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三十二章 谋划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三十二章 谋划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是光以退为进,那也不行,他必须得还有其他的路子。

因此李琩写完后,思虑片刻,对杨玉环道:“娘子,我阿娘责我不给她写信,今天我们便一同给阿娘写一封吧,不过由你主笔。”

让杨玉环主笔,是李琩经过考虑的。

如今他们出门在外,武惠妃最盼望的就是他们夫妻恩爱和睦,而且,由杨玉环执笔的家书,不会有很强的政治意味。

杨玉环虽然不知道李琩为什么要让她写,还是听话的接过纸笔,问道:“郎君,我们写什么?”

“除了我生病之事,其他的就照实写我们的近况,然后请阿娘注意身体。”李琩思索着,又补充道:“还有请阿娘多提点驸马杨洄,让杨洄万事以善待我阿姐为重,公正办差,差不多就这样意思,你润色一下。”

历史上杨洄先是参与构陷太子,后来又参与嗣岐王李珍谋反,一看就不像个老实人,若是让他在长安城里乱搞,最后说不定会殃及到自己。

“明白。”杨玉环点点头,提笔开写。

写完,杨玉环递给李琩,问道:“郎君,这样可以吗?”

李琩拿着看了一遍,笑着点头,道:“可以,字迹娟秀,就是让高适把张长史请来,他也不能说不行。”

杨玉环道:“臣妾问的不是这个。”

“我知道。”李琩捏捏杨玉环的脸蛋,“我的意思是什么都好。”

“嗯。”杨玉环闻言笑了起来,思索片刻,又问道:“郎君,那你觉得圣人会免了你的黜陟使吗?”

“应该不会。”李琩解释道,“我才主持破获大案,在兰州树敌甚多,还有伏兵一事,辛云京已经上报,那些人还没抓到,若是我没有实权,仅靠这些护卫恐怕护不住我。当然,父皇也可以招我回长安,但这样,不仅抓不到那我想要伏击我的人,更是向不法之徒退缩。昭昭有唐,天俾万国,盛世大唐容不下这种事。”

李琩从打算出长安开始,就对一切做了规划。

他一开始就揣摩过李隆基的心思,对于李隆基圈养皇子一事有过分析。

历朝历代,对于宗室皇子的防范,都是松紧交替进行。

晋初,宗室封王,后爆发八王之乱,平定叛乱后,帝王开始打压宗室,但这又导致了帝国被他人所窃。

后面的南北朝,如出一辙。

所以,宗室镇蕃,弊病是容易发生叛乱,但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即使发生叛乱,帝国也不改姓。

但如果他姓镇蕃,一旦叛乱,帝国就此改姓。

所以这其实只是一個选择的问题,根源不在于谁镇蕃,而是藩镇力量过大。

但是受限于交通、通讯等客观条件,帝国又不能过度打压藩镇,如果过度打压藩镇,整个国家的战略就会成收缩之势,而且容易被他国入侵。

大宋就是过度压边将兵权一个很好的例子,内部叛乱成不了气候,但是对外怂得不行。

当然,李隆基不知道大宋,但是他也没必要知道,因为大唐盛世,怎么可能会退缩?

而且,李隆基个人也是自诩明君雄主,他又怎么会怕有人在他手底下造反?

所以前期的李隆基选择打压宗室,一方面是他自己几经政变,稍加防范,另一方面,也是他想解决藩镇问题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但这个尝试和探索随着李隆基后期的逐渐摆烂无疾而终,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还是选择任命自己的儿子们为各路行军大元帅,更是颁布了《命三王制》,把全国的军政大权分给诸王。

只是各皇子临危受命,成不了气候。

而现在,正是李隆基摆烂开始的时候,现在的李隆基只想维持现状,安逸享乐,他已经放弃解决藩镇问题。

所以李琩只要抓住机会,解决李隆基的几个顾虑,加上武惠妃的帮助,他就有机会就蕃。

至于李隆基的顾虑,大致有两点。

第一点,怕李琩造反。

这一点,李琩有绝症,算是基本解决。

第二点,如何向其他皇子交代,让其他皇子不效仿。

这一点,李琩也做了铺垫。

李琩遥领剑南节度使,但是他没去剑南,而是来了西北,这说明他不是出京就蕃,被封黜陟使也只是因为遇到突发之事,此乃权宜之计。

后续,李琩只要遇到更多的问题,李隆基自然也会给他更多的权宜之计。

基于此,李琩一直没去调查伏击他的人,对那个有问题的胡人,也一直没管,为的就是遇到更多的突发情况。

杨玉环见李琩说完,沉默了大半晌,问道:“郎君,你怎么了?”

李琩回过神来,笑道:“没什么,对了,娘子,你会骑马吗?”

“臣妾幼年时在蜀州的时候学过,后来到了洛阳,就再也没骑过。”杨玉环说着,苦笑一声,“臣妾亲生阿爷阿娘早逝,十岁臣妾便跟着叔父去了东都洛阳,叔父职官不高,为官清廉,因此家境并不十分富庶。叔父能恩养臣妾长大,让臣妾学舞学琴,臣妾也是感激不尽,如何能再求其他。”

父母早逝,寄人篱下,杨玉环的童年也算是不幸的。

如果李琩不是穿越过来,那么她还会被公公抢占,最后死在自己前夫和现任两父子的面前。她的人生,从头到尾都充满着悲哀。

但是谁记得这些呢?

李琩拍拍杨玉环的肩膀,以示安抚,道:“我带伱去学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好啊。”杨玉环开心的笑了起来,问道:“我们去哪儿学?”

李琩道:“就在附近马场吧,等父皇的任命下来,我再带你去甘州,甘州有一个马场,特别大。”

“臣妾听过。”杨玉环站起身,踱步道:“源起冠军侯霍去病,距今已经八百多年。”

“嗯。”李琩点点头,“你知道的倒也不少。先在这里学一学骑术,过段日子,我带你去那里。”

“好啊。”杨玉环立马同意,道:“塞上牧马放羊,也是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