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九十四章 权衡之术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九十四章 权衡之术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另一个被弹劾的对象李适之也在堂上,他看了奏章,疑惑大过恐惧。

一直以来,李适之都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治政宽和,周围人都喜欢他。

李适之对属下周子谅一直也不错,和张九龄他们也没什么矛盾。

所以,李适之完全没想到周子谅会给他来这么一手,更不知道周子谅图什么。

李适之一边上前去给李隆基行礼,一边想着,嘴上就没来得及辩驳。

李隆基见李适之只拜不说话,问道:“适之,你就没什么要讲的吗?”

李适之回过神来,想了想,诚实道:“回圣人,牛尚书自边境小吏而起,数十年兢兢业业,劳苦功高,如今升任尚书,正是才能所致,圣人恩赏。周御史此次弹劾,乃是……乃是无稽之谈。”

“朕看不只是如此吧。”李隆基站起身来,让牛仙客和李适之回到座位上,才接着道:“周子谅这是无事生非,暗讽朕的不是。哼,他想以此博取直名,留名青史。好啊,朕就成全他,去把他拿了,打入监牢,重杖八十!”

张九龄听到要杖责八十,连忙上前进言,道:“陛下,周子谅虽有罪,但他只是一文弱书生,这八十杖下去,他恐怕有性命之忧,请陛下念在他是初犯,口无遮拦,法外开恩。”

张九龄称呼陛下,是庄重发言。

“朕不已经开恩了,就看他的命了。”李隆基丝毫没有松口。

开元初年,李隆基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那时即使有御史胡乱弹劾,李隆基也不会太过计较。

但现在,他累了。

他已经年过半百,励精图治这么多年,他现在只想快乐的过完不知还有几年的日子。

所以,他已经不想听这些不顺耳的话,他今天就要给那些“乱谏言”的御史一个警告。

而且,这还只是他的第一步。

李隆基顿了顿,又道:“诸卿或许觉得朕对周御史刑法过重,但朕如此罚他,并不单单只是他无事生非。身为御史,弹不仅胡乱弹劾,还说什么‘两角犊子牛也’这样的浑话,若不是有人背后指使他,他绝不敢这样说!”

张九龄听到“背后指使”四个字,吓了一跳,因为周子谅就是他一手提拔的。

张九龄知道,他要完了。

他默默退到座位上,整个人瞬间萎靡下来。

其他众臣和皇子,脸上也是无不骇然。

只有李琩和李林甫,表情没什么变化。

李琩是知道历史,并且知道这事他插不了手,所以只能坦然接受。

李林甫则是早就料准了李隆基的心思。

李林甫清楚李隆基现在的三大诉求,分别是:享乐,搞钱,和开边。

而李隆基的这三大诉求,与张九龄的执政理念不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是背道而驰,所以张九龄的下台早已经是必然之事。

今天只不过是李隆基抓住了这个机会,把早已经成必然的事,顺理成章的完成。

众臣都默然不敢做声。

只听李隆基又道:“周子谅受何人指使,和谁勾结串联,如何密谋结党……”

李隆基说着目光扫视众人,在李琩身上停了停,最后落到李亨的身上,道:“这事,忠王你去查吧。”

李亨犹豫了一下,行礼道:“儿遵旨。”

这次李琩有点惊讶了。

因为历史上,张九龄的下台和李亨一点关系没有,不仅没有,张九龄还支持李亨做太子。

李琩思索片刻,瞬间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问题的关键就是李瑛。

历史上李瑛已经死了,但现在李瑛还活着,这导致一向主张立长的张九龄还是支持李瑛,也让李瑛成为李隆基首个要防范的目标。

所以,李隆基让李亨去查,一是为了让李亨对支持李瑛的张九龄下狠手,二这算是为李林甫清扫政敌,可以让李亨和李林甫拉进关系。

这是李隆基在扶持李亨。

李琩正思索着,李隆基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议。”

说着,突然对李琩道:“十八郎,朕刚才说要赏你,赏伱什么呢?”

李琩回过神来,忙道:“儿为父皇尽孝,不要赏。”

“不行。”李隆基拒绝,然后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下,道:“对了,你看你已经成婚两年了,尽忙着公事,孩子也没有,朕就给你赐妾吧。”

“父皇,儿……”李琩想拒绝。

但李隆基根本不听李琩说,接着道:“朕看张太医的女儿,那个叫……张木槿就不错,相貌清丽绝俗,人品贵重,关键是精通医术,你纳了她做妾,她可以更好的照顾你,连张相也曾这般建议过,对吗,张相?”

李隆基转眼看向张九龄。

失魂落魄的张九龄都没听清什么事,恍然回应道:“是啊。”

张九龄回应完,才记起李隆基说了什么,但他反应之下,觉得这样李琩或许可以庇护他们张氏一族,便重复道:“是,臣建议过。”

李琩见张九龄跟着附和,完全麻了。

因为李琩不像张九龄重压之下已经想不了多远,他清楚的知道,李隆基这是要干啥。

张九龄已经完蛋在即,张九龄一倒,李林甫独大,到时候李林甫不管是为了自己的权利,还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都势必要清算张九龄曾经用的那些人,到时候那些人没了张九龄这个靠山,便会想着张木槿的关系,来求他帮忙。

到时候,他要是帮忙,就会和李林甫成对立关系,他要是不帮忙,张九龄用的人又都是些科举入仕的儒门弟子,这些人名声大,宣传能力强,搞不好就会把他咬成什么样。

这还只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

私事上,杨玉环这个小醋坛子不一定做好了给他纳妾的准备,万一杨玉环和他闹起来,那就大事不好。

李琩转瞬间想明白了一切,开口想拒绝,道:“父皇,儿……”

李隆基再度打断,笑道:“怎么了,你不想给朕生个孙子?还是朕对你的赏赐你不想要?还是你有什么其他的缘由?”

李隆基这话说得轻飘飘的,但是却是给李琩扣了三顶大帽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