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巾帼传 > 第二卷 鼎力戈壁滩 一三八 褐衣单骑入敌城 一语点醒迷途人

鸡鸣三遍,天色朦胧,烛火渐熄,人声偶闻。

阳山城静静地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沙海尽头,墙身垣影在晨曦的微光中若隐若现,方圆两里的城池土石混夯,规制齐整,北倚丘陵,南望戈壁,好似一只刚刚睡醒的豹子,匍匐在大地上,时刻准备捕获猎物。

城头,军旗飞扬,哗哗有声,硕大的“梁”字依稀可见。

城内,守将营房中,冯端还在熟睡,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后,“咚咚咚”的敲门声传了进来。

“何事?”冯端翻了个身,睡眼惺忪地问道。

“冯将军,南门城下,有人自称是您的堂兄,要见您!”

“什么堂…”冯端不耐烦地应了一声,还想再睡会儿时,忽然间,一骨碌坐了起来,大步走到边门,“吱嘎”一声拉开屋门,盯着来人,问道:“我的堂兄?对方可报了姓名?”

“来人自称是冯弇!”

“冯弇…”冯端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摆摆手,示意对方退下。

倚在门边,冯端眉头紧蹙,撮起嘴唇,陷入沉忆之中——

“冯弇”这个名字已经七、八年没有听闻了,最后一次响起在自己耳畔时,天下已乱,烽火四起,只听人说自己的这位堂兄闯荡关中去了,可能在终南山落了草。

这些年来,世事激变,物是人非,堂兄的生死一度让自己牵挂,可时日久了,征战奔波之中,自己早已无暇顾及,不想,今日突然有了音讯,而且就在自己驻地的城门之下!

想到这里,冯端不禁抬起手来,摸了摸自己左额上一道三寸长的刀疤。

那疤痕浅浅的,淡淡的,早已愈合了,可是心中的伤痛却久久难消——当年击杀酷吏,抗税潜逃,两兄弟隐入深山老林中,躲避灾祸,可是一家老小七、八口人却全遭株连,被闻讯赶来的隋朝官军坑杀在村头的大田里,最小的弟弟才刚满五岁…

想到这儿,冯端心头一酸,鼻翼抽动,继而闭上双眼,忍住泪水,沉默移时,这才抬起头来,对着门外大声吩咐道:“来人呐,备马,随我到南门去!”

冯端披挂战袍,腰挎佩剑,一柱香儿的功夫后,下马登城,倚在垛口处,俯身探望。

只见城墙下,大门三丈外,两匹高马并排而立,左边那匹枣红马上,去鞍挂架,驮着十来层厚厚的皮料,看似羊皮和鹿皮;右边是一匹棕色坐骑,正低头踟蹰,前蹄刨土,踏踏有声。

棕马鞍鞯上,一个人青色幞头,褐色短衣,一双皂黑千底布鞋踏在马镫上,两手拉着缰绳,轻轻地甩来甩去。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冯端见对方低头不语,似在等候,便大喝一声。

只见来人缓缓抬头,仰面而望,目光炯炯,神色自若,口中大声唤着冯端的乳名,“冯二蛮子,我是你大哥啊——”

顿时,一张熟悉的脸庞映入了冯端的眼帘,那是一张曾与自己朝夕相伴了近二十年的面孔。

刹那间,一股暖流从心中骤然喷发,如光电一般奔向指尖发端,激得浑身为之一颤,冯端伏在垛口,嗓中一哽,失声喊道“大哥,当真是你么…”

转眼间,厚重的城门“嘎嘎”打开,冯端健步如飞,奔向城外,张开双臂,与早已下马等候的堂兄紧紧拥抱,兄弟俩儿热泪飞溅,泣不成声,相互拍打着后背心,喃喃说道,“都还活着,都还活着…”

城上,早已站满了闻讯来观的军士们,众人交头接耳,嗡嗡一片,有人喜笑颜开,彼此说笑;有人点头祝福,抚掌称赞;有人连声叹息,唏嘘不已;有人感同身受,低声啜泣。

……

日头偏西,城影斜长,炊烟四起,随风飘散。

哺时,阳山城营房里,冯端吩咐手下人多加了几道菜,陪着堂兄边吃边聊,不知不觉间,已过去了一个时辰,见天色向晚,主客都已停箸,冯端便命人撤去盘碟,沏茶上桌。

“大哥,”冯端在座中笑道,“咱们兄弟相逢,本当举杯相庆,怎奈形势窘迫,唐军已兵临城下,我发布了禁酒令,随时作好应战准备,城中但凡有人饮酒,立斩不赦,呵呵,我这个守将也不得违令呀,还望大哥见谅!”

见冯弇笑而不语,点了点头,冯端摸着茶碗盖儿,有些愧意,说道:“待击退了唐军,到时我再让人买些好酒来,咱们兄弟俩儿一醉方休…”

“二蛮子,”冯弇叫着堂弟的乳名,皱了皱眉头,说道,“我做着毛皮生意,一路北来,听说唐军节节获胜呐,连稽胡骑兵都被打败了,还捉住了朔方的什么辅国大将军,当真如此?”

“嗯…”冯端一脸沉重,点点头,没有说话。

“我在渭北做生意时,听到的消息都是梁王南下啊,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啊,就像换了天似的,唐军北上,如入无人之境!”

“大哥,你们是生意人,自然对时事不堪了解啊——”

冯端咂咂嘴,说道,“前些年,梁王得到突厥处罗大可汗的援助,士马精良,军资丰盛,故能南下争锋;然而,去冬太和山失利,我军元气大伤,处罗大可汗也心存顾虑,不再慷慨解囊,唐军历冬休整之后,大举北征,似有决战之意啊!”

“决战?”冯弇侧过头来,眉毛一竖,睁大双眼,盯着堂弟问道,“那岂不是你死我活?”

“是啊…”冯端抬起头来,仰面朝天,叹息一声。

“那你这阳山城,能阻挡得住他们的进攻吗?”冯弇伸出双手,按在桌上,关切地问道。

“尽人事,听天命吧!”

冯弇有些无奈,顿了顿,继而转过脸来,对堂兄说道,“大哥,这兵荒马乱的,你本不该到此地来做买卖啊!这阳山城,说不定哪天就陷落了,我真不愿意看到咱们兄弟刚刚团聚,便葬身在唐军的乱刀之下!”

“这个…”冯弇搓着双手,犹犹豫豫地说道,“一路上,我还没看到唐军有虐杀百姓的事儿啊,倒是听闻,他们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百姓生活如常。”

“大哥,切不可道听途说啊,唐军此番北上,争地夺人,来者不善啊!”

“二蛮子,”冯弇黑眸一转,光芒闪现,迅即又恢复了平静,不急不徐地说道,“大哥我可不是道听途说啊,这一路上,我碰到过几队唐军,据说是霍国公和平阳公主的人马,他们军资不足,还和我做了笔生意,买了些毛皮去,同他们现银交易,价格颇为公道哩!”

“嘘——”

冯端听闻,连忙抬起手来,指压唇上,示意轻声,低低说道:“在我这儿说过便了,可千万不能到处乱讲啊,被人抓住把柄,以通敌罪论处,那就糟了!”

“咳,”冯弇端起桌上的茶水啜了一口,不屑地说道,“我一介平民,生意人而已,又不是军人,怎么就‘通敌’了?”

冯端摇摇头,忧心忡忡地说道:“唐军连下数城,深入我境,朔方震怒不已,梁王刚刚发出喻令,有敢接触李唐者,无论军民,格杀勿论!”

冯弇放下茶碗,喟然叹息,身体前倾,凑近堂弟,小声说道:“我听闻,‘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梁王如此独断专横,视百姓如草芥,朔方岂能长久?”

“大哥,我…”

不待堂弟说完,冯弇打断了他的话,继续说道:“你再看看南边的李唐,轻徭薄赋,厚抚百姓,民得其力,四方渐归,那长安已显现出帝王气象了!”

冯端睁大双眼,诧异地看着堂兄,片刻,缓缓吐出一口气来,微微点头,喃喃道:“大势如此,世人皆知啊…”

“既如此,二蛮子,你何必苦苦相随呢?难道打算陪葬他人不成?”

“哎,大哥,你有所不知啊,”冯端眉头紧锁,连连摇头,说道,“梁王有恩于我啊——当年逃难时,走投无路,梁王不嫌贫贱,收留了我,我一直心存感激啊!”

“可是,这些年来,你为他征战沙场,以命相搏,屡立战功,这份情也应该早就还了吧?”

冯端依旧摇头,满脸愁云挥之不去,迟疑片刻,说道:“退一步说,我与唐军几番搏战,阵前杀其将士无数,即便我有心归顺,别人也未必肯予接纳啊!”

冯弇嘴角轻动,一丝笑容不经意地掠过脸颊。

缓缓起身后,冯弇走到堂弟身边,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二蛮子,人在军中,各为其主嘛!你自比梁洛仁或者刘旻,如何?时过境迁,另当别论啊!”

冯端听闻,抬起头来,仰视堂兄,只见他正凝视着自己,目中带笑,坚毅慈爱,和煦大度,如同春日的阳光一般。

刹那间,冯端似乎明白了什么,“豁”地一下站起身来,迎着堂兄的目光,弯腰侧头,低声问道:“大哥,莫非你是唐军的…”

冯弇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拉住堂弟的双手,靠近他的耳畔,轻声说道:“奉大唐北征元帅霍国公及平阳公主之命,劝喻兄弟弃暗投明!”

“大哥!”

冯端听闻,情难自抑,泪水打转儿,紧紧地拽住堂兄,“扑通”一下单膝接地,跪了下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