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九十三章 花与剑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九十三章 花与剑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哪里有这才能。”李琦叹了口气,“我非嫡非长,才能不足,父皇也不看好我,李相若是扶我,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李琩道:“那你和他会面做什么?”

“这个……”李琦尴尬的笑了笑,“我虽然自知才能不足,可机会就在眼前,也想试一试,届时阿兄在外,我在长安,看谁还敢背后说我们的坏话。”

李琩明白了李琦的意思,道:“所以你是既想争一争,又害怕惹火上身?”

李琦点点头,挠头笑道:“阿兄你才识渊博,能谋擅断,要不伱帮我拿个主意?”

李琩思索片刻,道:“这个主意我替你拿不了,不过会有人替你拿。”

“谁?”李琦好奇。

李琩道:“父皇。”

“父皇?”李琦皱眉,“这种事都是看破不说破,父皇要是说破,就是决策之时,怎么会替我拿主意?”

李琩摇摇头,没有回答李琦,而是转问道:“周子谅是不是弹劾了牛仙客和李适之?”

李琦道:“我听到一些风声,具体不太清楚。”

李琩点点头。

他有预感,李隆基近日会有安排,但具体什么时间,安排到什么程度,他也不太清楚。

他只希望这事不要波及到他。

李琩正想着,那边咸宜公主的声音传来:“阿弟,我们要回去了,你要再待会儿吗?”

“阿兄,你的话高深莫测,我回去想想,我先走了。”李琦低声对李琩说完,去到咸宜公主那里,道:“先回吧。”

咸宜公主点头,叮嘱杨玉环道:“玉环你不要担心,太医署有治风疮的法子,不用几月,保管你貌美如初,到时候阿姐再给你送几样胭脂,准能迷倒十八郎。”

杨玉环闻言一笑,道:“多谢阿姐。”

李琩走上前去,和杨玉环一起送咸宜公主他们离开。

然后两人回到屋里。

李琩笑着对杨玉环道:“你毁容这招倒也新奇,你从哪儿学的?”

“当然是跟郎君学的啊。”杨玉环微微一笑,道:“夫唱妇随,郎君能装病,臣妾也能装。”

说着取下面纱,问道:“如果臣妾真成了这副模样,郎君你还会宠着我吗?”

李琩想了想,笑道:“你除了脸长得倾城绝色之外,身段也是一绝,我应该会吧。”

“那要是身段也不好了呢?”杨玉环连忙追问。

李琩摸摸杨玉环的头,认真道:“如果我不认识你之前,你就……嗯……不好看,那可能不会,但现在,无论你什么样,我都会对你一如既往。”

“臣妾才不信。”

杨玉环开心的笑了起来,然后找来张木槿特制的药水,洗去脸上的风疮,又拿起铜镜看了看,最后满意的点头,说道:“还是这样顺眼多了。”

李琩在旁边看着,笑道:“明日我去宫中赴宴,你如果不出门的话,只带面纱即可,不必再把这些疮弄上去,怪麻烦的。”

“嗯。”杨玉环点点头,“臣妾会等郎君回来,我们再一起同游长安。”

李琩道:“一言为定。”

“嗯,一言为定。”杨玉环回道。

……

……

……

次日。

兴庆宫,花萼楼。

李隆基、武惠妃、重臣和皇子已经入座,尚食官即刻让人上膳。

膳食有炮烹的河豚,清蒸的鲂鱼,红烧的鮭鱼,生烤的鹿肉等等水陆珍馐,而且其做法皆是“中使炮烹,皆承圣法,不资椒、桂之力,备适盐梅之味”。

除去水陆珍馐,还有素菜汤羹,甜点糕品,也是一应俱全,而且制作精品,色味俱佳。

上了菜,司膳、司醖、司药等尚食局的人先尝,之后,李隆基发话带头,众人才齐齐动筷。

吃了几筷,饮了杯中酒,李隆基才命人传龟兹乐舞。

只见龟兹乐人进来,随后几个太监推进来一朵硕大的莲花。

乐声起,莲花绽放,接着两名身穿贴身细腰舞服的舞娘出现在众人面前。

两位舞娘应着龟兹的筚篥琵琶声偏偏起舞,舞姿时而婉转绰约,婀娜柔美,时而明快矫捷,奔放开朗。

舞袖时或低垂飘扬,或扬臂揎袖,眼神动人,下腰夺魄。

李隆基听着曲,看着舞,沉醉的连连点头,过了会儿,问李琩道:“十八郎,这舞可有名字?”

之前杨玉环已经给这舞取了名字,但是李琩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道:“正待父皇赐名。”

李隆基高兴道:“好啊,此舞,有胡人的胡旋之姿,又有汉人软舞之态,形似柘枝,不如就叫《屈柘枝》如何?”

听到李隆基一语道出了这舞的奥妙,李琩心中惊叹:“不愧是著名艺术爱好者!”

李琩心里想着,恭敬道:“父皇赐这名字,不仅好听,更是道出其中真味,天下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李隆基笑道:“关键是这舞编得好啊,去了些地方蛮气,但保留了其中韵味,更是融入了中原舞之长处,此等编舞,即使一般专舞之人也不能做到,非是名家所不能为。”

李隆基给了编舞之人极大的夸赞,但是李琩怎么听怎么不得劲,只有克制着心里的不爽,笑道:“谢父皇夸赞。”

李隆基道:“你有心了,当赏。”

李隆基赏字说完,高力士拿着一道奏书走了进来,呈给李隆基。

李隆基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眼,等着一舞完毕,对众人道:“今日本是高兴的日子,朕不打算理会公事,但此事牵扯到的人,倒是都在这里,不如就说了吧。”

说着,将奏书拿给高力士,示意他给众人传看。

李林甫看了奏书情绪无多大变化,张九龄看完怔住了,牛仙客看完,慌忙起身,跪地道:“圣人,臣……臣……无罪啊!”

牛仙客自认一路靠着功劳走过来,并无大错,品性也不差。

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老实人,怎么会无端的受到别人的弹劾,他想辩解。

但周子谅弹劾他的理由是目不识书,能力不足,不足以胜任相公,导致尸位素餐,这又让他不知从何辩解。

所以他想支支吾吾了半天,只说了无罪二字,其他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关于李隆基修建十王宅和百孙院的动机,除了圈禁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科举制导致朝廷人才济济,可以治理地方,比如先前一些皇子不愿就蕃,就在宫中,导致了一些丑闻,比如之前就蕃的皇子多半都在地方上胡作非为等等,我主要参考陈丽萍的《唐代宗室研究》。

至于李林甫和张九龄的相位之争,则研究的文献比较多,我参考的资料比较杂。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进群讨论。群号:82689862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