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变动

一连三天,市场上的猪肉价格突破天际。

当然,这指的是没有腥味的猪肉。

那些有腥味的自然还是无人问津,不过也涨了不少,可能是因为有人想要追求刺激、贯彻到底,所以直接买了有腥味的猪肉,于是乎价格就涨了。

但如此一来,养猪的人乐呵呵的,吃猪的人不乐意了。

原本猪肉虽然不好吃,但起码吃得起,现在很多达官贵人都吃不起了,那这个政策出台的毫无意义啊!

于是乎,民间对此有意见的声音越来越大。

对此,吴驹和官府联合站了出来给出了解释。

“猪肉价格的上涨本质是僧多粥少,是市场需求大了,但产能依旧止步不前的合理现象,是不会一直存在的海市蜃楼,希望大家耐心等待,等到第一批经过处理、且检验合格的猪流入市场,以及新型猪肉的常态化,价格很快就会下跌,同时,在此劝导养猪户和商家不要被这种假象迷惑,不要盲从。”

有了吴驹和官府的联合声明,百姓们的呼声停歇了不少。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僧是什么意思?

某意识到了笔误的作者:额……

外面风浪不息,结海楼倒是太平。

这是因为结海楼可以自产自销,东厂养殖的猪可以直接拉到结海楼,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楼内有关于猪肉的菜品,该是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让不少人有了品尝这种新猪肉的余地。

结海楼这种没有趁机敛财的做法,让大众对结海楼的评价又多了一个:良心酒楼。

几天后,吴驹从东厂调出一批猪,一共一百头,经过宰杀后流入了市场。

市场随之沸腾了。

这批猪肉甚至还没真正流入市场,就被抢购一空。

品尝过这些猪的人旋即惊了。

是真的好吃!

很难相信这和以前的猪肉竟然是同一个物种。

紧随其后,第二批猪也流入了市场,这批里面不仅有东厂的猪,还有经过处理和检验的散户手里的猪。

这次的量分量就很足了,足足五百头。

在官府引导下,这些猪肉被真正放到了市场上售卖。

那些散户的猪基本都是开的市场价。

而东厂的猪则由大秦食品有限公司销售,并且在子楚和吴驹的授意刻意压价。

国营企业的猪价格更便宜,百姓也就都来这边买,而散户的猪眼看着卖不出去,就必须下调价格。

一时间,猪肉价格开始下跌,跌了接近三分之一!

王宫。

子楚看着递上来的奏章,相当满意。

这一次,他收获满满。

他直观的感受到了国营企业的作用。

起码帮助官府下调价格这一块,有国营企业真是太方便了,大秦食品有限公司这么一带头,市场价瞬间就产生了波动。

而且猪肉对国家而言,意义非同小可啊!

早朝上,子楚朗声道:“关于猪肉一事,各位爱卿有何见解啊?”

朝臣连续出列。

“臣以为,猪肉现在已经达到了和牛羊相同的价格,但仍再持续下跌,这证明了猪肉的潜力,大王当为猪肉正名,鼓励百姓养猪。吃猪。”

“臣觉得要想办法,继续从国外引入猪苗。”

“臣觉得可以在军营养猪,自产自销。”

“臣觉得猪肉买卖的繁育,饲养,处理,检验,买卖,现在已经初步成了体系了,接下来只需要一边倡导养猪,一边打压价格就好了。”

朝堂上众说纷纭。

子楚一样一样的筛选,议定,最后将目光投向那个站在朝堂上还在犯困的人。

“吴驹。”子楚朗声道。

“嗯?”吴驹抬起头,旋即出列作揖:“大王。”

“你是政策的发明者和推动者,你有什么建议?”子楚问道。

吴驹思考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市面上都在剿猪,杀猪,吃猪,臣以为应当尽快遏制这种现象!”

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大臣们顿时炸了锅!

这政策不是你倡导的吗?

“吴卿?这是何意?不是你做的这个决定吗?”蒙骜疑惑。

“而且现在已经连续放了三批猪到世面上,全都是你同意的啊!”祁农说道。

“先放猪肉到市场是为了告诉百姓和商贾,养猪是有前途的,起到宣传和安抚民心的效果的,但政策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灵活变动。”吴驹解释道。

见众臣还是不明白,吴驹又问:“你们知道秦国现在又多少头猪吗?每一户人家都养猪做不到,那一个村子、一个庄子上有多少人养猪?”

众臣哑口无言。

祁农倒是知道具体的数据,他露出了思考的神色,仿佛明白吴驹的意思了。

“说的再具体点。”王座上的子楚说。

“其实我的意思很简单,现在猪的数量还是不够。”

吴驹摊手:“看似新型猪肉流入市场,你好我好大家好,百姓也能吃到更便宜的肉的,国家和军队可以有更充足更丰富的军粮,但对百姓是好的,对我们而言却是一个新的骗局,新的海市蜃楼。”

“东厂在我的名下,我再清楚不过了,被处理的猪的数量每一天都在上涨,甚至是成倍成倍的上涨,这是病态的,我只说一个问题你们大抵就明白了,现在把猪阉完了,杀完了,谁再生猪?”

听到最后一句,朝臣们恍然大悟,顿时议论纷纷。

他们还真的没有意识到,现在倡导剿猪、吃猪的政策不对了。

“所以,现在我们是在卸磨杀驴。”子楚摩挲着手指思考道。

“没错,说猪肉都杀完了绝对是不可能的,但不用多,只要杀三分之一下去,岂不是我们苦心经营的大好局面被毁的一干二净了?”

吕不韦目光灼灼:“费尽力气蒙蔽六国,利用国内商贾从他们那收购大量的猪,但实际上如果继续杀猪,我们就是在毁灭自己的优势。”

明白了!全都明白了!

大臣们纷纷出列。

“大王!吴卿说的对,要制止这种情况!”

“自毁长城的事可不兴干啊。”

“吴驹,你是什么建议?”子楚问。

朝堂上的目光全部聚集在吴驹身上。

不得不说,这一刻朝臣们对吴驹真是佩服不已。

对方对治国之道、经商之道的理解堪称剑走偏锋,如果吴驹不说,可能他们一直都不会发现这种缺憾。

还有对市场的敏感,这是他们在吕不韦身上都看不到的。

这么大的漏洞,他们却看不出来,现在想想真是冒了一身冷汗。

“很简单,停止压价,严格控制流入市场的猪数量,倡导多生猪,少杀猪,不做一锤子买卖。”吴驹拱手。

朝堂上就此事议了很长时间,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政策。

下朝之后,子楚把吴驹叫到章台宫,说道:“你一直追求低调,寡人也就不大张旗鼓了,但封赏是不可免的。”

吴驹正想说话,子楚却制止了对方:“不赏官位和爵位,只赏钱。”

吴驹思索了一下:“那好。”

子楚满意的点点头。

“你发明精盐,倡导新型猪肉,功不可没,两功并赏,今日寡人赏你万金!”子楚说。

“谢大王赏赐!”

吴驹作揖,旋即笑道:“以前很少见您出手这么大方啊。”

子楚嘴角扬起笑意:“还不是跟着你赚了大钱,有钱了,当然腰杆就直了,出手就大方了。”

仅凭食盐一项,他就没少赚钱了,那都是数以百万贯计的!

吴驹笑了笑:“国家有钱,大王有钱是好事,不过这些钱还是算了吧,我拿个五千金如何?”

子楚皱眉:“这怎么能行,这两样都是大功,赏你万金寡人都觉得少了。”

吴驹思索了一下,说道:“那这样吧,剩下五千金,大王帮我结算成地,我想在吴家庄周围多买几块地。”

“那行,寡人给你多换几块地。”子楚满意的点了点头,地这玩意他不缺,尤其是城外的地,要多少有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