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320章 各有所筹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320章 各有所筹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见李归仁四十多岁的样子,身材魁梧,面容刚毅,武将的特点十分明显。

作为安禄山精锐曳落河的统帅,李归仁武力超群,军事才能出众,深受安禄山信任,安禄山这次派他来,就是为曳落河挑选战马。

李归仁的旁边,坐着安守忠。

安守忠相较于李归仁,年纪较轻,大约三十多岁,性格也比较内向,从进门到现在,除了必要的问候,他基本没怎么说过话。

不过安守忠虽然少话,却有极高的军事才能,李琩前世研究安史之乱时,给叛军武将排过名,在他看来,叛军中军事才能最高的,首推史思明,其次就是安守忠。

但因为是叛军的缘故,安守忠的记载很少,连百度百科,都没有他的词条。

李琩沉吟片刻,笑道:“李将军谬赞了,你放心,朝廷既然已经将河陇群牧交给东平郡王,我便不会插手群牧的事。”

李归仁没想到李琩这么直白,不由一怔,道:“还请殿下多指点才是。”

李琩道:“本王也想和两位将军多交流,只是奈何身体支持不住,有心无力。”

李琩话声刚落,张木槿端着药走了进来,道:“殿下,该用药了。”

李琩点点头,对李归仁和安守忠道:“两位将军且到偏厅稍候,待本王服了药,再为你们接风洗尘。”

李归仁起身道:“请殿下好生休养身体,末将二人也有公务在身,便不打扰殿下了。”

“也罢。”李琩“费力”起身,喘气道:“若有机会,待本王身体恢复些,再与将军把酒言欢。”

“谢殿下抬爱。”李归仁和安守忠给李琩行了一礼,同声道:“末将告退。”

李琩道:“本王就不送了。”

“是。”两人应声,告退离开。

不过人虽然走了,张木槿还是默默给李琩喂药。

李琩看着两人的背影,边喝药边问一旁的张光晟:“安重璋对安禄山接管河陇群牧是什么态度?”

张光晟道:“安重璋十分生气,若不是殿下有过交代,他便要和李归仁他们斗一斗了。”

李琩道:“说起来,安重璋和安禄山也算有些亲戚关系。”

张光晟道:“以安思顺将军为首,西北的安姓将军主动和安禄山划清界限。这次安禄山确实做得太过分,人在东北,却要管西北的群牧,这和入室抢劫有何区别?若不是殿下为大局考虑,末将等非得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李琩笑道:“张将军不必生气,我们战马多得是,给他们一点也无妨。”

张光晟道:“安禄山将范阳和平卢的骑兵,全部交给李归仁统管,这次他们来选战马,又会大大加强骑兵战力。”

李琩点头,道:“都是为大唐效力,强了也好。”

张光晟神色微变,犹豫片刻,道:“殿下,杨国忠参安禄山意图谋反,此事不知有没有根据。”

“有没有根据,朝廷自会调查,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吧。”李琩表情淡定,转问道:“我的卫队选得如何了?”

张光晟道:“末将又挑选了三千精锐之士,待最后确定,末将便将名册报给殿下,请殿下检阅。”

李琩道:“还需再补一千,张将军多辛苦。”

“末将份内之事。”张光晟恭敬回复,然后退了下去。

李琩待张光晟离开,才发现口中的药十分美味,不由问张木槿道:“这是什么药?”

张木槿道:“回殿下,这是补药,妾身结合食疗之法,调了下味。”

“有心了。”李琩轻抚张木槿的头,转问道:“张均他们后来找过你吗?”

张木槿摇头,道:“妾身和他们保持距离后,他们转投了太子门下,殿下所料不错,他们这些人两面三刀,只以自己利益为重,根本不能忠心事主。幸好没和他们深交,不然他们很可能出卖殿下。”

李琩道:“世间能忠心事主者,只是少数,多数人都是以利益为重,能遇到伱,也是我的福气。”

张木槿闻言,垂首低眉,满脸羞红。

……

长安,兴庆宫。

中官辅趚琳在范阳接受了安禄山的贿赂,便回来禀报,安禄山忠心耿耿,一心为唐,为了防御侵略,还在范阳城北修建了雄武城。

李隆基信以为真,对杨国忠道:“我与安禄山亲如父子,他怎么会谋反,右相你多虑了。”

杨国忠道:“若是他没有谋反意图,圣人召他回京,他一定会来。”

李隆基犹豫片刻,道:“也好,那便召他回京。”

……

751年正月,安禄山到华清宫拜见李隆基。

一见到李隆基,安禄山便哭了起来,道:“臣是外族人,不认识汉字,圣人却降恩提拔臣,因此遭了右相的记恨,想置臣于死地。”

李隆基觉得有道理,安慰道:“你和右相都是大唐擎天之臣,你们应该和平相处,如廉颇蔺相如之事,岂不是又一段佳话?”

安禄山哭道:“臣无罪,圣人不能让臣背着藤条去给右相请罪。”

“朕只是打个比方。”李隆基会心一笑,“看来你真是不懂汉文化,也罢,明日我设宴,为你们两说和。”

安禄山连忙下跪,道:“多谢圣人,只要右相不凭空污蔑臣,臣愿与右相和好。”

李隆基笑道:“还是你体谅朕,朕便让你挂名左仆射,如何?”

安禄山道:“臣叩谢圣人。”

次日,李隆基设宴给安禄山和杨国忠说和,两人在李隆基的监督下,貌合神离,尴尬对饮。

李隆基也不在乎,留安禄山在长安呆了两月,便把他放了回去。

……

转眼到了四月。

朝会之上,李隆基问道:“给西北筹备的粮饷如何了?”

杨国忠道:“回圣人,府库充盈,随时可运往西北。”

“很好。”李隆基非常高兴,道:“为边疆筹粮固然重要,但也不可苦了百姓,有灾的地方要赈,该免除赋税的地方要免。”

“请圣人放心,圣人体谅民生疾苦,臣也不敢忘了百姓,所筹钱粮,都是依律而来。现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天下百姓都感念圣人的恩德。”杨国忠嘴上说着漂亮话,心里却想:“筹这些钱都快要了我的命,现在哪里还有钱赈灾免税,为了朝廷大局,只能苦一苦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