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707章 传遍大江南北的小道消息:京津驰道能赚大钱

回到商务衙门后,

崔成秀与自己的几个下属商议了一番后,

很快就有消息在京城流传开来,说朝廷要创办股市了,明年开春要修建的京津驰道项目很快就会上马了,这京津驰道朝廷打算和民间资本一起办,谁能拿到这条驰道的股份,那就能赚的盆满钵满,吃的是满嘴流油

这种东西但凡能流通出来,就不是空穴来风。

不仅仅民间百姓议论纷纷,朝堂的百官也是禁不住嘀咕。

说起来这驰道的事这朝堂诸公谁也不是聋子,瞎子,都知道朝廷有驰道这么个东西,甚至知道朝廷眼下有四条驰道计划,其中一条已经开始铺设了。

但这四条驰道无论哪一条都没有通往天津的啊,这不是朝廷为了掌控地方而铺设的吗?

怎么还能用来赚钱了?

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的朝廷诸公纷纷派人出来打探消息,这一打探不得了,一些小道消息,内幕消息让这朝廷诸公精神起来。

能在考举中一路杀上来,担任京官的,就没有傻子,哪怕是通过家族门路才当上官的,那也是家族中值得家族去推、去使劲的好苗子。

可以说这些人都聪慧的狠,古人只是缺少了后世的诸多知识,眼界,受限于古代的框架,但不代表人家傻。

这些小道消息内幕消息一结合,朝堂诸公立刻就明白了驰道的厉害之处和用来货运会给眼下的大明各地陆运、河运带来的改变。

至于这驰道能不能推行下去,没有人会怀疑,开什么玩笑,狗皇帝和张好古要推行的东西,谁能阻拦?

这是真真的聚宝盆,若是真买到了这京津驰道的股票,那就真的是躺在金山银山上赚钱了。

这赚的可是干净钱,能放心花的那种.

京城里传开的消息,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大江南北,很快,不说北国的山西山东、河南河北这些本身就在京畿边上的行省,就是甘陕,草原都知道了朝廷要正式开始铺设驰道了;而江南这边也是知道了朝廷的大计划,这下江南的富商们也是蠢蠢欲动。

这官商合营的驰道,绝对是有大利益的,但这条驰道是架设在京师和天津之间,对江南各大商户来说,有利益,但不多。

可是凡事你也不能只看一面,江南的富商们生意做遍天下,这买卖也分一手买卖和长久买卖之分,而京津驰道无疑就是长久买卖,绝对的能牟利。

问题是北方那些商会愿意让江南的商会插一手吗?

年关将至,大江南北全都在讨论朝廷的京津驰道计划,而大明报也适时发布了一些朝廷的消息,例如朝廷已经在工部下设驰道衙门,专门用来负责各地驰道的测量,架设,修葺等等,后续还会负责接纳民间资本。

随着驰道衙门的建立,已经天津出现了股市的一些动静,所有明眼人都清楚,朝廷年后一定会容纳民间资本来架设京津驰道,虽然很多商人还不知道这京津驰道是个什么模样,但这条驰道能赚钱却依旧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事情了。

这可是大明皇帝陛下批准,张相爷亲自操刀的计划啊,这计划能不赚钱?

这年头只要跟着朝廷走,那绝对是能吃饱的!

北方的商会、大家族们知道了江南士绅的蠢蠢欲动后,一个个也是起了紧迫心理。

这也很容易理解,本来江南的士绅豪族就凭借纺织、漕运、盐铁等买卖赚的盆满钵满,让北方的商会家族很难比拟,眼下这修在北方的驰道南方那些蛮子还想插手,这让北方人怎么能容忍?

这驰道明明是朝廷为了北方修建的,赚钱那也是北方人的事,你们南方人干嘛非要掺一脚?

眼下这些买卖还不够你们赚的吗?

起了这个心思的北方大商会,大家族们也是纷纷准备,等待着京津驰道挂牌后就去买股票,当然,他们也留了个心思,派人不断探索驰道的可靠性和进展,企图得到一些领先旁人的消息计划。

时间进入腊月,关于股市和京津驰道的计划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这京师,天子脚下,几乎人人都能说上一嘴这京津驰道计划多么多么好,这股市掺和一手能赚多少多少钱

锦衣卫和东厂搜集到这京津驰道的消息后传到朱由校耳朵里,也是让朱由校颇为诧异:“魏伴伴,这京津驰道,真能赚大钱?”

魏公公笑着说道:“皇爷,这计划可是您提出来的,您是真龙天子,天下至尊,您提出来的计划,还能不赚钱?谁都知道这京津铁路是必成的事,只要掺和一手,那就是大笔大笔的银子啊。”

朱由校点了点头,感觉有点道理。

是啊,自己堂堂皇帝提出来的计划,可能不赚钱吗?

但思来想去,朱由校还是想听听张好古的意见,如今这民间舆论风气明显是有人推动的结果,这样四面八方的自来水,看不出有任何势力下场操纵舆论的迹象,但朱由校看得明白,如今大明朝能把舆论玩的这么好的,也就他的好师父,大明首辅张好古弄得出来了。

天知道张好古暗地里还有没有什么计划!

“这眼看就快到正旦了,朝廷各部封印了是吧?”朱由校问道。

魏公公说道:“回皇爷,朝廷各部已经封印了,百官都开始休年假了。”

“嗯,去请师父和皇妹来,朕要请师父和皇妹吃个家宴。”朱由校说道。

很快,知道朱由校找自己的张好古便坐着马车来到皇宫,腊月末,京师已经下起了大雪,皇宫内的太监侍者们清扫着积雪留出给贵人们的道路来,张好古披着大氅进入武英殿,立刻感受到了与外面那天寒地冻完全不同的温暖感觉。

朱由校和皇后张嫣已经在这里了,桌子上精制的炭炉火锅咕嘟咕嘟正冒着泡,见到张好古和朱七七来了,朱由校连忙招手:“师父,皇妹,快来。”

张好古也没推辞,拉着朱七七来到小桌前,四人就这么围坐在火锅旁,谈天说地,聊着家常,两个女人聊着聊着,自然就是聊到了家长里短,自家的孩子身上。

而朱由校则是提到了如今宫里宫外都传的沸沸扬扬的京津铁路:“师父,这京津铁路,伱是什么个想法?”

张好古有些诧异:“自然是吸引民间资本然后把京津铁路的架子搭起来啊。”

朱由校问道:“真能赚钱?”

张好古一听忍不住笑了:“陛下,你也看上了京津铁路的股份?”

朱由校点了点头:“这朝廷和民间资本都合作了,朕也来掺和一手,赚点钱。这钱,谁又嫌多呢?”

这宫里打赏宫人侍卫,各种开支用度,用的都是朱由校的钱,朱由校的内库里有的是钱,足以支撑宫里的用度,还够他购买各种东西来做他的研究。

但钱用起来如流水,总是要不断开源的,这条京津铁路如果能赚大钱,朱由校肯定是要掺和一手的。

张好古笑着说道:“臣的意思,是朝廷站六成股,然后分出去四成股,陛下若是想掺和一手,臣再多拿出半成来给陛下,保证陛下会赚钱。”

张嫣听了忍不住问道:“张师傅,这驰道就算将来能赚钱,但一两年内是看不到回头钱的吧?”

张好古解释道:“股票不同于其他,这股票只要是大家看到前景,确认未来能赚钱,这股票价格高了,手里的本钱自然就赚到了。”

说道这,张好古又好心提醒一句:“皇后可以提醒一下国丈,他要是有心,可以开办一个钢铁厂,朝廷未来在北方铺设的驰道会很多,这早开一个钢铁厂,未来绝对是赚的。”

张嫣知道自家那个老爹就是喜欢赚钱,听到张好古这一说,也是笑着说道:“那就谢谢张师傅了,这钢铁厂要不要给张师父一些股份啊?”

张好古笑道:“我要那些股份干什么?朝廷每年的俸禄我都用不完。国丈赚了钱,皇后让他多开办几个学堂,医所,冬季多设几个粥铺救济一下,也是积福了。”

一场家宴吃完,朱由校就开始筹备正旦节当天的国宴了。

虽说百官封印休年假了,但正旦节当日,新年伊始,皇帝是要举行国宴宴请百官勋贵,宣布与民更始的。

这国宴结束,才意味着大明朝廷正是进入年假阶段。

不过虽然是年假,各部各衙门也都由人员分批留守,几位阁老,尚书也都是随时可以入宫开内廷朝议。

正旦节当天,从白天开始大明朝就陷入了喜悦的氛围之中,大街小巷上全是玩闹嬉戏的孩童,家家户户在门楣上贴上春联福字,开始准备新年的饭菜。

天启十年,虽然大明朝各地都有不同的灾情,但朝廷救灾及时,各种款子拨的迅速,灾害到底是没给大明朝造成多大的动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大明朝的百姓也都赚到了银子可以安安稳稳过一个好年。

总体来看,天启十年依旧是太平的一年,这一年有曹文昭、周遇吉率军决战草原,一战而没满蒙十万联军,威震草原,使蒙古各部胆寒,重新对朝廷产生了畏惧;这一年有黔国公沐家勾结土司、安南叛乱,张相爷亲自平定西南,征讨安南化蛮夷为中原之土;这一年有黄河长江泛滥,但也有朝廷新军救灾,地方官吏与大明将士、百姓一起抗洪救灾展现大明不屈的脊梁

正旦节当夜,京师上空绽放万千烟火,朦胧的雪花飘飘扬扬,璀璨的烟火升空绽开,将绚丽的颜色渲染在京师的黑夜之中,照亮这座当今世上最庞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奉天殿内,穿着正装的朱由校举着金樽看着满堂勋贵官员的祝贺,脸上带着笑意:“天启朝已经十一年了,幸有诸位臣工相助,大明才越来越好。眼下大明太平盛世,国泰民安,朕心甚慰.”

国宴结束,百官正式进入休沐之中,张好古也难得清闲了几天。

这段时间一直持续到元宵节,都没有什么大事来影响张好古,不过每天的应酬还是不断,身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当朝宰辅,百官是肯定要来拜年的,这让张好古是真的闲不下来,不过总体而言过的还算轻松。

等到元宵节,朱由校再次举行国宴宴请百官,同时京师赏花灯,开灯会,贺元宵时,在天津,股市正式宣布开张了。

天津股市的开张无疑是给新年刚过的大明朝又增添了一瓢热油,这意味着朝廷的官商合营计划已经开始了!

果不其然,商务部衙门很快联合新建立的驰道衙门召集南北的大商人,大家族,要宣布关于京津驰道的股票问题。

大明南北的大商人,大家族的人纷纷赶到京师,准备争夺这条京津驰道的股份。

“这不是周掌柜吗?”

“诶,李老爷,您也来了。”

“王掌柜,先前那件事”

“田三爷好啊”

这些大商人,大家族的人碰到一起自然不会直接开呛,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佳节刚过,又是在衙门里相遇,谁也不想生出什么事端来。

很快,崔成秀走进大堂,这些商人,家族子弟一见崔成秀立刻起身:“崔大人。”

崔成秀很满意这些商人和大家族子弟的态度,他笑着说道:“诸位快坐,快坐。”

“这次各位能来,是给本官个面子,本官感激不尽啊。”

这些商人立刻说道:“您崔大人愿意让我们来,那是我们的福分啊。”

“就是就是,谁不知道您崔大人的能耐,您愿意待见我们,我们哪能不来啊。”

“别的不用说,您崔大人一句话,不管多远,我们一定到”

听着这些人的恭维,崔成秀没有被丝毫蒙蔽,他依旧是一脸笑意:“说起来,各位年前也都得到一些风声了。”

提到正题,这些人立刻安静下来,静等着崔成秀的下文。

崔成秀也没卖关子吊胃口,他径直说道:“的确,朝廷要开办京津驰道,而且是允许民间参与,朝廷放出来四成的股份。”

“四成?!”

“嘶这么多!”

这些商人一听,都被朝廷的大手笔吓到了。

这四成股份可不是个小数字,按一百万的原始股来说,这四成股份就是四十万两银子啊。

崔成秀非常淡定的抿了口茶:“四成股份,具体怎么分,朝廷是打算交给商务衙门和驰道衙门来决定,不过眼下各位还不需要着急。”

“说起来,诸位一直听到驰道,还没真正见过驰道怎么运转吧?”

一个商人一听问道:“敢问崔大人,可是驰道已经有眉目了?”

崔成秀说道:“没错,朝廷修建的京师通往太原的驰道,已经建成了一段了,各位可愿意随本官去看一看啊?”

商人们互视一眼,纷纷点头。

这看肯定是要看的。

驰道啊!

都说驰道赚钱,也都知道驰道赚钱,但你不看看驰道怎么运转,怎么能安下心呢?

一众商人和家族子弟跟着崔成秀来到京城外的工地,这里已经能看到平整的地面和略高于地面的地基,以及地基上那铺设好的枕木、铁轨。

在那铁轨之上,一个巨大的钢铁铸就的蒸汽车头正停在上面,后面还跟着数节铁皮车厢。

三丈长短,一丈高下的蒸汽车头和后面那每节都有四五丈长的铁皮车厢,整个火车静静卧在那里就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一般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是通体钢铁铸就的怪物啊,谁能想到朝廷不声不响弄出个这么大的铁皮怪物来!

“这就是火车?格物的魅力,恐怖如斯.”一个家族子弟忍不住喃喃自语,他本来一直跟着家族的师傅学儒学经义,那师傅对什么实学格物嗤之以鼻,认为是奇技淫巧,毫无作用,治国安邦还需要圣人经义。

但随着朝廷政策的转变,单纯的圣人儒学毫无作用后,家族也是非常有眼力见的转变了教学,但身为正统儒学弟子,这些家族子弟还是有自己的小骄傲的。

直到见到这火车,见到这盘踞在铁路上的钢铁怪物,那冰冷的钢铁所散发出的强大气息让这些家族子弟终于明悟什么叫“世道变了”,世道真的变了,不消说十年前,就是五年前,三年前,谁能想到朝廷能弄出这种怪物来?

一些家族子弟又想起了曾经听到的家族传闻,说什么朝廷正在研究能载着诸多人和货物在空中飞行的机械,本来这些家族子弟还不屑一顾,现在看看这盘踞在眼前的巨大火车,再想想,那似乎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崔成秀虽然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火车的样貌,但他在官场浸淫这么年,养气功夫可是做到了极致,他抚须笑道:“诸位,这朝廷的小东西,可还入得了各位的眼啊?”

这话说出来,这些商人也好,家族子弟也好,连声夸赞朝廷,恭维朱由校,谁都知道:世道眼下真的变了,未来漕运也好,陆运也好,都要变了!

这大明朝,要天翻地覆了,谁跟不上朝廷的脚步,那后面在想追赶就难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