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七十 凉亭夜语怒火燃 平心静气解愁烦

晚风幽幽,夜虫低吟,月色如水,倒影花池。

亥时初刻,长安城北的霍公府里沉寂下来,屋舍灯火渐次熄灭,只花池边的凉亭里烛灯摇曳,人声低语,柴绍夫妇对坐亭下石桌旁,你一言我一语,正絮聊着京城里朝堂上的大凡小事。

“夫君,你刚才所说的大兴宫早朝情形,真是令人不安!看来,父皇是有心迁都啊!”李三娘盯着石桌上的烛灯,浓眉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

柴绍点点头,叹息一声,说道:“是啊,在咱们回京之前,陛下已令中书侍郎赴樊州勘察丈量了,据说此地山环水临,颇具四象,宜于安都。听奏之后,陛下也很满意,似乎圣意已明啊!”

“再好的地方,能比得过这长安城?”李三娘听闻,嘴角一撇,不屑地说道,“我看呐,是朝堂上有些人想奉承父皇罢了。”

柴绍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只可惜,朝堂上想奉承的人还不少哩!连太子殿下也…也倾于众意啊。”

李三娘双目圆睁,一股怒火闪动眸中,说道:“难道三弟战败了,裴寂战败了,朝中就无人能抗击刘武周了么?我大唐就永远失去晋阳和并州了么?就得被他人逼着翻山越岭,迁都樊州了么?”

柴绍听闻,连忙抬起手来,食指押嘴唇,环顾左右,示意妻子轻声,然后微微一笑,握住妻子的手,说道:“夫人,你别着急……”

“看你,在自己家里,我怕什么?”李三娘白了丈夫一眼,怒气冲冲地说道,“即便到宫里见到父皇,我也是这番话!”

“我知道,我知道…”柴绍连忙陪笑道,“只是朝中众臣意见趋同,陛下也得有所考虑不是?再说,散朝之前,陛下也已让秦王去谋划反击之策了。”

“哎,”李三娘轻声叹息,把头侧向一边,看着亭下雕花石栏,幽怨地说道,“为何非要等到敌寇揣到家门口了,才想到让二弟去反击,早些时候干什么去了?我早就说过,咱们李家,要论带兵打仗,最能干的就是二弟!当年,身披上柱国大将军战袍的外公也对父皇和母亲说过,众孙之中,‘二郎堪当大任’!那时,父皇也只是歧州刺史而已啊……”

“是啊,是啊,秦王征战沙场,有勇有谋,鲜有对手,”柴绍见妻子余怒未消,便连声劝慰,说道,“真金不怕火炼,金块总会发光,呵呵,这不,到山南练兵,隐忍时日之后,陛下不是又让秦王谋划反击了吗?”

“你们啊--”李三娘回头看着丈夫,惆怅之中有几分抱怨,伤感之余有些许无奈,叹道,“这官做得大了,想法也就多了。我不明白,没有国,哪有家?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彼此妒忌,能换得天下的清宁太平?能为黎民百姓筑起和合家园?能使我李唐其乐融融,家国如一?”

李三娘连声发问,双眼通红,烛光下,泪光点点,喃喃说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陏杨天家不合,国祚不长,这是有目共睹之事!废太子杨勇与炀帝之间的明争暗斗,谁人不知?这才过去几年啊,难道这样的事情要再次降临到我李家头上?”

说罢,李三娘低声啜泣,伤心至极。

“哪里会呢,哪里会呢!”柴绍连忙宽慰,话锋一转,笑道,“当日我让孟通送信长安,劝秦王有所避让,免遭他人忌恨,不也正是为了今日的复出?要知道,这次委命秦王谋划反击,那可是陛下金口所授啊,文武百官亲耳所闻!”

李三娘重重地喘了一口气,连连摇头,无可奈何地叹道:“我说不过你,说不过你…对了,”李三娘把头一偏,盯着丈夫问道,“那你在朝堂上是怎么说的?”

“我什么话也没讲。”

“什么话也没讲?!”

“是。”

“为什么?”李三娘杏眼圆睁,浓眉高扬,惊诧不已。

……

夜风袭来,呼呼有声,烛火忽明忽暗,人影时短时长。

柴绍没有立即回答妻子的问题,只缓缓起身,抱着双手,踱了两步,回头看着妻子,反问道:“夫人,延州城中的数万将士,你是否还日夜牵挂?”

“那是自然。”

“嗯,我在朝堂上越是沉默不语,咱们便越有可能重返延州。”

“哦?”李三娘抬头看着丈夫,迷惑不解。

“是这样的,”柴绍倚着石桌,重新坐下,替妻子解惑道,“若我赞同迁都,则延州军马很快便会撤回关中,如此一来,将士们在太和山的浴血拼杀,将付诸东流。今生今世,咱们也不知何时才能再看到延州的牡丹山!”

见妻子点了点头,柴绍继续说道,“若我不赞同迁都,可能忤逆圣意不说,与朝中众臣政见不合,还会有谁站出来为我说话,让咱们重返延州,带兵伐梁?若如此,恩师段德操的遗志又有谁来完成?我那同泽兄弟段槿苛的仇又谁人来报?”

说到这里,柴绍咬了咬嘴唇,低下头去,黯然神伤,耳畔回响起延州老将段德操的遗言--“为大唐安危计,为西北诸军计,为我和槿苛遗愿计,你定要领军延州,彻底击败梁师都……”

李三娘恍然大悟,站起身来,走到丈夫身边,双手抚按着他的双肩,轻言细语道:“夫君,难为你了!看来,咱们唯有指望二郞领兵出征,渡河反击,才有可能重返延州,讨伐梁贼,完成段老将军的遗愿啊!”

柴绍微微点头,抬眼看了看池中的月影,只见一盘白玉静沉水中,清凉惨白,无声无息,风过叶落,玉散影破。

柴绍万般忧郁,缓缓说道:“然而,朝中只有数人支持秦王,我担心,陛下的委托只是权宜之计,最后,渡河之战不了了之……”

“夫君,”李三娘侧身坐下,拉起丈夫的双手,合在自己的掌心中,说道,“我想,咱们是否可以去一趟观文殿,找萧之藏聊聊?此人饱读诗书,深谙兵法,当年在终南山时,曾助我义军大破陏杨精锐,目下又侍读御前,熟稔朝政,也许他有什么好法子哩!”

“嗯,有道理,”柴绍颔首点头,说道“此前,他既然能猜到陛下召回咱们的原因,我想,他对目前的政局也当有一定的考量,如夫人所言,不妨去请教请教他!”

夜风拂来,似有凉意,灯影淡淡,棉芯渐短。

李三娘站起身来,系紧丈夫束发的巾帻,说道:“夫君,夜深了,咱们回去歇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