的安置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整个过程中林朝没有再露面,而是一直待在家中书房里,用他那奇丑无比的字迹,写下后续需要进行的一系列事项。

而两日后的晚上,一知两千人的秘密部队返回了城中,正是辛毗所率领的锦衣卫。

辛毗回到府中之后,也顾不得夜色已深,直接叩响了林府的大门,继而被家仆迎了进去。

书房中,林朝望着风尘仆仆,身上写满了辛劳的辛毗,不由笑道:“佐治,一路辛苦了。”

辛毗拱手笑道:“为长史效命,在下不敢言苦。”

“都是自己人,客套的话某也不想讲了,此行结果如何?”

“幸不辱命!”辛毗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林朝,“长史请看,此处便是锦衣卫监察此次赈济三州的具体状况,何人忠心任事,何人玩忽职守,何人贪墨钱粮,在下全都一一记录在册,长史若有需要,便可按图索骥。

另外,出去赈灾的运粮队伍,这一两日也能回到郯县。”

林朝没有急着看里面的内容,反而开口笑道:“佐治,你辛劳数月,按理说该好好休息一番,但某还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去办。”

“长史请吩咐。”

……

正如辛毗所言,在他归来的第二日,内府和都察院负责外出赈灾的大部队,也凯旋而归。

此次赈济百姓也算成功完成任务,为表彰其功,荀彧还特地设宴款待外出的群臣。只是以如今的情况,这次的酒席并不算丰盛。

宴会结束之后,太史慈便找到了现任监察御史的崔琰,请他入林府一叙。

同样还是书房中,林朝望着数月未见,面带疲惫的师兄崔琰,便先笑着递上了一杯热茶。

一番寒暄后,崔琰率先开口道:“师弟,唤某何事?”

自己今日才刚刚回来,此时又是深夜,若非有要事,林朝绝对不可能请自己过来。

林朝从桌案上取出一张写满了内容的纸递给崔琰后,这才笑道:“有件事情,某想请师兄出手。”

崔琰接过纸张一看,整个人顿时愣住了。

这一刻,崔琰感觉手中这一页薄纸似有千万斤重,甚至已经拿捏不住。

良久,崔琰才抬起头来,目光中闪烁着难以言表的情绪。

“子初,你蛰伏至今,姑息养奸数月之久,恐怕就是再等这一刻吧。”崔琰长叹一声道,“城外百姓,内府官员,乃至那些世家,都被你蒙在鼓里,成了你掌中之棋……

世人皆称你林子初有通天之谋,果然所言非虚!”

林朝摇头笑道:“师兄过奖了。”

“只是此令一出,你我与这天下所有的世家……从此不死不休矣……”

林朝笑问道:“师兄怕了?”

崔琰也笑了:“怎么,子初不怕?”

“当然怕,但该做的事,还是要做。”林朝说道,“师兄此行,应该见到了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何其无辜,却要背负这些本不属于他们的苦难。而暗处却有人歌舞升平,奢侈糜烂。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上苍何其不公!

上苍固然不公,但我等身居其职,却不能不为他们求个公道,师兄以为如何?”

话说到这里,崔琰也被触动了。

回想起他这一路上目睹过的百姓之惨状,不由得拍案而起。

“好,师弟你尚且不惧,某身为师兄,又有何惧!便是粉身碎骨,某也愿随你为百姓求个公道!”

闻言,林朝起身正了正衣冠,继而冲崔琰郑重拱手道:“师兄高义,小弟佩服!”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