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345章 出关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345章 出关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安禄山领兵十五万,号称二十万南下,如今回防河北总计调去六万,八万押在江淮,当然,他一路征召了不少新兵,一来一回,他能驻防洛阳的最多八万兵,而这八万兵,需要分布在洛阳多处,不可能全押在崤函谷道。

此刻出兵,正是时候。

李琩把封常清、张光晟和岑参留下,留精兵一万驻守长安,其余将士,分三路全部开赴前线。

一路前往江淮,一路支援潼关,一路绕河东进入关内。

此时正是春初,气候正合适陇右道将士作战,因为到了夏天,陇右道将士会不习惯炎热的关中气候。

李琩已经做好出关的准备,但他依旧没给高仙芝限定时间,而是把战场时机交给高仙芝自己去抓。

高仙芝接到李琩的命令,立刻招诸将议事。

诸将在潼关守了半年多,每日见叛军在关前耀武扬威,心中着实憋了一口气,现在听到李琩同意他们出关,都兴致勃勃,人人同意出关决战。

众将无异议,高仙芝着手做了安排。

潼关之战准备了半年多,有河陇将士九万,新招募的士兵六万,安西北庭军一万,旁城部落、各国支援兵两万,共计十八万人。

高仙芝留五万兵守潼关,十二万将士出关。

这十二万将士的具体安排,高仙芝以两千骑兵探路,精锐步兵五万前方推进,两侧各两千骑护住步兵两翼,三万士兵殿后。

另外的三万四步骑,一万七北渡黄河,从北包抄,一万七南下,迂回绕后两百多里,准备从南部包抄叛军。

754年二月十六日,潼关渐有春意,风弱,风向西北。

紧闭了半年多的潼关大门落下,官军列阵而出,开赴陕州。

驻防陕州的叛军大将崔乾佑得知官军出关,急忙出帐,他闭目感受着今日风向,神情逐渐失落。

现在安禄山抽调了部分精锐去支援河北和江淮,军队数量上,他远不如官军。

他唯一的优势,就是占据崤函谷道,可以利用天时地利。

天时,便是气候风向。

崤函谷道狭窄,如果风向是东南风,他可以占据谷道两侧,用火攻官军,利用风向让火势和烟尘笼罩官军。

可现在风向西北,他敢放火,只会烧了自己。

他失去了天时。

那就只剩下地利了。

崔乾佑即刻安排重兵埋伏于灵宝西源峡谷,派精锐骑兵迂回两侧,准备突袭官军侧翼,自己亲去诱敌。

双方大军在灵宝西约二百公里处相遇,碰面之后,崔乾佑佯装败退,同时丢下金银,吸引官军追赶。

官军部分士兵想要去捡金银,立刻遭到高仙芝的制止。

高仙芝传令:“大胜之后,诸位皆有封赏,作战途中,但有弃敌拾财者,格杀勿论!”

这条军令,不是高仙芝紧急发出,而是他跟着李琩治军这么多年,一直严守的军令。

陇右道四镇的所有将士,已经把这条军令刻入骨子里。

因此,通令之后,陇右道四镇的将士几乎没有人敢去捡金银,而是继续列阵推进,至于其他势力的援军,以及新兵,想去捡都被小方阵中的老兵队长喝住。

崔乾佑一路佯败,跑到灵谷西源峡谷。

灵宝西源峡谷是秦函谷关的所在地,北边是黄河,南边是深涧,只有中间一条七十里长的狭长谷道。

崔乾佑已经在两边埋好伏兵,准备让官军葬送在这里。

可是,当他到灵宝西源峡谷的时候,却收到了伏兵的紧急军报。

他的伏兵,被官军两翼包抄的奇兵端了!

崔乾佑大惊,抓住传令兵,问道:“李归仁呢?他也去包抄官军侧翼,为何我们反倒被包了?”

传令兵道:“李归仁遇到了李嗣业和安重璋所带的精锐骑兵,不敌,败退了!”

“草!”崔乾佑怒骂。

官军这么一打,叛军唯一的地形优势没了,只能和官军硬碰。

而官军那边,士卒精锐程度和他们相同,人数比他们多,名将如云。

崔乾佑立刻冷静下来,他知道这仗不能再打了,于是通令全军撤军,全部撤到陕州的崤山山脉,准备以高山阻击唐军。

官军一路冲杀,斩杀敌人万余,俘获三千,

挺近陕州城,眺望陕州崤山山脉上的叛军。

陕州崤山东面是连绵的山脉,西边是黄河,叛军盘踞崤山,对陕州形成俯瞰俯冲之势。

高仙芝对这一片的地形早已经烂熟于心,见崔乾佑在战败之下,居然能有此奇招,不由感叹:“崔乾佑真乃智将,可惜不忠不义,委身叛军。”

李嗣业问道:“大帅,我们是否乘胜追击?”

高仙芝摇头道:“此地于我们不利,先做休整,筑起防线,定计再取。”

众将领命。

于是双方在陕州展开拉扯。

崔乾佑占据高山,很希望官军主动进攻,于是屡次被轻骑挑衅。

高仙芝列队迎敌。

几番交手下来,高仙芝摸清了叛军的势力,于是派李嗣业率五千骑兵从南绕后突袭,派马璘带三千重骑顿于黄河南岸,以护住北翼。

洛阳周边多山,但并不险峻,李嗣业轻易绕到叛军后方,遇到了前来巡视的李归仁。

李归仁刚在灵宝西源败给李嗣业,两人再次见面,分外眼红,不由多说,提刀便上。

单论勇武程度而言,李嗣业是官军的第一猛将,李归仁是叛军的第一猛将,而且两人都惯用陌刀和大棒。

两人在山林之间持陌刀劈砍,大战一百回合,刀砍钝了不分胜负。

接着换大棒火拼。

再战一百回合,李嗣业起了惜才之心,道:“足下如此勇猛,为何不效忠大唐,建功立业!”

李归仁道:“老子效忠的大燕国,为大燕国建功立业,足下何不投奔大燕,与老子共享荣华富贵!”

李嗣业道:“哪有什么大燕,安禄山起兵反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归附大唐,才是弃暗投明!”

“呸!”李归仁啐了一口,“腐朽唐廷,怎配坐镇中原!”

李嗣业大怒,拼尽全力挥棒而上。

李归仁渐渐落于下风,再看自己的骑兵因数量少,敌不过早有准备的官军骑兵,无奈下令撤走。

李嗣业带骑兵紧追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