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348章 河北问题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348章 河北问题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琩以李佑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高仙芝仍然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同时加封高仙芝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顾名思义,就是同中书省、门下省一样行事权利的“平章事”,也是宰相,但并不是左相,也不是右相。

大唐是群相制度,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其中,由于李世民担任过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其他官员为了不逾越李世民,尚书令这个职位便一直空缺,因此尚书省的二把手“尚书仆射”成了实际上的宰相。

而中书省和门下省,渐渐被人们习惯分为左右,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便成了右相,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便成了左相。

同时,为了让大家知道这三人是同级别宰相,皇帝给了他们一个统一的官衔,叫知政事。

但皇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时候不想只让三省的三人参加决策,或者想重用自己人,于是出现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除了有实权的三高官官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师三公也算宰相,只是没有实权。

封了高仙芝,李琩升封常清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岑参为京兆尹,张光晟掌管禁军,其余武将依次封赏。

文官方面,李琩提刘晏为户部尚书,京畿道、关内道、河东道、剑南道、山南道转运使、常平使、铸钱使,第五琦迁为户部侍郎,淮南道、江南道、河南道转运使等,升王维为尚书仆射,王维的弟弟王缙为刑部尚书,

让自己人掌管兵部、户部和吏部三个重要部门后,其他人李琩也没落下。

韦见素从兵部尚书迁为侍中,仍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均领工部尚书,其余朝中旧官分配到礼部和工部。

同时,提元载为大理寺卿。

元载是王忠嗣的女婿,先前做大理寺司直,李琩之所以把他提上来,不是因为给王忠嗣面子,而是他知道元载为人心狠手辣,和王缙交好,他想用元载做个酷吏配合王缙,为他整顿吏治。

李琩的嫡系基本全是在陇右道带过来的人,如果他现在不整顿,等上两年,他的嫡系融入关陇权贵,那时候他再想整治就难了。

安排完朝廷格局,李琩最后才提出立杨玉环为皇后,张木槿几人封为贵妃。

朝堂文武基本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然不会反对。

利益划分完毕,接下来便是军政要务。

韦见素进言道:“陛下,史思明虽然取了饶阳,但并未打通河北,还不能与安禄山连成一线,依臣之见,不如招降史思明。”

李琩若有所思,微微点头。

封常清接道:“史思明和安禄山情谊深厚,未必会肯接受朝廷的招降,况且如今叛军处于劣势,此时妥协,恐怕养虎为患。”

韦见素道:“当以稳为主。”

封常清道:“若是要招降史思明,是否要给他封王?”

韦见素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给史思明封王,未尝不可。”

封常清道:“谋逆不受惩罚,反而被封王,如此一来,其他节度使岂不是纷纷效仿?”

韦见素道:“并非所有人都是奸邪小人,忠于唐者,怎会因王位谋反?”

封常清道:“边境战事,皆因利而起,有利便会有人图谋。”

李琩听着两人的争论,陷入沉思。

韦见素想招降,倒也不是完全为了私利,他是觉得现在大唐经不起消耗,只要能维持和平,做点让步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历朝历代,都没少招降。

而封常清出身军旅,他信奉赏罚分明,除恶务尽,宁愿巨痛一时,也不愿委曲求全。

至于李琩,则是在考虑对河北,应该用什么样的政策。

唐初期,河北就爆发了刘黑闼之祸。

很多人把刘黑闼叛乱归咎于李渊杀了窦建德,并且把刘黑闼之乱类比安史之乱,以此来说明河北叛乱皆是因为李唐坚持关中本位政策,一直吸血河北。

但其实有区别。

刘黑闼叛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唐朝在河北推行的统治政策,触犯了河北旧官僚阶层的利益。

公元621年,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后,把俘获的五万夏军将士放归故里,接着逃回去的夏国左仆射齐善行,力压窦建德残部,出尽府库,遣散部众,举国向大唐投降。

因此,河北地区的旧官僚集团完全没受到战争的削弱。

李渊对这部分势力非常忌惮,但并不采取安抚政策,而是选择残酷打压,先杀窦建德,再派关中大将镇守河北,同时从各地选用新官员替代以前的夏朝旧官吏,军事政治双管齐下。

夏朝旧官们因而极度不满,最后李渊又召窦建德旧部入京,让这群惊弓之鸟奋起反抗。

由此可见,刘黑闼之乱和关中本位政策毫无关系,也不存在吸血河北。

刘黑闼之乱后,唐朝对河北地区采取了长时间的安抚政策,并未吸血,一直到武则天时期,朝廷才逐渐与河北离心离德。

但大唐对河北吸血,也不是所谓的坚持关中本位政策,而是因为均田制的崩溃,导致朝廷不得不吸血,而河北是最好吸血的地方。

河北是大唐中期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政治最清明,门阀最少的地方,因此最好吸血。

而河北之所以政治最清明,门阀最少,是因武则天时期,领土收缩,河北成了对坑突厥的最前线,突厥人打进来,专挑有钱的大地主杀,物理上消除了河北的门阀地主,让河北进入正循环。

至于大唐其他地方,以关中为典型,是真正的皇权不下县,乡绅管四方。

正所谓流水的县长,黄四郎才是铁打的老爷,要从他们手里收税,跪着也要不到。

因此,吸血河北确实要从武则天开始算,但是要说武则天坚持关中本位政策,纯属扯淡,武则天杀的关陇贵族,可比杀的河北人多,她只是杀了关中贵族,也收不到关中的税罢了。

李琩想清楚这些,也就知道该怎么应对河北。

首先,对安禄山和史思明绥靖是不可取的,招降他们,河北就会出现下一個刘黑闼,藩镇之祸就解决不掉。

其次,扫清叛乱势力后,对河北这片土地的人要加以宽待,以安民心。

最后,河北其实只是大唐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平定河北,并不能真正解决大唐的根本问题,而要解决根本问题,任重而道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