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摆烂王爷,父皇要我造反 > 第二十六章 谏言

我,摆烂王爷,父皇要我造反 第二十六章 谏言

作者:方南难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2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府内,中书令兼尚书令梁丞相,纠集了一干大臣,想要谏言废除太子。

“丞相!您想想办法,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整个房间里面充满了对太子不满的声音。

此时户部尚书方大人问了一句话,众人都安静了。

“丞相,问您要一句实话,陛下他到底怎么了?难道说……”

梁潇恒瞳孔微缩,说道:“方大人慎言,陛下确实是身体微恙,不过并无大碍。根据太医的建议,出去散心去了,现下并不在长安城中。”

梁潇恒隐瞒了景帝出行的目的,只说了一半真相。

众人一听这景帝并无大恙,都长舒一口气,但是却不在长安城内,又是喜又是惊。

毕竟皇帝出行并非小事,搞不好引起整个朝野的动荡,大景陷入危局。

“陛下既然不在宫中,那我们如何谏言,眼下的困局当如何解?”方大人继续问道。

梁丞相:“我估摸着陛下这次出巡,应当也是想要看看这太子能不能独当一面,可现在的情况各位都看见了,太子并非这块料啊,搞的是民声载道的,我知道如何联系上陛下,若是各位信得过老夫,就将联名上书的奏折托于老夫,定当尽快送到陛下的手上。”

“我等自然是信得过丞相的,只不过现在谏言不是最重要的,眼下应当想办法解决朝中事务,尤其是河北水患,若是解决不好怕是会影响来年,河北对我大景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知道!”方大人说着其他的大人也应声道。

“对啊!河北的百姓怎么办?”

“那么多无辜的百姓被抓进牢里……”

梁丞相自然知道当务之急是什么,但是眼下的情况怕是只有让太子退位,皇帝回来才能解决。

“各位,正是因为河北水患火烧眉毛,咱们的事情才要尽快将谏言传到陛下的手上,否则就算是我等想出千好万好的良策也不会被采纳的。只有陛下早日回来此事才有转圜的余地。”

梁丞相说话有些激动,不免干咳了两声。

方大人赶紧递上一杯茶,轻轻的拍了拍梁相的背。

“梁丞相所言极是,我等都听丞相的。”众人齐声说道。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沉默,忽然间方大人起了一个头。

找来笔墨,开始写废除太子的谏言,并且头一个在奏章上签好名字。

“请丞相大人,速速传递给陛下,我大景现在的形势,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方大人跪在地上,诚诚恳恳的说道。

众人见方大人已然签署好,上书的谏言,也都纷纷开始署名。

最后丞相落名,便令人快马加鞭,给景帝送过去了。

众大臣这才放心些,只说让丞相保重身体,然后离开了丞相府。

甬乾宫内,太子殿下还不知道张渊把赈灾事宜搞得一塌糊涂,享受这美酒佳肴。

忽而想到自己,虽然日日批阅奏折,但是许久未曾召集大臣议事,心血来潮,请众大臣来甬乾宫议事。

不过除了太傅一党,几乎没什么人去。

尤其是以梁丞相为首的一众官员,个个都找借口请辞。

“各位大人,近来除了奏折上的那些事儿,可还有别的事情发生啊!”

来的人都是太傅一党,要不就是一些见风使舵之人,根本没有人提河北水患的事情,只是应声道:“太子殿下治国有方,并无大事发生。王老将军也已经出发,她的孙女也已经安顿好了。”

太子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那就好!她一个孤女要好生照顾着,除了份例的月钱和年节的赏赐,再每月多给她发些月钱,她有什么诉求都尽量满足她。对了,之前京郊抢占土地的事情可有结果了?”

众人低头不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这太子莫不是糊涂了,那事儿不是还没有说怎么解决嘛?

太子见众人不说话,便追问道:“难道是还没有解决吗?土地农田可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我大景农业是根基,如此重要的事情为何拖到现在还未解决。”

其中一位大人正想说,是您说暂时还没想好如何解决,张渊看出来了,便连忙说道。

“启禀殿下,京郊的土地抢占牵涉了朝中众多官员,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而一时半会儿不能立刻肃清,殿下切莫着急,老夫已经着人去查了。现在也不是农时,不会耽误。”

太子一听,是太傅亲自去处理,那再好不过了,于是便没有再问。

张渊看着殿内,梁相一党几乎没有人来议事,觉得甚是可疑,他一直提防着梁丞相一党。

之前都吵着要见太子殿下,今日却没几个人前来议事,他便觉得多有蹊跷。

派人一查,果然发现梁相众人已经发函通知陛下这些天太子的行径,张渊深知这些时日太子做的这些决策,若是被皇帝知道了定然会惹得他不悦,说不好自己也要跟着遭殃。

所以立马派人前去阻截,只不过张渊虽然身为太傅,他却并不知道皇帝的去向,景帝到了何处只有梁相一人知道。

无奈之下张渊只能朝各个方向派人出去,好在他之前安插在梁相一党身边的人,打探到了具体的方向。

于是张渊一边派人前去阻截梁相的人,一边派人抢先一步赶往蜀地。

想要将梁相等人的谏言,改为跟十皇子李深的勾结,来个恶人先告状。

就算没有阻截成功,只要他的书信先到景帝手上,此事对太子的影响便会减少。

因为张渊知道皇帝一向忌惮掌管南诏的李深,再加上这么些年,皇帝不是不知道太子身上的毛病,但是从未动过废储之心。

只因在皇帝心中始终遵循嫡长子继承大统的祖宗规矩,所以这些年尽管有不少大臣说太子并非帝王之才,但是景帝依然费尽心思教导李铭。

所以张渊知道,只要将李深的狼子野心跟梁相一党联系起来,定然会惹得景帝怀疑,也可暂解眼前之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