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575章 废贱籍!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第0575章 废贱籍!

作者:风少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28: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着这工科院内弄得和杀猪场一样吵杂,

朱由校也是忍不住皱起了眉,这些翰林学子,都到这一步了,还是如此软弱,除了哭喊竟然什么也不会,我大明的翰林学士,朝廷的后备重臣,怎么连点骨气都没有?!

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这些翰林除了嫉贤妒能,吟诗作对,押妓饮酒,赌博作乐以外,他们还会什么?

他们除了抨击朝政,嘴炮治国以外,他们还会干什么?

怪不得大明到了现在天下百姓那么穷苦,甚至天启二年前朝廷一年的税收才几百万两银子。

有这样的读书人治国,大明不出意外才是最大的意外!

魏忠贤是很乐意看着这些瞧不起他的读书人一个个被抓猪一样提溜走的。

朱由校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说道:“好歹都是我大明的读书人,多少要留些体面。”

苏明哲听到这话,眼眶都湿润了:狗皇帝终于是回心转意了!

他终于知道谁才是忠臣了。

可谁知,朱由校继续说道:“都是朕的社稷之臣,怎可如此拖曳?”

“架出去!”

这些翰林原本那充满希望的眼睛,顿时黯淡下来,果然,指望狗皇帝尊重他们读书人,简直是对狗皇帝人品的最大不尊重!

锦衣卫是连拖带拽的把这些翰林学士一个个架起来带出了工科院,工科院外迟迟不肯散去的百姓们看着那些被架出来要送往劳改营的翰林们则是纷纷叫好起来。

听着工科院外那雷震一般的“皇上万岁”和叫好声,朱由校得意的说道:“摆驾,回宫!”

回到宫里,朱由校很不屑的说道:“这些翰林,尽是虫豸,不能为国分忧也就罢了,还无时无刻不在给朕找麻烦!”

张好古则是沉吟着说道:“皇上,说起来,这次也是我们小瞧了这些翰林。”

“虽然这些翰林毫无真才实学,但嫉贤妒能的本事还是有的。”

“本以为他们不会给我们造成什么麻烦,却没想到他们竟然敢闯进工科院去打人。”

朱由校也是气恼无比:“朕给工科院安排的卫兵,竟然拦不住这些废物翰林,也都是废物!”

张好古则是苦笑道:“皇上,还是我们小看读书人和翰林对天下的影响了。”

“大明养士二百六十载,对读书人的优待甚厚,以至于在本朝前,都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甚至读书人可以聚集朋党影响朝政左右皇权。”

“对那些兵卒来说,那些读书人才是最可怕,最要命的,因为他们那张嘴,手里那支笔,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灰的,谁不怕啊?”

朱由校脸色阴沉下来:“所以,朕才要革新吏治。”

“这京师各要地,不能再交给旧军看守了,不仅是皇宫,其余各地也必须全部交给新军。”

“三大营如今训练的也算初有成效,是用他们的时候了。”

张好古又补充道:“除此之外,工科院也好,火药局也好,又或者学士们的家,都需要新军保护,尤其是这些学士及其家眷。”

朱由校连连点头:“没错,这些学士必须要重点保护,这些都是我大明的国士,是真正的大才,他们对大明的重要性,比那些东林腐儒重要何止千万倍!”

“还好王学士并无大碍,否则,朕定要夷周杰等贼子三族!”

提起这个来,朱由校就气的不行,好不容易大明的粮食增产初见成效,他眼看就要做成了历朝历代都没完成的大事,偏偏这个时候那些翰林给他抽冷子来了一招阴的,差点将他的千秋大业给毁坏,他不气才有问题!

而张好古又说道:“皇上,臣还有个主意。”

朱由校说道:“师傅还有何法以教朕?”

张好古笑着说道:“皇上,咱们变法革新,刷新吏治,引得天下这些贪官污吏,士绅豪强对朝廷是怨气冲天,东林党人更是掌握民间舆论,屡屡与朝廷作对。”

“那我们新政的支持者是谁?”

“百姓,天下的穷苦人,新军,大同书院的学生.”

“这些都是皇上您的铁杆,是新政最大的支持者。”

“但我们还没笼络完所有人。”

“士农工商,士排第一,工商属贱籍,历来被人轻视。”

“既然东林党被我们抛弃了,那士、农、工、商皇上为何不全取呢?”

朱由校眼中精光一闪,看向张好古:“师傅你的意思是”

张好古微笑着说道:

“臣记得唐代太宗时期,李世民曾言‘自古皆贵中华而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继而引四方蛮夷纷纷来投,成为大唐臂膀,助力李世民成就千秋伟业。李世民曾言‘天下英杰尽入朕瓮已’。”

“李世民厚待百姓工匠,无论其地位贵贱,只要有才皆可录用,故而收揽大批英才,这些英才有我汉家儿郎,也有外族豪杰,他们为大唐添砖加瓦,善耕者重赏鼓励其耕种,善工者入匠作监打造器具,能带兵者则率军守卫边境”

“无论其地位高低,无论其是否为汉人,只要有才华,李世民都不吝封赏高官厚禄,唐代因匠作,耕种得官者,到李隆基时期仍络绎不绝。”

“故自贞观到开元,大唐的国库充盈,大唐的百姓人人有饭吃,吃得饱,国强民富,盛及空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当时唐土之外的夷狄皆以为大唐效力为荣,;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自贞观到开元,唐从不需要修长城来御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唐以德而服四夷,而天下皆服。”

说着,张好古看向已经被他所描述的那段浪漫景象所吸引的朱由校:“皇上,唐代的匠作,农夫都能因手艺被尊敬,可做官封侯,我大明为何不可?既然事情都到这一步了,我们干脆废除贱籍,解放天下。”

“解除了贱籍,人人都可以考学,做官,那些被东林党排斥的清贫学子,那些匠人,商人,大明各地的百姓.他们必然承皇上恩德,愿为皇上效死。”

“由此农、工、商、军皆为皇上所掌,天下英才尽入皇上瓮中那天启朝,岂不又是堪比贞观,开元的空前盛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