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50章 地方与朝堂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50章 地方与朝堂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景玉道:“豆卢军的职责,除了防御外敌,也需要看着南边的旁城部落,平时少不了查探,出兵巡视,这一出军营,就需要更多钱。当然,我们也可以缩在军营里,什么也不管,可真要什么都不管,到时候出了事,朝廷又会怪罪我们。”

李嗣业意味深长的的笑了笑,道:“多耗的这一万多石粮,够你们四千人的部队用三个多月,李副军使,我们都是军旅中人,你不会想用如此泛泛之谈蒙蔽本将军吧?”

“末将岂敢!”李景玉连忙否认,同时心中讶异起来。

在他的认识里,李嗣业就是个粗人,有勇无谋,怎么会突然算这些细账?

但李嗣业给他的惊喜不止如此。

只听李嗣业又道:“据我所知,去年豆卢军将粮食贷给了商人,让他们去其他缺粮的地方卖,赚取差价利润,我不知道你们贷给商人的粮从哪里来的。”

“这……”李景玉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还有,”李嗣业接着道,“伱们消耗的粮,只是账面上的数据。账面下,去年沙洲丰收,粮价本来就低,然后沙洲富商又突然倾销粮食,进一步压低了粮价,压低粮价后,府衙再和籴购粮。”

所谓和籴,是指官出钱,民出粮,两和商量,然后交易。简单理解,就是官府出钱买百姓的粮,专供给军队使用,不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这个政策的初衷,是利国利民的。

因为它如果正常施行,就既能保证军队的粮食供给,又可以与平籴(前文中提到的常平仓)相辅相成,稳定粮价,哺育百姓。

但初衷是好的,用起来就要另说了。

天宝之前,大唐各地大体保证了正常施行,天宝后,朝廷**,各地也跟着玩起了花活。

过分又没脑子的地方官府,会依据和籴的强制性,强制低价从百姓手里买粮,然后以市价报给中央要钱,从中赚取差价。

柔和一些又有脑子的,便联合地方富商,先压低粮价再买,买了粮后,再抬价报给中央。

但无论哪种情形,这都只是冰山一角。

各地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官府可以利用和籴多购粮,然后贷给商人,比如高价买富商的粮,最后再平分利润,等等方式,不胜枚举。

李嗣业对里面这些门道知道得并不细致,他说了他知道的部分后,就冷眼看着李景玉。

李景玉被瞧得心里发毛,道:“将军说的是府衙的事,和军中没有关系吧。”

“是吗?”李嗣业反问,但没接着往下说。

两人沉默了会儿,李景玉心里更慌了。

李景玉望着李嗣业,突然重重叹了口气,道:“李将军既然知道,末将也不相瞒。之前军中士兵屯西域贵重物品一事,不止发生在北庭,也发生在河西,河西甚至更为严重。北庭那边,寿王殿下抄了不法富商的家,替兵士要回了些钱,可河西没人管。这些损失,总得从别出赚回来吧,不然士兵没钱,难以驯服。”

李嗣业认同李景玉的话,但是他谨记刘晏的提示,没有回答。

李景玉见李嗣业不回答,顿了顿,又道:“还有,容末将说一句不该说的话,我们边军在这苦寒之地,出生入死,一年才十二石粮,可京中的兵,他们一年领粮三十六石,赏赐也比边军多。如此情形,边军将士自然要想办法增加收入。”

李景玉说到这儿,起身打开门,看着外面飞舞的雪花,接着道:“岑参将军曾有诗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我们没杀人,没放火,没抢劫,只是想办法赚一点钱,让将士们饿有食吃,寒有衣穿,以安军心,这有错吗?”

李嗣业跟着起身,负手道:“有没有错,不由我定论,我只问我该问的事。”

说罢,大步出了门。

来到门外,李嗣业只感觉风雪更加的大了,他搓了搓手,暗暗道:“这河西的天,比碛西更加冷冽。”

李景玉目送李嗣业走远,越想越没底气,于是连忙出门,去找豆卢军军使王怀亮。

王怀亮,既是豆卢军军使,同时也是沙洲刺史。

大唐自府兵制崩坏,启用募兵制后,就对募兵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其中,部分军镇所驻州的刺史,兼任该军镇的军使,便是探索结果之一。

形成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和节度使类似。

节度使对藩镇军政一手抓,下面的军使,是对州里军政一手抓。

这样的好处,是地方上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更好的调动地方资源,用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边镇战事。

坏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后期节节抗上。大局面看,藩镇割据,小局面里,藩镇内部也是军头林立。

此时,王怀亮正在屋里来回踱步。

他虽然没亲自去接受李嗣业的盘问,但是比去了还要难熬。

他见到李景玉赶来,连忙问:“情形如何?”

李景玉摇摇头,苦笑道:“不知道。”

“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王怀亮又急又疑惑,“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你们谈了半天,怎么会不知道?”

李景玉道:“李嗣业的态度不明朗,他只是问,但不表态。末将在想,是不是因为我们没给他送钱?”

“你想钱想糊涂了吧?”王怀亮瞪了李景玉一眼,“李嗣业是寿王最亲近的将领之一,他放着大好的前途不要,贪你这点蝇头小利?”

“那这是为何?”李景玉想不明白。

王怀亮沉思片刻,道:“以李嗣业的性情,不会如此行事,他应该是受了寿王的点拨,那也就是说,不表态,就是寿王的意思。”

李景玉道:“那寿王这又是什么意思?要么就别查,要查就查到底,哪有……”

“打草惊蛇!”王怀亮猜测着李琩的心思,打断了李景玉。

“那我们怎么办?”李景玉问道。

“能怎么办?难道还能反了不成?”王怀亮怼了李景玉一句,沉思良久,道:“该做的,不该做的,我们都做了,现在找补,只会越错越多,不如就配合寿王。”

李景玉一怔,道:“军使的意思,将这事闹大?”

“不错。”王怀亮点头,“军队的账不好查,但是谁忠心,谁有异心,都可以借这事看出来。”

李景玉想了想,道:“末将明白了。”

王怀亮道:“明白就去办吧。”

“是。”李景玉领命,退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