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一十一章 千谋万算,终难抵一刀断吼

没有了林朝的存在,世家所面临的的一切危机,自然迎刃而解。

但暗杀这种手段,终究不会作为世家的首选,哪怕王凌极力要求,并且在看似成功率很大的情况也是如此。

政治斗争,自然该有政治斗争的样子。

一旦越了线,只会导致斗争双方底线越来越低,直至演变为硬实力的碰撞。

王允很清楚,他们这些世家手中并无兵权,哪怕集结全部的家仆部曲,也不可能是城外数万大军的对手。

但林朝此次给出的难题又近乎无解,使得他心中居然有些赞同王凌的方法。

万一呢?

只要找准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林子初诛杀。等他一死,哪怕后面再起动荡,自己也能从容应对。

思虑再三后,王允决定先按照司马朗的方法试一试。

倘若林朝丝毫不肯退让,非要将自己等一众世家逼上绝路,那就只能痛下狠手了。

心中已有定计,王允遂吩咐司马朗先想出一个章程,然后等几日再递送内府,用以试探林朝的底线。

毕竟王允今日刚把皮球踢出去,总不能立刻又出尔反尔,事情总要不急不缓才好。

……

世家在等合适的时机,林朝又何尝不是在等。

只是双方的时机,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雪又下了几日,天气愈发寒冷起来,街道上难得见到一两个行人,却都行色匆匆,不肯在这肃杀的冬日街道停留片刻。

直到冬月末时,林朝一直在等待的契机终于到了!

郯县城外。

漫天的风雪将天空都映照成了灰蒙蒙一片,一时间天地洁白。

可在这漫天苍白之中,却有一股黑压压的洪流肆意穿行而过,并快速向郯县接近,直至抵达城墙之下。

走进之后,城楼上的士卒才发现,这一股黑压压的洪流不是别的东西,正是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

前些日子辛毗信中所言涌向郯县的难民,此刻终于到了。

林朝所谓的利刃,也终于到了!

张郃奉了林朝的命令,这几天大部分时间都亲自在城楼上蹲守,此刻见流民来到,当即转身往林府飞奔而去。

等他沾着一身风雪冲进书房时,林朝正在观看一封密信。

张郃见状,也不敢打扰,只是转身关上房门。

“呵呵……这群人狗急跳墙,居然想暗杀某,也不知是几粒花生米把他们醉成这样!”

说完之后,林朝忽然反应过来,这个时代好像没有花生……

林朝手中的密信,自然是金牌卧底羊衜送过来的。

只是当他看到王凌扬言要杀自己时,并没有多少愤怒,反而乐不可支。

放下密信,林朝这才向张郃问道:“俊乂,你有何事?”

张郃赶紧躬身抱拳道:“监军,城外出现了大规模的流民,此刻已经抵达城门外,并且正在叫门!”

闻言,林朝当即神色一变,下一刻却猛然站了起来。

筹谋已久,如今终于等来了这柄利刃。

“好,准备收网!”

……

政务堂中。

自林朝上次提出了开设学宫之后,这几日的政务堂倒是相安无事。

今日,恰好是司马朗准备将自己的对策呈上内府之日。

在得到王允的首肯下,依照各退一步的原则,司马朗决定放开新纸供应,但仅提供一千学子用度的新纸。

相比两万来说,这一下直接削减了二十倍,他料定林朝肯定不会同意,所以便留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而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学宫自然就能安插他们世家的人手。

依照司马朗的估计,最终学宫第一期招收学子的规模,应该在两三千人左右。而掌管学宫的官员,他们世家最少也占三分之一。

他的计划很完美,可惜第一步就出了问题。

正当司马朗站起来,准备向荀彧开出自己的价码时,却见政务堂外的风雪中,快速走来了三个人。

风雪很大,甚至遮住了视线,等到这三人走进政务堂中,众人才看清了来人的样貌。

正是赵云、荀攸、林夕三位军机府的大佬联袂而至。

见此,众人顿时有些疑惑。

军机府从不干政,为何今日却跑了过来?

还没等发问,只见赵云走到了荀彧面前,开口道:“荀长史,方才某接到城外军营探报,此刻城头聚集了数万流民,叫喊着要入城,还请长史前去一观。”

“什么,数万流民!”

荀彧失声叫道,当场被震惊得站了起来。

赵云点了点头:“不错,人数足有数万之多。”

军机府无权处理政事,赵云又一贯仁义爱民,所以刚收到消息,便带着今日一同当值的荀攸和林夕急匆匆赶了过来。

一片哗然声中,荀彧看了看门外越来越大的风雪,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如此大的风雪,那些百姓若是在城外待上一段时间,必然尽数被冻死。

那可是数万条性命啊!

此事容不得片刻耽搁。

想着,荀彧一挥袖,对政务堂众人大声道:“诸位,且都暂且放下手中政务!”

荀彧如此郑重的模样,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再加上他身为内府令,有掌控内府之权,当即所有人全都专注听候调令。

“元皓,着你立刻前往府库调集粮草,在城外架锅煮饭!越快越好!”

如此寒冷的天气,腹中再没点暖食,人可撑不了多久,所以当务之急,是让前来的流民吃一顿饱饭。

田丰虽然吝啬,但也分得清轻重,当即站起来拱手道:“遵命!”

荀彧又扭头看向了赵云:“子龙将军,还请军机府写个调令,调集城外大军前往城头维持秩序。”

眼下绝对不能乱,只有维持好秩序,才能赈济流民。

若调去的粮食遭到哄抢,又是一件麻烦事。

赵云闻言后,当即点了点头,却又开口问道:“荀长史,调集多少兵马?”

“城外如今驻扎着多少兵马?”

“三万大军。”

荀彧一咬牙道:“那就全部调过来,若人数少了,不足以稳定局面。”

“好!”

赵云也不客气,当场拿过荀彧的纸笔写了一封调令,随即又和荀彧、林夕两人各自署名,使调令生效后,便派林夕前往城外调兵。

荀彧想了想,又开口道:“如此大的事情,还是要向子初汇报一番。友若,你亲自走一遭。”

“兄长,此事倒是不必。如不出意外,子初怕是已经赶到了城外。”

闻言,荀彧这才反映过来,是自己关心则乱了。

林朝手中向来有情报机构,得到消息的时间必然比自己早得多。而且他素来爱民,绝不可能放任不管。

荀彧点了点头,转而向众人道:“诸位,且随某一同赶往城外,赈济百姓!”

人群中当即有人开口道:“长史,如今风雪正盛,不如等雪停了再去。若受了风寒,未免太过不值。再者我等手中政务尚未……”

可他的话还没说完,却被荀彧冷冷瞥了一眼。

“是受风寒要紧,还是百姓要紧?你手中那点政务,难道比百姓的性命重要?”

荀彧并没有大喊大叫,语气也异常平静,但目光中透露出的冷意,却使此人不敢再言语。

砰!

荀彧取出自己那枚代表着内府令的印绶,并将其拍在桌案上。

“听令,如今城外百姓命悬一线,此次赈灾若有人敢玩忽职守,某便将其革职查办!”

众人赶紧站了起来:“遵命!”

……

尽管内府众人紧赶慢赶,但还是林朝先到了城头。

他望着城下被风雪无情拍打的百姓,心中猛地一疼,面色也变得阴沉起来。

这些百姓的确是林朝为世家准备的利刃,对于他们的到来,按理说林朝应该高兴才是。可真等见到了这些人的惨状,林朝心中只剩下了悲悯。

此刻百姓们已在城门前待了近大半个时辰,除了少数人还在拼命拍打城门之外,大部分人都没了力气。

又逢风雪正盛,这些衣衫褴褛的可怜人,便只好三两蜷缩成一团,希望能报团取暖,不至于冻死。

可这漫天风雪,却是无孔不入,好不容易聚集了些暖意,顷刻间就被风雪吹散。

这数万人虽形状各异,却又有几处令人心痛的共同点。

那便是身上褴褛衣衫,以及脸上绝望到麻木的神情。

林朝望着天空,手中的拳头早已握紧。

他从没有像今日这般厌恶老天,痛恨它偏在此时落下大雪!

太史慈从后面走了上来,拿出随身携带的大氅披在林朝身上。

“监军,末将知您爱民心切,但如今风雪正盛,不如先往城下暂避,等粮食到了再出来安抚百姓不迟。”

闻言,林朝猛然扭过头来:“子义,你是要某坐看百姓忍饥受冻?”

太史慈赶紧抱拳道:“末将不敢,只是您身子虚弱,万一感染风寒……”

林朝叹息一声,缓缓道:“你的好意某心领了,方才是某失态了。但城下万千生灵命悬一线,某如何忍心……子义,你说咱们现在就打开城门,放百姓入城如何?”

“不,万万不可!”太史慈赶紧劝阻道,“没有大军稳定局面,没有粮草支撑,现在放百姓入城,必然会闹出大乱子,监军三思!”

闻言,林朝又是一叹,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他都是煎熬。

幸好内府的动作足够快,林朝又等了不到半个时辰,林夕便率大军赶到了城下。

见到数万大军,百姓们的眼中才终于有了一丝情感,但并不是希望,而是恐惧。

虽然不知道大军的用意,但面对明晃晃的刀枪,百姓第一反应就是躲避。

可林夕却顾不得这些,当即大手一挥,命令部队散开,将百姓围在一起。

正当百姓心中惊恐之时,却听得身后忽然发出阵阵声响。

城门……终于开了!

此刻有大军镇场,纵然百姓们再怎么渴望入城,却终究没有一个人敢乱动。

只见以荀彧为首的内府众人鱼贯而出,紧接着便是一车车粮草和薪柴从城中被运了出来。

“架锅,造饭!”

荀彧看到城外的惨状,当即下令道。

赵云点了点头,便下令分出一些士卒开始做饭。

虽然这些仓促运来的米粮只够熬稀粥,但对于此刻的百姓而言,却已是足够救命的神物了。

林朝此时也从城头上走了下来,一挥手阻止众人见礼后,便开口道:“此外,还应派士卒强制驱赶百姓起身活动,无论如何都不能坐下或者躺下!”

这个命令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也只能如此了。

如此严寒的环境,真要躺下闭了眼,恐怕就再也睁不开了。

“遵命!”

赵云当即抱拳应道。

林朝发号施令,终究比荀彧名正言顺得多,赵云在应答的时候,也不会有丝毫迟疑。

说罢,林朝也不理众人,亲自大步走入人群之中,开始劝导百姓起身。

内府众人见状,只好加入了进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城门前的大锅中飘起了阵阵饭香,闻到香味的百姓便难忍腹中饥饿,争相往锅边跑去。

林朝见状,当即大喊道:“不要急,大家不要急,且依次排队,某保证人人都有饭吃!若有争抢,便人人都没饭吃!”

另一边,赵云和林夕麾下的大军也开始维持秩序,保证施粥能顺利进行。

可数万百姓人数实在太多,纵然有军队维持,也很容易出乱子。林朝便只好将内府众人分散,各自去安抚百姓。

暗中,王凌望着前方不停忙碌的林朝,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林子初这厮丝毫不懂存身之道,竟放下身段与这群贱民为伍,当真可笑!”

自语过后,他又向身后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笑道:“文行,稍时你便让咱们的人混入这群贱民之中,伺机趁乱斩杀林子初!”

闻言,王凌身后的青年男子惊讶道:“彦云兄,王公不是说先试探一番,若林子初不肯退让,再行刺杀……”

“叔父也是老糊涂了,竟然想着和林子初虚与委蛇。如今正是天赐良机,只要能杀了林子初,我等将再无敌手。成败在此一举,文行为何如此胆怯?”

这位被王凌称作文行的男子,正是出身河东裴氏的裴潜,字文行。

毕竟年少气盛,被王凌用言语一激,裴潜便重重一点头道:“彦云兄何处此言,某绝非怯懦之辈。便依彦云兄所言,稍时某便安排人手,斩杀林子初!”

王凌笑道:“此事若成,文行大功一件,日后封侯拜相,功业可期!”

且让这蠢货去试试,能杀了林子初便好,若是杀不了,也与某无关。

一念及此,王凌眼中满是兴奋与癫狂。

流民抵达城下,长史遇刺身亡,听着多么顺耳!

……

忙碌了约两个时辰后,总算让所有的百姓都吃上了饭。

此时,雪也下得小了些。

林朝擦了擦额头上冒出了几滴热汗,望着不远处吃饱喝足的百姓,嘴角便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随即,他便让张郃请来了内府众人。

忙碌了这么久,林朝也有些饿了,当即让士卒盛了些粥,就在城门下与内府众人吃了起来。

“诸位,如今百姓们虽暂时吃了顿饱饭,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望诸位拿出个章程,用以安置百姓。”

闻言,众人都放下了碗,一阵面面相觑,却都无计可施。

荀彧开口苦笑道:“子初,此处足有数万百姓,这两日应该还会再来一些流民陆续赶来。这么多人,哪有空置房屋安置。再者看这天象,雪还会再下,风雪中若百姓无处藏身,用不了多久就会冻毙。”

旁边荀谌也发表意见道:“而且数万百姓归于一处,若无事可做,恐怕会生出事端,惹出乱子。若爆发了疫病,又是一桩难事。”

别的还没什么,一听到疫病二字,在场众人皆露出了惊惧之色。

林朝却开口道:“有难处也得安置,难不成坐看百姓冻死?某意,将百姓分批安置。”

“分批安置?”

荀彧问道。

“不错,如今也只能如此。”林朝点了点头道,“方才某命人粗略清点过,此处百姓约有六万人。稍时某便下令分三处扎营,供百姓居住。第一批设在城外军营旁,有大军看管,倒是不至于闹出乱子。第一批就在城门下安置,也调兵看管。至于最后一批,便在城内扎营,让百姓入城安置。”

郯县几经扩建,如今城中空余的地方还有很多,安置两万百姓不成问题。

前两个安置地点倒是还好,但当林朝说出第三个安置地点时,以王允为首的世家顿时皱起了眉头。

放这群贱民入城,到时出了乱子谁来负责?

就算不出乱子,他们也不想让这些贱民入城。

内府中的氛围,向来是有事大家一起商议,荀彧一贯掌权但不专权,导致众人都敢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虽然是件好事,但难免被有心人所利用。

正如此刻一般,没经历过林朝掌控内府时期的世家们,纷纷开始摇头叹息,七嘴八舌的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说是看法,其实就是反对百姓入城。

林朝见状,不禁摇头冷笑一声。

总有些人看不清形势,且不知死活。

刚才那番话,如果从荀彧口中说出来,的确是跟在跟大家商议。可从林朝口中说出来,却只是知会他们一声。

况且如今百姓到了,林朝的利刃也就到了,倒是不必再哄着他们玩了。

“肃静!”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林朝身后的太史慈忽然大喝一声,声若巨雷一般,将众人瞬间镇住。

林朝端起手中的稀粥又喝了一口,才缓缓开口道:“既然诸位没有异议,此事就这么定了。文若,稍时你便与元皓商议一番,算算此次赈济百姓的用度。某也会让军机府写个调令,命士卒协同内府助百姓安营……”

正当林朝布置分配任务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响了起来。

“长史,下官有异议!”

林朝的话被打断,便下意识皱起了眉头,扭头看去时,却发现正是王凌梗着脖子叫道。

“你是何人?”

林朝笑着问道。

听林朝那漫不经心的语气,王凌感受到了轻视,不禁怒火中烧,声音就更大了:“下官乃礼部左侍郎,王彦云!”

“哦,你刚才说你反对?”

“不错!”王凌丝毫不畏惧林朝的目光,继续梗着脖子道:“长史,这两万贱……百姓若是入城,除了乱子谁来承担?再者,城中居住的皆是官员亲眷,巨贾大商,最不济也是良家子弟,如何能让一群流民……”

“行了行了,不必再说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却被林朝打断。

林朝望着他,目光中露出玩味的笑容:“不必说这些个借口,王侍郎对某之决策有异议,对否?”

不知为何,听完这句话后,王允猛然心中一颤,本能察觉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

虽然他说不清缘由,但第一反应就是伸手拉了拉自己的侄子。

今日的林子初有些不对劲,还是谨慎为妙,不要再说了。

可方才林朝轻蔑的态度着实把王凌气得上头了,哪怕收到了叔父王允的暗示,又如何肯善罢甘休。

只见他继续抱拳道:“长史,非是下官出言不逊,只是请长史以大局为重,不可独断独行,不然等主公回来,下官亦会如实禀报!”

你林子初虽然大权在握,但毕竟不是徐州之主。敢不听我们的意见就擅自决断,早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不,你可能已经没有早晚了。

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见王凌如此头铁,林朝不禁扶额,满脸无语道:“王侍郎,难不成你患有脑疾,听不懂人话?某方才问你,你是否对某之决策有异议。你只需要回答是,亦或不是即可。”

我有脑疾?

我听不懂人话?

王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子初,你欺人太甚,今日定不与你干休!

“是又如何!”

王凌话音刚落,林朝身后的太史慈就动了。

铿!

宝剑出鞘,寒光一闪,下一刻王凌的头颅便飞了出去。

鲜血喷洒了一地,更有一些迸溅到了众人碗中,使稀粥变得白里透红。

这一幕实在太过突然,突然到谁都没有反应过来的程度。

他们本以为林朝遭到王凌顶撞后,为了自己的威严,必然会惩处王凌,但也仅限于此了。

可谁能想到,林朝居然二话没说,直接斩杀了王凌。

“彦云!”

王允也愣住了,愣了足有数息的时间才反应过来,继而悲声大叫道。

再看始作俑者林朝,依旧单手端着粥碗,却低头看了看里面属于王凌的几滴鲜血,不禁摇头笑了笑。

“政务堂茶水中有脏臭之物,不想如今这碗粥中,竟也沾染了脏污。”林朝缓缓笑道,“罢了罢了,终究是不能浪费粮食。”

说罢,林朝端起碗,将混合着王凌鲜血的粥水一饮而尽。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