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五百三十七章 数学题

在和王尚礼的交谈过程中,吴驹了解了一下目前钢铁的产能。

一炉可以炼三百斤!

很多。

但和后世没法比。

在后世的炼钢厂,每一炉都是数以吨计。

但那样的炼钢炉是靠着强劲、发达的工业水平驱动,如果放到现在,怎么倾翻它,使融化的铁水流出都是个问题,更别提加热问题。

但是铁器产能和炉子没关系,毕竟一个炉子不够就两个,两个不够就三个,建的越多产能自然越高。

重要的还是铁矿的产量——这才是限制产能的根本原因。

所以这一次就要看临邛的铁矿能带来多大的惊喜了!

次日,王尚礼便启程去了蜀郡。

……

殿试结束,吴驹卸任主考官,持续了大半个月的科举热度总算有所降低。

即将进入十月,大秦报第七期也已发布,殿试的消息占据头条,披露了一些内容,但总体来说还是围绕金榜学子们的封赏,包括一部分任职消息,对殿试内容一笔带过,初试和殿试时还会放出考生所写的诗词,这次也是只字未提。

这让许多人十分好奇殿试究竟考了什么,一打听才知道是只取策论一项,在殿试结束时考生皆被嘱咐不要对外透露自己的策论内容,所以最终流露出的消息很少,为殿试这个科举最高殿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咸阳对此进行讨论时,有的地方总是要慢半拍。

楚国兰陵。

三份报纸被送到了县令府,也就是荀子的府邸。

《大秦报》的办事处目前还没建到兰陵,虽然办事处的人员结构简单,仅负责接收从秦国运来的报纸、发售、统计账目,但毕竟这里相对于秦国太远,是沿海地带。

目前《大秦报》在楚国最远的办事处在楚国国都陈郢一带,其他地区的办事处也在紧急建设中,预计年底之前覆盖七国全域,届时兰陵也会有。

至于订阅业务,目前只在秦国开通,毕竟如果这项业务也要覆盖全天下,那需要的人手得数以万计,非一朝一夕之计。

除此之外,报社还在大规模驯养信鸽,希望改良传统递送各地新闻的方式,实现更远距离的传递。

荀子这三份是托人从陈郢送来的,是第六期报纸,刊登了金榜的那一份。

他自己一份,韩非一份,小徒弟张苍一份。

荀子如今很喜欢看报,每每拿到报纸,会认真将上面每一篇文章看完,最专注于政治和文学两大板块。

拿到报纸后,师徒三人在一起研读。

“都进行到会试了啊……”荀子抚着胡须,打量着头条新闻,对韩非说:“这科举相较举荐制,有很旺盛的生命力,秦王敢如此实施,很有魄力!”

韩非点头,很赞同,说:“吴驹也是天才,竟然想到如此改革官吏选拔制度。”

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忿:“为什么韩国、楚国都不将这些东西学起来呢?楚国体系庞大,派系林立,世家豪族盘根交错,迂腐至极,韩国奸佞当道,满朝尽是无能之辈,不思进取,不思变通,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国力衰微,叫秦国打得抬不起头!”

韩非是韩国宗室,发表这样的看法,并非一味的指责,更多的是见国家颓靡,怒其不争。

“楚国的确积重难返,世家豪族力量过于雄厚,以屈、景、昭三家为首,一方面掣肘楚王,另一方面他们更愿意守旧,将利益把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变革难度很高,而韩国,倒也未必就是不思进取,起码韩国丞相张平是聪明人,他看到《大秦报》后,我觉得他会心动,只是以韩国的状况,或许不动比动更好吧,起码不动的话,是一致对外,动的话,就有可能内乱,最终误了自身。”荀子开口道。

韩非颔首,知道老师说的也有道理,韩王对国内的掌控力远不如秦王,韩国的情况也比秦国差了太多,内忧外患,这意味着极大的风险。

就像医者在面对一些病症时,会下猛药,可是这也和豪赌无异,不赌慢性死亡,赌了如履薄冰,赌赢皆大欢喜,赌输就是万丈深渊。

偏偏综合韩国的各项情况来看,赌输的几率远超赌赢。

他摇头,深感失落,这国家病的太重,不知道要怎样去医它了。

韩非叹了口气,拿过一张纸,斟酌了一下,在上面写下字。

【子房,近来安好乎?】

在询问了近况,简述了一些自己最近发生的事后,旋即开始议论国内政局和天下局势,对秦国最近的科举等重大政事发表见解与感想。

这是他准备寄的信,寄给韩相张平的儿子,那是个聪明人,韩非与他很有共同话语,并且觉得他一定会像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成为未来的韩国栋梁。

韩非虽然身在楚国,待在老师身边求学,但一直和韩国国内保持着联系,会写信。

另一边,小徒弟张苍被报纸深深吸引住了。

报纸上刊登了一些题目。

数学题!

一共十道,都出自吴驹之手,是他的最新创意,将题目印在上面,加上悬赏,前五个答对题目的人,写信寄给大秦报总部,便可得到一定的“赏金”。

不过,这钱可不是随便就能拿到的,那上面的题相较会试的数学题都要高出一大截,难度极高。

在咸阳,这十道题目前只被答出两道。

张苍很感兴趣,在认真研读。

此前,《大秦报》的初试特辑和会试特辑,张苍都有拿到,并积极的作答。

他对数学十分感兴趣。

这和荀子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荀子是搞政治,搞文学,搞教育的,他对算学可没什么造诣,所以张苍拜入师门不久后,荀子发现张苍对此感兴趣,并且非常有天赋后,觉得很奇怪,但也只能总结为是天赋异禀,送了他一本《周髀算经》。

初试和会试两次特辑的题目,张苍都已经答对了,本以为就此结束,还颇觉得遗憾,但吴驹刊登在第六期《大秦报》的数学题却让张苍像打了鸡血一样。

并且这次的题目,相比之前难度高好多啊……

张苍拿着笔,认真思考。

报纸上写到:圆有圆周率,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例,《周髀算经》曰:“径一而周三”,谓圆周率为3,但此值并不准确,还可以继续推导,请继续计算,若得第二位,可得百钱,得第三位,可得一贯,若得第四位,可得十贯,以此类推。(注:需附带完整、准确的计算过程)

同时,报纸上附带了小数的概念,方便计算。

张苍眼睛一亮,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