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四十九 谢恩宫禁遇冷脸 延州来信传真意

关中二月春犹浅,红梅尚露胭脂脸,行商走贾比肩立,遍插酒幡街衢连。

太阳已高高越过枝头,长安的西市热闹非凡,吆喝此起彼伏,客商车水马龙。一辆明黄帷篷,硃班轮毂的马车,在前后十余骑的伴随下,从市坊旁边缓缓行过,走在返回秦王府的路途中,马鞍上的几个青壮年不时将目光瞥向喧闹的西市。

马车中,头戴金附蝉三梁冠,身着九环带赤黄棉袍的李世民正襟危坐,闭目不语,只听到并肩而坐的长孙王妃在絮念不已——

“我就知道今天进宫去,会遭到冷脸!你看尹德妃那爱理不理的样子,似乎咱们欠了她万贯家财。父皇说要晋封你为尚书令,她在旁边不停地咳嗽,那表情是十万个不乐意哩!父皇身边有这样的后宫主子,咱们可得提防着点啊,对不?”

“嗯?啊……是啊。”

长孙王妃侧过头来,握着丈夫的手,笑道:“二郞,你在想什么呢?”

李世民轻叹一口气,皱了皱眉头,回答道:“今日,父皇虽然很高兴,对我又是夸奖又是班赐,但是,对于我剖析的敌情大势却不甚在意,只敷衍了两句,这着实让我担心啊!”

“父皇是不是心里已经有数了?”

“但愿如此,”李世民反过手掌来,握着妻子的手,说道,“若父皇心里有数,我也就放心了;只怕是有人报喜不报忧,一旦边尘再起,大唐将措手不及啊!另外,听人说,后宫众妃索贿不止,外官投其所好,趋之若鹜,这不是国家的幸事啊!如果母后还健在,那该有多好啊,”李世民有些伤感,低下头去。

“是啊,”长孙王妃接过话来,说道,“窦太后是如此贤明,记得我过门没有多久,她老人家便手把手地教我纺纱织布,还教导我们这些儿媳妇要懂得‘妻贤夫祸少’的道理,告诉我们,妇道人家把屋里的事儿管好喽,夫君们在外面才能做好事,做大事哩!”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母后岂止是贤明,更是睿智啊!那是大业年间的事儿了——父皇时为楼烦太守,有西域友人奉送了两匹汗血宝马,父皇万分高兴,爱不释手,母后却说,此物不祥,将祸及家人。父皇问及原因,母后说,炀帝猜忌成性,若将宝马进贡长安,或可暂保平安;若留在楼烦,为人所闻,必招妒意。”

“那后来怎样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炀帝寻得一个口实,治罪父皇,革职待办。母亲震惊之余,闻讯而动,找到西域友人,倾尽所有,又购买了两匹宝马,连同先前的那两匹一起送到长安仁寿宫去,这才请得旨意,把父皇接回家来。一家人重聚时,泪如雨下,抱头痛哭。那时,大哥、我和三姐年长些,对此事记忆犹新,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唏嘘不已啊!当年,若非母亲此举,父皇定难逃脱昏主魔爪,又岂有我们兄弟姊妹的今日之位?”说罢,李世民惆怅万分,抬起头来,看着金丝圆篷车顶,喟然叹道,“哎,可如今的后宫却变成了这般模样,叫我如何不思恋故去的母亲呢?”

长孙王妃一番好言劝慰。

两人正在说话时,马车已到秦王府大门前了,只听到守门军校在车外禀报道:“秦王殿下,霍公的信使孟通自延州而来,现在正殿等候。”

李世民听闻,与妻子相视一笑,说道:“‘说曹操,曹操到’,我正想了解一下延州那边的防务情况呢!你且回去歇息,我先接见孟通,稍后再回来。”

“嗯,”长孙王妃点点头,说道:“你先忙公事吧,替我向三姐和姐夫问好。”

……

秦王府正殿内,孟通已恭候多时,见李世民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连忙跪拜于地,说道:“孟通奉霍公之命,有书信呈送秦王殿下。”

李世民入坐后,把手一抬,笑道:“起来说话。孟通,你这一路上还顺畅吧?”

“回殿下,”孟通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四日行程,快马加鞭,只是路遇春汛,耽误了些时辰,”说罢,孟通双手将柴绍的书信呈送上去。

李世民接过信来,展开细读——

“柴绍谨拜秦王殿下:

欣闻王师骁勇,锐不可挡,殿下指挥奇兵,于浅水原大破薛仁杲,枕尸百里,战利如山,朝廷为之振奋,国人为之欢欣,西北一时清宁,诸贼闻之屏息,此乃我朝开国之壮举,近人无可媲隆者。

然而,诸贼震慑之余,亡我之心不死,蠢动之状已显,朝廷上下唯有精诚一致,再接再厉,方可浑一天下,缔造太平。近观人心物情,多非如此,何则?急功近利也。以沙场决胜为进身之阶,以兵权握揽为门庭之耀,殊不知‘兵者,凶器也’,玩火者多**。

又,朝廷渐起趋附之风,不论是非曲直,只看门第官家,长此以往,贤者或避于野,庸者将立于朝,实为国之不幸!此风不可长,此情不可纵,百官尤可禁,天家难指谪,唯冀殿下留意此间!有道是‘文王多士,济济以宁’,值此纷战之季,诚愿殿下猥自枉屈,征战有所回避,军功有所承让,则于国有利,于家有益,印合良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之说。

再则,西北防务之重,莫过于一鼓作气摧破梁贼,收复朔方,若迁延时日,使其喘息,他日必将卷土重来!故而兵部文书送达之日,即是延州大军整装之时。数万健儿翘首以盼,天廷檄文传驰四方,大军必踊跃呼啸,直指朔方!

下官披肝沥胆,知无不言,再拜殿下,愿察诚心。”

李世民读罢,摸着唇上短髭,沉吟良久,这才点了点头,问道:“孟通,延州驻军士气怎样?”

“回殿下,我军历经一冬休整,现士气高涨,斗志高昂。”

“嗯,好,军械马匹是否都已准备妥当?”

“军械锋锐,马匹充足,只是军粮尚有缺口,不足以支撑征战。”

“这个情形,霍公在奏折中已经提及,”李世民咂了一下嘴,接着说道,“现在开春时节,有些青黄不接,估计兵部正在会同户部协商,尽快筹措一批军粮,供给延州方向。”

“霍公还当面嘱咐末将,恳求殿下出面,催促台阁省部,供给延州军粮。”

“这是自然,”李世民点点头,说道,“现在户部是由齐王监管,你回延州后,请霍公也给齐王去信一封,我再找齐王论说此事,这样比较妥当。”

“谨遵殿下教令。”

“哦,对了,我三姐可好?”李世民抬起头来,看着孟能,笑呵呵地问道。

“公主殿下安好。元宵佳节后,公主殿下还主持大婚,冯弇将军迎娶骆莺儿,马三宝与秦蕊儿两位将军也结成伉俪。”

“呵呵,好哇,好哇,”李世民开怀大笑,说道,“马三宝这小子能打仗,还有女儿缘,没有负了秦蕊儿,很好!冯弇也是一员骁将,他娶的那位骆…骆莺儿是哪家闺女?”

“回殿下,骆莺儿是前朔方城主簿骆庆生的女儿。骆家遭遇梁贼兵祸,冯弇将军侦伺途中施救,故而成就了一桩婚事。”

“哦,英雄救美,自古佳话!”李世民颔首微笑,说道,”连朔方城的老主簿都站到了我大唐一边,可见民心所向,民意可用啊,姐夫伐梁这一战,我看已胜出三分了!”

“殿下说得是!”孟通抱拳一揖,说道,“公主殿下让我随身带了十盒延州的红枣油糕来,请殿下和王妃品尝。”

“难得三姐想得周到!孟通,你不是外人,稍后随我到去晋见长孙王妃吧。”

“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