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43章 妥协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43章 妥协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大庆看着杨国忠被拉出去,有点回过味来了。

王大庆觉得,按照他对酒肆的控制,很难有人能悄无身息的在他眼皮底下完成偷梁换柱,但契苾忠刚才偏偏进来搅了一波。

正是因为契苾忠的搅和,吸引了酒肆所有人的注意力,偷梁换柱的人,才得以钻这个空档。

这一切完全是策划好的,而有能力调动这么多人的策划者,只有李琩。

如此也就说明,李琩知道他先前的预谋。

明白一切的王大庆内心十分惶恐,默默的站在一旁等着李琩对他的报复。

李琩让人带走杨国忠后,对李九娘道:“此事还需详查,我会让知道这事的人严守秘密,尽量保护你的名誉,你可以选择继续住这儿,或者先随我回馆驿,等你阿爷来接伱。”

李九娘犹豫了片刻,道:“多谢殿下,小女子随殿下回去。”

李琩点点头,转身凝视王大庆。

王大庆低着头,完全不敢和李琩对视,整个人手足无措。

李琩凝视王大庆半晌,突然转对契苾忠道:“契苾将军,先查暗桩的事吧。”

“是。”契苾忠领命,退了出去。

李琩跟着走出了李九娘的房间,来到院子,静等契苾忠盘查。

契苾忠盘查了两个时辰,直到夜深,才来禀报李琩,道:“殿下,末将仔细查了两遍,这两人是昨日入住,没出过门,没有见过任何人,吃的东西都是酒肆伙计送去。”

“酒肆伙计问过了吗?”李琩问道。

契苾忠道:“问过了,末将还用了刑,但酒肆伙计都咬定他们只送饭,和这两人没有任何交流。”

按照契苾忠盘查的结果,伙计没有嫌疑,那也就变相说明,王大庆也没有插手此事。

而且王大庆也不会笨到,故意等李琩来的时候,把贼人引到自己的酒肆里。

李琩沉默了会儿,道:“这两人应该有特殊的方式和别人交流。”

唐朝又没有监控,这两人半夜出门把东西放在某处,等别人来取,谁也发现不了。

契苾忠点点头,道:“幸好这两人面目完整,身体特征明显,经司法参军查验,他们是吐蕃人。”

“吐蕃人?”李琩有些讶异。

契苾忠道:“吐蕃有许多将士投降大唐,民众也有投奔者,平时很难区分是敌是友。王节帅接任河西节度后,担心吐蕃劫掠,已经加强了过所盘查,可是河西商队众多,别国人来往频繁,要想混进来,也不困难。”

李琩听出了言外之意,道:“你是说,他们可能是吐蕃斥候?”

“很有可能。契苾忠思索着,“每年秋收时节,都有许多吐蕃斥候来河西打探,为吐蕃劫掠提供消息。”

李琩道:“王忠嗣将军给你的任务是什么?”

契苾忠道:“人不离甲,随时待命。”

“原来如此。”李琩点点头。

吐蕃作为劫掠方,可以选择五条道路进入河西劫掠,大唐在五条道路上都设置了军镇守捉,可是各军镇守捉的人数并不多。

各军镇守捉人数不多的原因,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大唐的边境政策,不是防守,而是主动进攻。

作为进攻方,道路上各军镇守捉的作用并不大,因此不如集中力量在少数人手里,以便作战的时候各军头少扯皮。

第二,就是成本的问题。

交通并不发达的大唐,供养军镇守捉的后勤成本太高了,朝廷养不起那么多闲人。

在这种条件下,河西节度使有三种预防吐蕃劫掠的方式。

第一种,主动进攻,打得吐蕃劫掠不了。

第二种,机动防守。河西最强的军队,是凉州的赤水军,吐蕃从哪条路集中兵力劫掠,赤水军就去哪里支援。

这种方式看似被动,但是如果运用得好,效果是综合对比后最好的。

毕竟吐蕃长途跋涉的劫掠也需要成本,只要大唐道路上的军镇守捉能抵挡一阵,待赤水军杀到,那吐蕃不仅抢不了多少东西,还要遭受重大损失。

第三种,料敌先机。事先摸清吐蕃的劫掠路线,不仅可以避免劫掠,还能打一次伏击。这种方式是最优的,但是难以轻易实现。

王忠嗣现在采取的,是第二种方式。

李琩思索片刻,道:“如果这两人真是吐蕃斥候,他们能混到这酒肆里,必定有人从中协助。”

契苾忠闻言,面露难色,迟疑了半晌,道:“这酒肆虽然是王刺史所经营,不过以末将对王刺史的了解,他绝不会暗通吐蕃。但是……”

契苾忠顿了顿,才接着道:“但是王刺史应该知道暗通吐蕃的是谁。”

契苾忠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他这话说出来,基本就要露底了,可要是不说,那李琩就会遗漏一个重要消息,从而失去对吐蕃的一次反击机会。

两相权衡之下,契苾忠最后决定以国事为重。

李琩听到这话,果然有些惊讶。

李琩接着烛光打量着契苾忠,沉思片刻,道:“如果王刺史知道谁暗通吐蕃,你觉得他接下来会怎么做?”

李琩没有问契苾忠为什么清楚王刺史知道谁暗通吐蕃,契苾忠也有些讶异,愣了愣,回道:“他极有可能杀人……”

契苾忠原本想说杀人灭口,不过王大庆又没有参与通敌,用这个词不合适,因此契苾忠顿了顿,换词道:“他可能选择自己善后。”

李琩道:“人绝不能让他杀了,吐蕃千幸万苦把人送进来,不能让他们功亏一篑。最好我们能顺藤摸瓜,弄清楚吐蕃到底想做什么。”

契苾忠明白李琩的意思,道:“那末将派人盯着王刺史,看他要杀谁,末将再暗中阻止。”

李琩道:“如此甚好,有劳契苾忠将军。”

“是。”

契苾忠领命,退了下去,但走到半路,又折了回来,道:“殿下,能否借一步说话。”

“当然。”李琩点头,和契必忠来到角落。

契必忠道:“殿下,您不好奇末将怎么知道这些内情吗?”

李琩没想到契必忠问得这么直白,道:“这个问题很重要吗?”

契苾忠单膝跪地,道:“不瞒殿下,末将先前曾和王刺史同流合污。”

李琩一怔,道:“你这是自首吗?”

契苾忠道:“以殿下的才智,查清这些事只是时间问题,与其让殿下浪费时间,不如末将主动交代,殿下想知道什么,请问吧。”

李琩沉默下来。

经过前面的一系列事情,李琩大概猜到了契苾忠和王大庆的联系。

但是李琩并不打算清算契苾忠。

因为其一,秋收时节,吐蕃极有可能劫掠,在这种时候清算契苾忠,必定会引起军队震动,不利于军事安排。

其二,自李琩进河西后,契苾忠的所作所为都十分忠诚正直,甚至为了李琩的事,不惜和王大庆翻脸。

契苾忠确实干了不少坏事,但是他又忠诚,这样的人,很难用单纯的好或者恶来评价。

大部分人就是这样的复杂,像王忠嗣和高仙芝这样纯粹的人,只是少数,如果李琩只用纯粹的人,那他能用的人根本没有几个。

这就是所谓的水至清则无鱼。

其三,大唐**的根在朝廷,在李林甫,在李隆基,根不剪除,无论李琩怎么做,都只是治标不治本,他弄死了一批人,又会上来新的一批人,这样得到的结果,只会是他树敌越来越多,而**的根本无法解决。

如果李琩所谋者小,只求做一直臣,那他会一往无前,治标也未尝不可,可是李琩走到今天,谋的不只是直臣,他有更大的目标。

为了更大的目标,为了治本,李琩只能选择暂时的妥协。

其四,安西和北庭才是李琩的基本盘,李琩要经营河西,还需要一段时日,他不能未到河西之前,就搞得河西一半文臣武将人人自危。

李琩沉默了许久,才道:“自太宗始,契苾一族满门忠烈,你的祖父契苾何力,在对阵吐谷浑时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后又破高句丽,进镇军大将军,兼左卫大将军,封凉国公,如此赫赫战功,大唐不会忘,我也不会忘,契苾将军继先祖之志,一心报国,偶尔被人引诱,走错了路,我岂能苛责?”

李琩说这话的时候,想起了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也是满门忠烈,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家族子弟死了几十人,可是最后还是被逼反了。

仆固怀恩的母亲得知仆固怀恩谋反,对仆固怀恩大加斥责,最后李豫将仆固怀恩的母亲接到长安,为其养老。

李琩一时间不敢确认他这样的行为是对还是错,但是他必须作出选择。

“殿下!”契苾忠听李琩提起祖父的丰功伟绩,虎目含泪。

其实,契苾忠又何尝不想做一个忠臣清官,可是如今朝廷局势如此,他若不带头,怎么向底下的将士交代?

若是对底下的将士没有交代,他又怎么能令行禁止?

契苾忠作为军使,他要考虑的不只是自己,也要考虑底下的兄弟。

“末将愧对先祖,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更愧对大唐。”契苾忠声音有些颤抖。

李琩道:“先贤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契苾将军若是能回头,是赤水军之幸,是河西百姓之幸,更是大唐之幸,我愿意给契苾将军这个机会,父皇想必也是如此,只要契苾将军决心改过,我必定既往不咎。”

“多谢殿下!”契苾忠单膝跪地改为双膝跪地,并且伏地叩头。

在契苾忠的认识里,李琩嫉恶如仇,如今能对他网开一面,已经是破例行事。

李琩扶起契苾忠,恳切道:“契苾将军不必多礼,只盼我们以后能同心同德,共御外敌。”

契苾忠道:“末将誓死以报殿下!”

“本王必不负将军。”李琩回应道。

“末将……”契苾忠有些哽咽,顿了顿,道:“事不宜迟,末将这就派人盯着王刺史。”

“好。”李琩应声。

契苾忠退了下去。

李琩目送契苾忠离开,刚才饱满的情绪泄了下去,整个人神情显得有些迷茫。

曾几何时,李琩也想过以一己之力澄清寰宇,李琩曾以为,他可以靠他自己的能力,让世界变得清澈。

那样的世界,官员无贪腐,军人守边疆,文死谏,武死战,百姓安居乐业,相敬如宾。

可是,他穿越到大唐快十年了,这十年,他克己守礼,殚精极虑,所能改变的事却极其有限,而他自己却率先学会了妥协。

李琩深刻认识到,他一直都不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

念及此处,李琩在院中席地而坐,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琩不由想:“如果月亮有意识,它应该见证了我的前世今生,明月啊,你会嘲笑我吗?”

李琩兀自想着,阿绮丝走了过来。

阿绮丝看着李琩的颓然的模样,想上前安慰,但是她完全不知道李琩为什么突然会这样。

阿绮丝情不自禁的思索道:“如果王妃在此。他一定知道殿下这般模样的原因。我一直毫不避讳的表达我对殿下的情义,可是我真的知道殿下想要的是什么吗?我不知道殿下想要的是什么,那我的情义,会不会成为他的一种负担?这样是不是就是所谓的自私?”

阿绮丝念及此处,心情也跟着郁闷下来,整个人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李琩兀自感慨了半晌,才发现阿绮丝已经在他身旁。

借着月光,李琩看到阿绮丝苦闷的模样。

李琩以为是自己忙于公事,冷落了阿绮丝,有些歉疚,主动道:“抱歉,我会尽快处理完这些事,让我们的婚事如约举行。”

阿绮丝听到李琩的道歉,一下子释然了。

阿绮丝望着李琩,暗想:“殿下是在照顾我的情绪吗?我不是王妃,我做不到像王妃那样,但我可以做自己。”

想到这里,阿绮丝爽朗的笑了起来,然后突然扑过去,坐到李琩腿上,笑道:“殿下原谅我不解风情,因此不喜欢听抱歉的话,我只喜欢行动。”

李琩没料到阿绮丝这么大胆,皱眉道:“你想要什么行动?”

阿绮丝道:“我觉得李苓十分惹人怜爱,也想给殿下生个像李苓一样的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