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五百四十二章 燕人高渐离

吴驹和高渐离走在武遂城的街道上。

吴驹是真没想到,在武遂驻足几日,竟然还有这等意外之喜,偶遇历史名人!

高渐离。

荆轲刺秦的故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高渐离,燕人也,善击筑,是荆轲的好友,曾与荆轲、狗屠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荆轲刺秦,高渐离至易水之上送行,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名篇,刺秦失败后,荆轲死,高渐离隐姓埋名数年,直至最后害怕这样的日子无穷也,便显露身份,重执“筑”,被始皇帝召入宫去演奏,始皇帝怜惜他的击筑能力,于是熏瞎他的双目,令其演奏,每次都会叫好,高渐离向筑内灌入铅,趁着接近始皇帝的时间举起筑奋力击打,但没有击中,最终身死。

荆轲与高渐离这对好友的行刺双双失败,被引为千古悲歌,闻者无不慨叹。

但眼前这位……

面容俊朗帅气,没有戴冠和帽子,一头黑色长发用青色发带扎着,十分潇洒,浑身一点不见悲剧气息。

想想也是,现在还是公元前248年,距离荆轲刺秦还有21年,他是否认识荆轲其人都很难说。

高渐离这名字很特殊,想来是不会有重名者,以防万一,吴驹还是想要确认一下,于是说:“听你的口音不像武遂本地人,像西边的人。”

高渐离点点头:“我恒山人也,正在游历,于武遂驻足几日。”

吴驹点点头,那就**不离十了。

高渐离所说的恒山即五岳中的恒山,位于保定,因为恒山此时已经是名山,所以也像泰山那样成为一片地区的名字,而历史上的高渐离正是保定人。

吴驹感慨,这孩子真单纯,这就被套话了。

他还想确定一下高渐离此时是否认识荆轲,但没有什么好的由头说起这件事。

高渐离说:“你的口音听起来也不像武遂人。”

“我是秦人,被无拘酒肆总部派来燕国,巡查此地的酒肆。”吴驹微笑。

高渐离点点头,不疑有他,心道难怪那小厮对吴驹如此尊敬。

说话间,二人到了高渐离的住所,是一座不大不小的院子。

观此院子,宽敞规整,朱门青砖,门前草木打理的很好,无论是租的还算买的都可见高渐离的经济水平不差。

想想也是,穷人哪能学得起音乐,旅得起游?这两样都是耗钱的活,这定律纵观上下五千年都适用。

“稍等!”高渐离从腰间掏出一把钥匙,上前打开门,一开门,吴驹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到。

庭院的地面上可谓一片狼藉。

倒是没什么残花败柳,人仰马翻之景,但却见庭院的泥土和砖石上刻画着一个个符号,密密麻麻,遍布半个庭院。

“这些是什么?”吴驹问。

“一些曲子的片段,昨日喝大了画的,醒来发现有些片段还挺好,便没清理。”高渐离挠了挠脑袋,他把这茬忘了。

吴驹定睛一看,那些符号还真是一个个数字:“原来是代表音符。”

如此便更能断定“此高渐离”正是“彼高渐离”!

高渐离进屋去取钱,吴驹站在门前等他,蹲下来仔细查看着一个个音符,仿佛能想到一个醉酒的年轻人在庭院中罪的四仰八叉,嘴里哼着曲子,每每哼到心怡的片段便赶紧记下来,如痴如醉。

高渐离盯着那些音符,摸了摸下巴,嘶了一声,又捡了一个小树枝蹲下来补了几个音符上去,然后便又陷了进去,不时皱眉深思,不时试着哼唱,然后修修改改,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两耳不闻窗外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直到修改了七八处才看到站在台阶上等待的吴驹,霍然反应过来,连忙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太失礼了,我这边去取钱。”

“无妨。”吴驹摇摇头,高渐离的表现让他忽然想起一个人。

人称诗魔的白居易。

不一会返还,将一个钱袋交给吴驹。

吴驹笑道:“你是乐师?”

“对。”高渐离点点头。

“习的什么乐器?”

“筑。”

吴驹颔首。

筑,是这个时代的乐器,外形颈细肩圆,中空,有十三根弦,类似琴筝,但不靠拨动发声,而是像扬琴一样靠击打发声。

“观此音律,想来阁下的造诣是很深了。”吴驹指着地上的,辨认着音符试着哼了一小段,觉得很好听。

“你懂音律?”高渐离讶然。

“略懂,只是外行。”吴驹笑问:“不知在下是否有幸听到你的筑声?我愿以这酒钱相抵。”

高渐离来了兴致,笑道:“难得遇到一个懂的,我愿为阁下奏一段,无需钱币,里面请!”

“那便多谢了!”

吴驹也不含糊,是真的好奇高渐离的乐器造诣。

史书记载他击筑能使为荆轲送行的燕臣悲而流涕,慨而瞋目,后被始皇帝召入宫中做乐师后,每次演奏,始皇帝无一不叫好,足可见其水平之高。

入内,高渐离带他来到庭院廊中一角就坐,这位置风景独好,他泡上一壶茶,随后回到房间取出一个半人高的大盒子,从中取出他的乐器“筑”。

吴驹打量了一番,倍感新鲜。

“筑”的外形有些像琴,又和吉他有几分相似,与前者区别在于一头细一头粗,与后者区别在于不像葫芦形状,而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

上面只有五根弦,代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

高渐离从盒子中取出筑放在桌子上,一手在细处按弦,另一手执竹尺,敲击弦。

吴驹将身体微微靠在栏杆上,闭眼倾听起来。

噔!噔!噔!

筑声先是悠扬缓慢,后转慷慨激昂。

至极点,急转直下,变得悲怮,最后在高渐离重击羽声下结束。

仿佛一部史诗般。

世人皆言“燕赵之地好侠,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吴驹适才听曲时,想的正是一位侠客的崛起,辉煌,最终落幕。

吴驹击掌:“好曲子!我从秦国而来,走过韩国,魏国,还有昔日的东周国,一路见过不少乐师,却未有阁下这般造诣!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高渐离眼睛一亮,不是因为吴驹夸他,而是因为最后吟的诗,教高渐离窥出其才华,本是心血来潮才奏的这一曲,现在却感到遇到了知音,说道:“谬赞了,本以为阁下是商贾,却未曾想还有诗才。”

“我秦人也,是吴驹的粉丝,额就是崇拜者的意思,所以学他的诗词,自己便也瞎写一些。”吴驹胡扯道。

“原来如此,我也十分喜欢他的诗词,尤其是《将进酒》!慷慨激昂,狂放不羁,尤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最中意。”高渐离笑道,随后问:“说起来却是十分失礼,在下酷爱结交文人雅士,方才却没看出阁下的才华,此时却起结交之心,还未请教姓名?”

吴驹拱手:“在下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字孔明!”

“原来是诸葛兄!”高渐离拱手。

“高兄!”吴驹笑,丝毫不慌,这名字他已经用了一路。

他不可能用本名潜入赵国,太显眼,会被注意,于是思索化名,早先倒是想过将姓名调换,干脆就叫“鞠武”,起完了发现这名字有人注册过了,而且正是燕国人,在朝中为臣,后来还当了燕太子丹的老师,所以也不能用。

思来想去,干脆搞了个毫不相关,甚至还没出生的人名,诸葛亮!

大抵也是希望此行能像丞相一样算无遗策吧!

丞相佑我!

吴驹说:“今日与高兄一见如故,但无酒,且天色已晚,十分不尽兴,不如这样,你我再约个时间,我出酒,你出曲子,你我一醉方休如何?”

高渐离眼睛一亮。

他游历在外,没什么朋友,吴驹的到来却与他志趣相投。

况且还有美酒,此高渐离所愿也!

于是高渐离说:“正有此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