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二百六十章 高粱

一眨眼进入三月,春分时节至。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枝头上的青芽野蛮生长,颜色渐深,百花争相开放,农民纷纷下地开始了春耕。

食盐和猪肉一事之后,吴驹从子楚那拿到了足足五块地,吴家庄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已经有城内两个大坊的面积了,虽然其中五块有两块是荒地,不过这正合吴驹的意。

他正好缺几块农田。

吴驹素来是喜欢搞自产自销那一套的,现在手里有了地,正好就开垦起来用作农田,种上作物,结海楼和粮油厂需要的作物很多。

现在的农作物主要是稻黍稷麦菽,即五谷,外加一个麻。

稻是水稻,麦是小麦,这俩当然不用说,粮油厂需要,结海楼需要,无拘酒肆也需要。

黍是黄米,这一块吴驹倒是用得少,主要原因是后世已经很少有这种粮食了,因为它不好消化。

稷和水稻小麦一样都是禾本科,外形也相似,秦国主要位于西北,水稻种植其实相对较少,这也是五谷最初没有稻的原因,现在稷反而是盛行的。

菽是大豆,制作大豆油,酱油以及豆制品都需要它。

麻是芝麻,炒菜、制作香油会用,现在也会直接食用。

“千亩良田,不运用起来太可惜了。”城外,站在田边,吴驹感慨道。

种花家骨子里都有种菜的基因,吴驹也不例外,他也不知道为啥突然就像用这两块地种点东西。

其实算起来有点不划算,这两块地全部开垦了也就不到一千亩,能不能供应咸阳所需的三分之一都够呛,不过吴驹本来就不是对标整个咸阳,这几块地未来的生产,更多的是供应吴府。

按照吴驹的话说,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今天太阳不大,微风凉丝丝的,算得上宜人,田地里无数的农民正在辛勤劳作着。

其实若是换做别人,听到吴驹要在咸阳城外开垦农田种植作物必然是要骂娘的。

咸阳作为都城,那当然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虽然满足了城外和荒地这两个条件,但价钱依旧不容小觑啊!

那么问题来了,吴驹难道没考虑到这个吗?

当然考虑到了!

只是——

主不在乎!

以吴驹现在的身家,别说在城外开垦荒地了,就算在城内也能种的起啊。

况且这几片地是子楚给的,又不是他自己花钱买的。

吴驹开垦这几块田打算种植的主要就是稻麦、大豆和芝麻,小麦种植还没到季节,那当然就是种稻子了,种大豆是因为大豆油和酱油的需求量很大,芝麻则是因为香油了。

不过吴驹还打算额外加一种作物。

高粱。

现在高粱已经随处可见,但是并没有引起农民的重视,只是被当做野草,偶尔有地方也仅仅是被当做马牛的饲料,从未系统的种植过。

这怎么行?

高粱这种作物不挑地方种,耐旱耐涝,吃法又多,怎么能错过呢?

现在是三月中旬,正是种高粱的季节啊!

吴驹蹲在农田的田埂上,手下将一个篑,则竹篮放到吴驹面前,竹篮里都是满满当当的高粱谷粒。

现在的高粱看着貌似和后世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总体而言大同小异。

光看不行啊,吃到嘴里是什么味道还不知道呢。

吴驹捧起一把高粱种子闻了闻,旋即又拿来一个小点的竹筐,舀出来一小部分,吩咐旁边的人说道:“拿去脱粒。”

“是!”

不一会,手下将脱好粒的高粱谷粒拿来,吴驹二话不说直奔回山庄,淘米做饭,抓了一把米、小米、豆子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放在一起煮了锅粥。

他尝了一口。

嗯……味道和印象里的没什么大区别啊,更苦一点,不过还能入口。

那就可以搞!

“你们谁会育苗?”吴驹问手下负责开垦农田的人。

他们面面相觑,说道:“若换做寻常谷物我们是会的,但这高粱……当真是一点不熟悉啊,心里没个底,怕误了您的事。”

吴驹思索了一下,喃喃自语道:“看来得找个靠谱的免费劳动力了。”

半小时后,一辆马车漂移似的停在了山庄门口,祁农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示意看门的仆役停好车,旋即风风火火的进了门:“老吴,找我有啥好事啊?”

吴驹乐呵呵的看着这个随叫随到的免费劳动力:“这不是听说祁大人出身农家,在农家的地位举足轻重,并且熟知农事,特来找你来指导工作嘛。”

祁农听完满面春风,连连摆手:“低调低调。”

虽然嘴上说的低调,但脸上的笑容可一点都不低调,谁不喜欢被人夸呢。

祁农乐完,说起正题:“叫我干啥来了?”

他本来在府上晒太阳,突然就被吴驹的手下持前者令牌拜访了,说请他去一趟城外山庄找他有事,祁农一听是在城外,当即就觉得吴卿这小子绝对又是整出什么花活了,指不定又是像盐、猪肉那样利国利民的东西,于是连忙过来了。

吴驹也不含糊,拿过盛有高粱谷粒的筐:“看看这个。”

“蜀黍?”祁农脱口而出。

吴驹惊:“这你都知道?”

祁农翻白眼,刚才还说他在农家举足轻重来着,知道个蜀黍是什么难事吗?

所谓蜀黍指的就是高粱,指定不是蜀黍我啊最喜欢钱钱的那个蜀黍,高粱这个称呼始于宋元明,现在还没有,叫蜀黍是因为它长得像五谷里的黍,蜀字则是说这玩意源自蜀地。

“你拿这东西干什么?”祁农问。

“种。”吴驹就一个字。

祁农瞪大眼睛,突然想起来子楚赏给吴驹几块地,吴驹前两天闲聊时说要拿来种谷物和蔬菜瓜果,开玩笑的说让他这个治粟内史没事来指导一下工作。

“你认真的?这可不能说看他长得像稻谷就拿来吃啊,我就没见过人吃这东西,巴蜀和楚国那边都是用来喂马的。”祁农认真说。

“当然是认真的,谁又规定这东西不能拿来吃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吴驹冲他招了招手,两个人向里走去。

吴驹领着他坐上桌子,给他盛了一碗杂粮粥。

“我做的杂粮粥,里面放了高粱,尝尝看。”他说道。

“你管这蜀黍叫高粱啊。”祁农说。

他倒也没什么疑问,一个地方一个叫法那是常有的事,楚国好像就有管它叫芦粟的,再者吴驹从医,他从农,俩人本来就不是一个系统的人,管一种植物叫两个名再正常不过了。

祁农也不含糊,拿了双筷子呼哧呼哧的喝了起来。

吴驹这么长时间以来认识的农家人不算很多,但他们素来是没什么架子的,别说高粱了,路边的野草他们都能拔两根尝尝。

“嗯?这味道不错啊!”

祁农眼睛一亮,又从粥里特意挑出几粒高粱尝了尝。

“老祁我跟你说,这玩意绝对是很有价值的,你们农家应该没研究过这玩意吧?”吴驹凑过来问。

“确实没有,起码这么些年没听说过,前辈们可能研究过,但多半直接放弃了。”祁农点点头。

“这东西有一个特点,一事适应性强,耐旱耐涝,什么地都能种,根系发达,扎根很深,这意味就算徒弟并不肥沃也可以种植;二是用途特别多,能蒸饭煮粥,能做成高粱面,做馒头什么的都是一把好手,三还可以酿酒。旱地亩产三四百斤这样,涝地能翻倍。”吴驹一样一样列举。

“还有这等好事?”

祁农拍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