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49章 错位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49章 错位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所谓知识诅咒,是属于认知偏差的一种,通常是指一个人拥有了某种知识之后,就难以退回到没有知识之前的状态,容易被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所蒙蔽,从而可能没有拥有这种知识前,看问题看得清楚。

李琩知道历史,认知也和这个时代的人不一样,因此这导致他虽然竭力融入,但还是会有意无意的表现出和这个时代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他在情感上对杨玉环抱有歉意,在识人上对某个人先入为主,在政治军事行动中,大量依靠先前认知做决策。

这样短时间内或许不会影响什么,甚至对他有利,但时间长了,其中的害处也会越来明显。

就像他前面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教李嗣业,导致对李嗣业的传授不够,如果沙洲、瓜州官员用专业知识为难李嗣业,那李嗣业可能就露馅了。

李琩思索着,杨玉环愣了会儿,重新拉住李琩的手,道:“不是郎君不好,是郎君太好了,郎君贤名在外,想要靠近你的人,多是德才兼备者,比如木槿妹妹,阿绮丝,甚至何锦,这些都是好姑娘,臣妾就是想生她们的气,也没有理由。”

“还有郎君身边这些文臣武将,大多数都谨慎自持,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修身,郎君就不会重用他们。郎君现在就是碛西的魂,只有郎君在,碛西才能团结一致,文武自持,忠良毕力。如果郎君不在,他们很快就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考虑,甚至会出现因为分歧而相互攻讦。”

杨玉环是真心实意的夸李琩,但李琩也听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那就是碛西在他的治理下,已经形成了强人政治的局面。

强人政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没有办法,他必须先做到这一步,才能更进一层,把各种措施、政策规范化。

李琩听懂了杨玉环的意思,不过他很久没见到杨玉环,不想一见面就只聊这些政务,因此笑道:“言语虽甜,但不如实际行动更让人沉迷。”

杨玉环明白李琩的意思,笑盈盈的凑到李琩眼前,道:“郎君想要什么实际行动?”

“要不你跳支舞吧。”李琩笑道。

“好啊。”杨玉环答应下来,“不过郎君得给臣妾伴奏。”

李琩道:“我试试。”

两人刚说好,正准备行动,李苓抱着张木槿的女儿走了进来。

李苓现在才五岁多,抱着近一岁的李依十分吃力,后面的丫鬟害怕李苓抱不住李依,都围在李苓周围,李依的奶娘甚至偷偷用手拖住李依。

张木槿则抱着杨玉环的儿子李佑跟在后面。

李苓来到李琩跟前,将李依递给李琩,待李琩接过李依后,对李依道:“让阿爷抱抱你。”

李琩抱着李依逗了逗,和李苓说了几句话,李苓高高兴兴的去了,其他人也一道跟着离开。

李琩看着李苓的背影,含笑对杨玉环道:“这小丫头,冰雪聪明,胆子也大,像伱一样。”

杨玉环道:“这是像郎君才对。”

李琩道:“有些地方可以像我,有些地方不必像我,希望她能带好弟弟妹妹。”

杨玉环一怔,沉思片刻,道:“郎君无论是对胞姐胞弟,还是对太子,都已经仁至义尽。”

“就算是吧。”李琩微微一笑,“这些事还为时尚早,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让他们别打扰我俩。”

“正是。”杨玉环坐到李琩怀里,凑到李琩耳边,轻声道:“臣妾新编了一种舞蹈,只能在特定的地方给郎君看,郎君想不想看?”

“当然。”李琩搂着杨玉环的腰,“迫不及待。”

“……”

……

另一边,李嗣业思前想后,觉得不够稳妥,于是去沙洲之前,又找到刘晏请教了一番。

刘晏对李嗣业倾囊相授。

李嗣业听得云里雾里,道:“刘先生,这些事我一时半会儿学不会,有没有更快捷的法子?”

刘晏闻言笑了笑,思索片刻,道:“殿下让将军去的原意,不是希望将军查出什么,下官给将军出个主意,保管能唬住他们。”

“请先生赐教。”李嗣业态度诚恳。

“赐教不敢。”刘晏谦虚回话,接着道:“李将军去了之后,只管问,不要回答,只说自己知道的,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就冷眼瞧着他们。还有……”

“还有什么?”李嗣业忙问。

刘晏笑道:“李将军说话时,要故意停顿,声音小一点,这样他们就会更认真的听。”

“好,就照先生说的办。”李嗣业起身,谢过刘晏,便直奔沙洲而去。

到沙洲后,李嗣业先微服调查了两天,才去找到豆卢军,说出了李琩交代的问题。

负责接待李嗣业的,是豆卢军的副军使李景玉。

李景玉听完李嗣业的话,正色解释道:“李将军有所不知,河西的情形和碛西大有不同。就拿马匹来说,朝廷制令豆卢军马四百匹,可是这四百匹,只说打仗的战马四百,平时负责转运物资的,就没有算在里面。

豆卢军有兵四千人,每十人需要一匹转运物资的牲口,如此算来,就还需四百牲口,河西多战事,不能等战斗开始才征买牲口吧?”

李嗣业道:“就算再加四百转运物资的牲口,都以精良战马消耗算,那一年也才多消耗七千二百石粮,其余的呢?”

“不止这么多。”李景玉摇头,“朝廷要我们养四百匹战马,战时就要出这四百匹,若我们平时真只养四百匹,遇到突发情况,我们就出不了这四百匹,因此要多养一些。”

李景玉这话不符合规制,但符合实情。

按照规制,战马培育、消耗都有专门的群牧使负责,发生意外情况,可层层上报。

可是如今的现实情况,是战乱频繁,藩镇做大。

藩镇做大,下面的军使也跟着做大,因此这些军使也借机会,模糊界限,多养一些战马。

只有战马多了,才能多打胜仗。

李嗣业久在军中,知道这些门道,因此没有觉得不合理,只问道:“你们多养了多少?”

李景玉道:“不敢瞒将军,五十匹。”

李嗣业道:“那就是九百石粮,给你算一千石,也还差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