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一三九 守将起事众人惊 网开一面纵故旧

卯时正刻,天光一亮,晨风拂面,清冽微凉。

阳山城守军的将校们早早地便来到议事厅里,等候步军副总管、守城主将冯端的召见。

三十步见方的议事厅里,几面猩红的“梁”字旗幡笔直地插在主位的两侧,晨风吹进屋内,旗角偶尔晃动几下。

众人在堂下垂手站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前日,唐军数万大军驻扎在城南二十里处,连营一片,夜火辉煌,探马早将这一军情回报城内,看来一场攻防大战即将爆发,如何抵御对方的进攻,消耗时日以待朔方的增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愁云密布,莫衷一是,都期待着主将能有高明的对策。

随着一声“步军副总管到——”,堂内立刻安静下来,众人依次班立,躬身垂手,等候主将入屋训示。

只见冯端低头缓步,跨过门槛,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径自朝主位上走去。

众人抬眼看去,主将的装束与往日有所不同——既未身披甲胄,也未腰悬佩剑,只是头扎玄黑巾帻,身穿绛色外袍,脚登一双半高短靴,缓步向前,如同居家。

大乱当前,武备须严,主将怎么是这样一幅装扮呢?

众人心里正在打鼓时,只听闻主位上传来冯端的声音:“诸位,今日点卯,非比寻常,务必仔细听清…”

主将并未就座,而是背手站立,目光凛凛,扫视堂下,见众人齐毕,一个个侧头瞩目,等待训示,冯端略清嗓音,说道:“各位,想必大家都已知晓,唐军主力兵临城下,柴绍的进攻即将开始,阳山城与数千将士的命运掌握在诸位的手中!”

冯端话音刚落,堂下武弁略有躁动,有人摩拳擦掌,有人低头皱眉,有人紧张不安,有人面有惧色…

“诸位,你们当中,有的跟随我多年,彼此熟悉;有的是新近补入,充实麾下,但不论来自哪里,在我营中效力多久,今天,咱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危局——彼强我弱,孤城待守!”

冯端稍一停顿,瞅了瞅正在思量的属下们,咂咂嘴,继续说道:“唐军北来,连战连捷,彪悍的稽胡骑兵出手相助,也未能遏制他们的势头,继金明城之后,安西堡与后火城相继失陷,辅国大将军梁洛仁只身逃脱,形势如此不利,今日,我有三问,盼诸位能予回答!”

众人听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冯端是何用意,只好纷纷扭头,看向主位,等待下文。

“其一,阳山城能够坚守多久?”

没人回答。

“其二,梁王的援军何时到来?”

依然沉默。

“其三,若城不守,军破之后,各自命运如何?”

没有回应。

军官校尉们济济一堂,站满屋子,但此刻,却寂静无声,犹如荒野,只晨风偶进,穿堂而过,撩动众人军袍的袍角,摇摆不停。

“冯将军,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静有片刻,只听到堂下突然传来一声高喊,众人循声看去,原来是冯端麾下一名上了年纪的副将,正摸着颌下花白的短须说道。

“好!”

冯端身体前倾,放下双手,撑在面前的案桌上,盯着众人说道:“今日,冯某明人不说暗话,众所周知,昨天我的党兄进城来奔,他既是我的堂兄,又是唐军的三品骠骑将军!”

此话一出,屋里如同平地惊雷,顿时乱哄哄地一片。

冯端抬起手来,用力一挥,示意安静,大声说道:“我的堂兄奉大唐霍国公及平阳公主之命,进城劝喻,期望我等迷途知返,弃暗投明,归顺大唐!”

冯端黑眸闪亮,掷地有声地说道:“我意已决,顺天应人,归降大唐!愿与我同行者,冯某不胜欣喜,在此谢过;有愿回朔方者,冯某绝不为难,礼送出城!”

堂下,众人喧嚣不已,有人惊诧,有人恼怒,有人赞赏,有人叹息,三十步见方的屋子,犹如一只沸水翻腾的大鼎,热浪滚滚,久久不停。

冯端身边,十余名亲兵反手握剑,威风凛凛,注视着堂下的一举一动。

……

喧嚣之后,渐归沉寂,众人伫立,各有所思。

冯端眼风一扫,厉声说道:“道理我已讲明,路径也已指出,何去何从,诸位,悉听尊便!”

“冯将军,我等愿追随您投奔唐军,只是,咱们与对方搏杀多年,剑刃、刀口都沾过他们的鲜血,此去唐营,对方会否秋后算帐?”

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校尉举手示意,高声问道。

“是啊,咱们归降后,能否保住性命?”

“归降之后,若不愿再征战,能否解甲归田?”

“投奔唐军,冯将军倒是可以保住官衔军职,我等怎么办…”

众人议论纷纷,顾虑重重。

就在这时,只见主位侧后的屏风处,闪出一个人影来,仔细一看,此人面膛黝黑,臂膀健硕,虽是褐衣幞头,百姓打扮, 但双目炯炯,虎虎有威。

此人对着冯端一点头,然后大步走到主位的案桌前,轻咳一声,抑扬顿挫地说道:“诸位,我便是冯端将军的堂兄,大唐骠骑将军冯弇!刚才,大伙儿的的话儿,我在后面都听到了,在此,受军帅霍国公及平阳公主殿下之托,我向诸位作如下保证——”

“凡归顺大唐的将士,既往不咎,继续从军者,官拜原职,俸禄不减,愿意回乡者,发放盘缠,任其出城;打算返回朔方者,一律放行,绝不强留!”

冯弇宣如洪钟,朗朗有声,如同一柄定海神针,迅即插入波涛翻滚的江海之中,片刻,风歇水停,平如明镜。

堂下,几名校尉笑逐颜开,彼此对视,满意地点了点头。

“冯将军,恕卑职难以从命——”

这时,一名三十出头的副将跨步出列,躬身抱拳,说道:“冯将军,我随您征战多年,本当鞍前马后,有始有终,怎奈我一家老小全在朔方城中,我若投了唐军,不知他们会有怎样的遭遇,因而…因而恳请冯将军放行我等,与家人团聚!”

话音一落,另外几人也站了出来,纷纷拱手,说道:“愿冯将军放行我等!”

冯弇听闻,扯了扯褐色短衣,后退一步,侧身站到案桌旁边,抬起头来,看了堂弟一眼。

冯端点点头,心领神会,吸了一口气,大声令道:“愿回朔方者,解下腰间佩剑,站于右侧;愿投大唐者,撕去猩红战裙,立于左侧!”

命令一下,众人纷纷低头忙活儿起来,有的“叮叮当当”解下佩剑,弯腰摆放地上;有的“嘻嘻哗哗”撕去战裙,随手丢弃面前。

片刻,左边站了十余人,右边站了五、六人。

冯端见状,一提袍角,走下主位,来到那五、六人的面前,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缓缓说道:“诸位,阳山城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不论跟从我冯端多长时日,皆是我的同泽兄弟,临别之际,冯某无以为报,一点心意,权当盘缠!”

说罢,抬起手来,合掌而击,“啪啪啪”地拍了几下,几名亲兵从屏风后面迅速走了出来,每个人都端着一个大盘子,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光亮玉润的圆头银锭。

“每人五十两,回到朔方后,好生安顿你们的家人吧!”冯端看着众人,言辞恳切地嘱咐道。

“多谢冯将军!”众人躬身拱手,不约而同地大声应道。

分发盘缠时,这五、六人皆无言以对,只听到传出两声低泣,不知是谁情难自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