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350章 饶阳兵败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350章 饶阳兵败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颜将军可知郑国公为何兵败?”郭子仪问道。

颜真卿道:“刘黑闼领兵渡过滏阳河,摆开一字长蛇阵,背水一战。当时是冬日,风雪漫天,开战之时,官军是顺风而战,但开战之后,风向逆转,将士需迎着风雪,因此兵败。”

颜真卿道:“此时四月,无风无雪,史思明却为何不选择背水一战?真让人费解。”

颜真卿想了想,道:“难道是叛军兵少,不足以抵抗?”

郭子仪摇头,表示不知道。

这时,忽然有小股叛军乘船过河,准备突袭官军。

郭子仪立刻指挥将士迎敌,同时心中更加疑惑,心想:“史思明之所以能攻下饶阳,是因为出其不意,突袭而致,难道他真的是因为兵少,想再度奇袭?”

郭子仪带着疑惑,领官军击退了叛军。

叛军败退之后,并没有据河坚守,而是直接狼狈的跑回了饶阳城。

仆固怀恩见状,进言道:“大帅,叛军放弃滏阳河之利,退回饶阳,可见其也是惊弓之鸟,不如此时渡河,攻下饶阳城。”

郭子仪犹豫了一下,同意了仆固怀恩的提议。

因为无论怎样,想要取下饶阳城,都要过河,如今叛军不守河,确实是渡河的好时机。

郭子仪令颜真卿领一万大军留守,带四万大军渡河而去。

不多久,官军大军渡过滏阳河,来到饶阳城下。

饶阳城南城下,史思明让大军背靠城墙,摆出了一字长蛇阵,长蛇阵的中间,为了抵挡官军的冲击,史思明安排重骑突出顶上。

郭子仪见此阵势,立刻组织官军列阵,摆成三角阵,以两万军在前,左右各一万军在后,准备从中间切断史思明的长蛇,再各个击破。

官军步步推进,很快碰上叛军的重骑。

这时,史思明立刻组织军队变阵,依靠骑兵机动优势,让长蛇两头压上,把长蛇阵变成了斜纵阵,将官军围住。

与此同时,叛军埋伏于城楼上的一千兵同时露头,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官军,另外史思明又安排叛军于城墙两侧雷响百鼓,鼓声震天动地,听得城下的官军心惊胆战。

战场上并没有上帝视角,官军走得匆忙,瞭望车没推过来几台,因此一时间完全搞不清楚叛军到底有多少人。

两侧的官军被迫向中间挤,阵型顿时大乱。

叛军中间重骑奋力抵挡,两侧叛军喊杀震天,向官军围拢冲杀,官军危在旦夕!

郭子仪知道再战不利,于是让仆固怀恩从南侧突围。

仆固怀恩勇猛非常,和儿子仆固玚拼死冲杀,为官军冲开一条路,郭子仪亦是奋勇杀敌,跟着仆固怀恩父子切开叛军南侧包围,渡过滏阳河。

滏阳河对岸有颜真卿接应,叛军没有渡河追击,但官军此战大败,被杀万人,俘虏三千,元气大伤。

郭子仪带兵退至鹿城,神色黯然。

仆固怀恩向来少言,但此时也忍不住道:“这史思明倒是也有些手段,他没有学习刘黑闼背水一战,反而是先佯败,再放弃滏阳河之利,引诱我军进入包围圈,一字长蛇阵居然还能这样用!”

郭子仪长叹一口气,道:“是我轻敌冒进,我会写奏表向朝廷请罪。”

颜真卿道:“此战失利,不能怪大帅,叛军皆是精锐之士,我军只有朔方军最为精锐,末将带的二线部队,难以和叛军绞杀。”

郭子仪摇摇头,道:“身为主帅,应将一切因素考虑在内,没有考虑周全,便是我的失误。陛下刚刚登基,我前日才上了贺表,原本想打一个大捷,为陛下献上,却不想遭此惨败。”

仆固怀恩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大帅不必过于自责,末将是担心,您上请罪书后,陛下会调陇右道四镇的将军过来领兵,陇右道四镇和朔方军不同,而且临阵换将,于战事不利。不如先隐瞒不报,待重新打了胜仗,再一起奏报陛下。”

“不可胡来。”郭子仪断然拒绝,道:“既然已经做错,何必要一错再错?陛下少年英才,无论他怎么安排,都有其用意。我们做臣子的,一不可揣测圣心,二不可欺君。”

“是。”仆固怀恩没有反驳,但怏怏不乐。

郭子仪道:“若陛下真的换了帅,还望诸位鼎力扶持,收复河北,还天下一个太平,才是重中之重。”

“是。”诸将同声领命。

……

邺城。

安禄山将兵败陕州的锅甩给崔乾佑,降了崔乾佑的职。

有人下,就有人上,安禄山原本打算用孙孝哲代替崔乾佑,但考虑到如今局势危急,最终还是用了安守忠。

安禄山知道安守忠的军事才能比孙孝哲更高,他也时常将安守忠比做他的冠军侯霍去病,但他任用安守忠时,还是犹豫了,因为安守忠和安庆绪关系很好,但是安禄山并不想让安庆绪继位。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二儿子,和大儿子安庆宗都是安禄山的正妻所生,安庆宗先前被李隆基赐死,按顺位,安庆绪应该继承大位,但是现在安禄山更喜欢他宠妾生的小儿子安庆恩,想让安庆恩继位。

历史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安庆绪联合严庄,以及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将安禄山杀死。

当然,废长立幼只是安禄山被杀的原因之一,另外安禄山打压汉人文武,让汉臣严庄归附安庆绪,晚年生病,脾气暴躁,动辄杀身边的人等,也是重要原因。

但现在,安史之乱提前爆发,李琩力压安史叛军,历史发生了改变,安禄山没有重病,忍下了胡汉争端,并且为形势所迫,为了维持稳定,他也不大打算废长立幼。

安禄山召安守忠单独议事,道:“守忠以为,我们此时是否应退回范阳,割据一方?”

安守忠道:“不战而退,只会助长唐廷士气,让燕军将士失去信心,况且我们也没有到山穷水尽之时,待儿打赢一仗,河北这些墙头草,便会闻风而动,只有占据河北,我们才能真正割据一方,再图南下。”

安禄山道:“官军三面合围,你有信心赢?”

安守忠道:“儿一开始便想放唐军出关决战,现在唐军虽然略占优势,但我们也有一战之力,儿有四成把握。”

安禄山道:“才四成?”

安守忠道:“只有四成,义父若是担心,儿愿请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