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62章 各有国情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62章 各有国情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陇右,鄯州。

王忠嗣收到李隆基让他和荣王李琬上报作战计划的敕令,只觉得一阵头大。

这段时间,由于剑南大败,松州丢失,陇右少了一个较近的后勤来源,粮饷军器越来越紧缺,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他采取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措施。

比如,开源上加收丝绸之路胡商的商税,让朔方、河东、河西支援陇右。

节流上,他让士兵在各自的兵器上都刻上名字,无论训练、还是打仗后,都得把兵器找回来。

但是,这些措施始终都是治标不治本。

王忠嗣越来越觉得,陇右就是一个大坑,谁来这里主事要想有所作为,就要不断的填这个坑。

王忠嗣哀叹良久,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一个更为冒险的策略。

他原本的策略,是想等剑南那边与南诏和谈成功后,再联合剑南主动进攻。

但现在由于李隆基的逼迫,他只能冒险先助剑南取松州,以松州的胜利彰显大唐在剑南依旧强盛,借此压迫南诏退步,与南诏完成和谈,然后再进取磨环川。

王忠嗣确定战略,便召来众将定下计策,然后派人去剑南与荣王李琬交涉。

……

安西,龟兹。

李琩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龟兹,因为三天后,他要在这里和阿绮丝完成婚礼。

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另外,他离开龟兹也有些日子,他需要回来亲自查看一下,安西的大小事是否依旧按照原本的计划发展。

即使他再怎么相信高仙芝,他也必须这样做。

李琩先与龟兹的大小官员、地方大族进行会面,然后听取几个重要人物的汇报。

这次,先汇报的是白孝德。

白孝德道:“殿下,吐蕃不知是谨慎,还是什么原因,始终不肯派大队来接末将的假降,末将没办法获得大胜,只能铲除吐蕃的几个暗桩据点,歼灭了吐蕃一小队。”

一旁许久不见的安思顺道:“吐蕃攻下一个地方后,便让那个地方的民众沦为二等人,甚至奴隶,相比之下,大唐会安抚其民,平等对待。殿下自接管安西之后,宽仁为怀,公正严明,吐蕃心知肚明,自然小心谨慎。”

安思顺说的平等对待,其实也没那么平等。

毕竟,一般胡人要想入大唐的户籍也是有门槛的,即使入了籍,也会被人看不起。

比如,高仙芝就会经常被人骂高丽胡。

不过这种看不起,是一种“长期性的文化”,和大唐的政策关系不大,大唐的政策总体来说,还是保持着李世民“朕独爱如一”的态度。

而且,比之这种文化上的看不起,吐蕃是实打实的压迫,所以一般周边的少数族群,在有得选的情况下,多数会选择投靠大唐,而不是吐蕃。

吐蕃自己也知道一点,因此他们对于大唐周边族群的策反,基本秉持着能拉一个是一个,拉不了也不强求的态度。

当然,吐蕃这种策略,并不是摆烂,而是基于自己国情的一种选择。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资格和实力对别国怀柔,吐蕃没有大唐这样的国力,对他们来说,什么样的怀柔政策,都不如抢掠和奴役来得划算,来得直接。

而且,吐蕃还要靠抢掠和奴隶别人,来激励军士卖命,即使信佛的“高级知识分子”属卢芒其顿,也不敢违反这样的规则。

身为龟兹王族的白孝德十分同意安思顺的说法,道:“只是可惜了一次机会。”

“无妨。”李琩微微一笑,“像假降这种计策,本就是因时而定,可遇不可求,与吐蕃的战事,当以实力为主。”

“也是。”白孝德给李琩行了一礼,退到一旁。

高仙芝接着上前,将厚厚的一摞文书呈给李琩。

李琩一边看,高仙芝一边道:“安西的屯田、水利按之前的计划在稳步推进,商路也比之前更加繁荣,人丁方面,中原的流民、旁城部落的族群、隐入高门的逃户、甚至别国的民众,都往安西迁移了不少,比十年前殿下刚掌管安西时,人丁翻了一倍。”

李琩点点头,随口问道:“多了这么多人,安西的民屯还够吗?”

“够的。”高仙芝回复,“自取下碎叶城以后,安西便控制了伊犁河谷大部分地区,伊犁河谷土地肥沃,十分适合屯田发展。”

“很好。”李琩应了声,继续低头看着手上的资料。

高仙芝接着道:“殿下,安西人也多了,粮也多了,是否要增兵?”

李琩闻言,合上文书,抬头望着高仙芝,道:“高将军以为呢?”

“这……”高仙芝一怔,愣了愣,道:“末将以为,暂时不用。”

李琩道:“理由呢?”

高仙芝道:“理由有二。第一,以安西的位置和地位,朝廷不会让安西有太多兵马,如果私自增兵,只会让朝廷觉得我们别有用心。第二,兵不在多,而在精,臃肿过多的士兵,反而会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因此不如将多余的物资,提升现有军士的待遇和装备。”

“我也是这样的想法。”李琩微微一笑,“高将军早有思路,却来问我,想必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高仙芝道:“瞒不过殿下,近来投军的人越来越多,末将知道大部分人投军的目的,都是想通过军功获得地位,其中不乏有想混水摸水者。若都收了他们,则虚耗粮饷,若都拒之门外,又怕冷了他们的好意,使他们与我们离心离德。”

李琩道:“那高将军可有办法解决?”

高仙芝道:“段将军献过良策。”

高仙芝说的段将军,便是段秀实。

段秀实历史上也是一名猛将,从跟着高仙芝、封常清、李嗣业、马璘四处征战,到节度一方,都表现得十分出色,除此之外,他还忠孝廉洁,是少有的比较纯粹的人。

李琩看向段秀实,问道:“段将军有何良策?”

段秀实上前,恭敬道:“回殿下,投军的人多,不可全收,也不可不收,既然如此,不如将他们练为常备军,农忙务农,闲时训练,然后选拔训练效果好的,召入军队,这样既能保证他们的上升通道,又能选拔可用之人。”

段秀实这个策略,并不是什么重大的突破创新,他只是在安西之前的实际情况上做一点小改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