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八十二章 开府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八十二章 开府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琩接了旨,和传旨的太监客套了几句,便问起了武惠妃,道:“沈中监,我阿娘身体可还健朗?”

传旨的太监见李琩接旨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关心母亲,感叹道:“寿王殿下当真仁孝,获得如此殊荣,不为所动,而是先关心阿娘。寿王殿下请放心,武惠妃身体很好,奴婢来之时,武惠妃还嘱咐下官给寿王殿下口谕,请寿王多多保重。”

其实,杨玉环和武惠妃的书信没断过,李琩大概知道武惠妃身体健康,但他还是再三确认,这并不是因为他多孝顺,而是因为这是很关键的一年。

历史上,737年,武惠妃为了让李琩坐镇东宫,便构陷太子,使李隆基一日杀三子,

之后一年,738年,武惠妃因为李瑛的死,自己也“惊吓而死”。

武惠妃具体怎么死的,众说纷纭,但是总的来说,历史学者基本都一致认为,武惠妃的死和李瑛的死有关。

但这些原因,对于历史只是推测,对于李琩来说,则至关重要,他需要确定武惠妃是否真的健康活着

现在,已经是738年。

武惠妃还活着。

李琩知道自己又一次赌对了。

由于他患病远走,没有争夺太子的机会,武惠妃便没了构陷太子的必要,加之他的劝导,武惠妃基本没怎么掺和政事,所以李瑛没有被构陷,顺利活了下来。

李瑛活了下来,武惠妃也没有因为“李瑛之死,惊吓而死”,反而因为少掺和政事,听他的话开始养生,身体健康。

李琩暗暗舒了口气,又和沈中监客套几句,照例给沈中监塞了钱。

沈中监连拿李琩的好处,觉得应该透露点什么,便道:“寿王殿下,奴婢多一次嘴,此次寿王殿下获封安西节度使,引起的震动可不小,特别是对其他皇子们。”

龟兹离长安太远,消息来得慢,但其他地方对李琩此次获得实领安西节度使实权的事,已经传开了。

这事对普通人或许只是一点点小小的谈资,但对于其他皇子来说,特别是那些基本竞争不了太子,又不想当个闲散王爷,有些野心的皇子,李琩可谓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模板。

于是,他们开始分析李琩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以方便效仿。

经过一顿分析,这些皇子得出了结论。

首先,得患病,威胁不了皇权;其次得有一个受宠的娘;然后,出京之后得偶遇一个大案,并且完美解决,牵动朝中势力,让李隆基出于各方考虑给一个黜布使;之后,到了边疆,正好边疆节度使有问题,将边疆节度使下狱,与此同时,还需要贼寇入侵,在边疆无首之时,不得已临时领兵,获得大胜。

这个结论,有些粗略。

但就是这个粗略的结论,也让有些皇子感到绝望。

因为从这个结论可以看出,李琩的每一步走来,都充满着巧合,以及李琩强大的能力,这些巧合和李琩强大的能力步步叠加,想复刻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于是有部分皇子放弃了,但也有部分皇子想从中窥得法门,比如永王李璘。

沈中监不好说太多,只是点到为止。

但李琩已经明白其意思,诚恳道:“多谢沈中监。”

说罢,又多塞了钱,送沈中监离开。

待沈中监离开,杨玉环道:“郎君,如今只你一人外放,其他皇子若效仿不成,可能会暗中使坏,以后我们恐怕得更加小心才是。”

“是啊。”李琩点点头,想了会儿,道:“不过也没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慢慢陪他们玩。现在我们的头等大事,是开府。”

由于李琩之前只是黜布使,所以他住的地方是朝廷的馆驿。

杨玉环已经跟着他在馆驿住了近两年。

开府是一个重要的私事,因为只有开府的事有了着落,那尽快“开枝散叶”,才有条件,那些跟着他的人,也会才会安心。

现在李琩拿了实权,按规制便可以在龟兹开府。

李琩有皇子的身份,又有开府仪同三司的虚职,开府须得按照相应的级别和仪仗。

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

但李琩并不想为这事麻烦。

所以李琩提起开府后,将杨玉环带到里屋,道:“之前我和你讲过,我们会在龟兹开府,如今这个诺言兑现了。”

“嗯嗯。”杨玉环开心的点头,“我们有自己的家了。”

“是啊。”李琩笑了笑,道:“不过我对开府的事并不太擅长,之前我给你提起的时候,伱似乎有些规划,要不这个事交给你全权处理?”

“这……”杨玉环一怔,她原本想和李琩商量着来,一起建设他们的新家,但现在看来,李琩好像是要当个甩手掌柜。

不过,随即她也就释然了。

因为她知道,李琩肯定又是惦记着公事。

作为妻子,她主内,倒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杨玉环笑道:“郎君不怕臣妾乱做一通?”

“你会吗?”李琩一笑。

杨玉环闻言,拉住李琩的手,笑道:“郎君放心吧,臣妾会认真对待。”

“嗯。”李琩点点头,“不过我有两个要求。”

“什么要求?”杨玉环问道。

李琩道:“第一个要求,在满足规制的情况下,我希望不要太奢靡。第二个要求,我想组织几场比试来庆祝开府。”

“好啊。”杨玉环点头同意,“我们开府,安西的官员和地方大族都会来庆贺,准备几场比试,与民同乐也挺好。”

“有道理。”李琩思索了一下,笑道:“与民同乐说得好啊,除了诗赋歌舞之外,我想准备的比试,便是真的与民有关。”

杨玉环问道:“具体是什么?”

李琩道:“我想准备一些农业、水利相关的比试,比如农业、水利工器具的模型比赛。”

“嗯?”杨玉环闻言,咯咯笑了起来,道:“这事倒也别致,只有诗赋歌舞,一般百姓倒也参与不了,郎君这才是真正的与民同乐,还是郎君想得周到。”

其实,除了所谓的与民同乐,李琩此举,更是想选拔一些可用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