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38章 朝局的变动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38章 朝局的变动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见王维思索片刻,吟道:“太阳升兮照万方,开阊阖兮临玉堂,俨冕旒兮垂衣裳,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礼神遍……”

王维片刻间吟出了好诗,其才思之敏捷,令在场众人拍手叫好。

李隆基也十分高兴,夸赞了王维两句,才命令节目开场。

表演节目的场地,是花萼楼下的广场。

李隆基带头,站在三十米高的花萼楼上,群臣在后簇拥。

楼下,长安的百姓鳞次栉比,一边观看节目,一边抬头仰望花萼楼上的李隆基和群臣。

三十米高的阁楼上并不能看清李隆基的面容,但李隆基体型高大而英武,身着明亮的黄袍凭栏而立,身边簇拥着文武高官以及皇亲国戚,反倒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崇高感。

千秋节的节目有各类歌舞,梨园杂技,类型多样。许合子、李龟年、裴旻等风云人物轮番登场表演。

最后,还有舞马。

训练之后的舞马会随着音乐起舞,舞毕后,口中衔着酒杯,走到花萼楼下,向李隆基献酒。

李隆基十分享受,将献酒一饮而尽。

长安城万家灯火,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李隆基感受着这一切,感慨万千。

这就是大唐,是属于他的盛世大唐!

他的大唐,有着数不清的能臣名将,有璀璨的文化艺术,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看得到的地方,都是盛世的景象。

一旁的李琩,也同样的感慨着。

不过李琩感慨的,是长安城外。

此时,南诏阁罗凤已经替大唐阵亡的六万将士修了冢,为李宓建了祠堂,李宓的夫人带着全家人去投了阁罗凤。

吐蕃拿下石堡城和松州后,厉兵秣马,准备再过一个月,到河西、陇右、剑南抢掠一波。

北边河北、山东几镇,几乎没有大家族来参加李隆基的庆典,这几镇有地的百姓,承受着高额的赋税,没地的百姓,正为他们死去的丈夫、孩子祭奠……

……

次日。

由于千秋节全国休假三天,整个长安都还沉浸在节日的喜悦里。

李琩坐在院子里,脸上的表情与此时的长安喜庆格格不入。

阿绮丝走到李琩身边,问道:“殿下是想念王妃了吗?”

李琩望着阿绮丝,露出笑容,道:“不全是。”

“那殿下还想什么?”阿绮丝问道。

李琩道:“再等两天,我们就该回碛西了。”

“是啊。”阿绮丝点头,望着天空,道:“长安真繁华,如此圣地,怎能不叫人留恋。”

李琩摇头笑笑,道:“我的意思,我们回去这一路,不会太安静。”

阿绮丝一怔,疑惑道:“难道谁还敢对殿下不利?”

李琩道:“这次长安之行,我和太子、右相、安禄山的矛盾越来越大,甚至公开化,如此矛盾之下,即使上面的人不吩咐,下面的人也会抓住机会自行动手。还有,吐蕃占领石堡和松州后,更加的势大,他们也想要我的命。”

阿绮丝担忧道:“那殿下想好应对之策了吗?”

“有点思路。”李琩回道。

阿绮丝道:“既然如此,殿下还担心什么?”

李琩道:“我担心,我杀人太多。”

“这……”阿绮丝神色一惊,压低了声音,道:“殿下想先发制人?”

“那倒不是。”李琩摇头,“太子和右相在长安,动他们,无异于谋反。至于安禄山,他虽然会离开长安,可是他颇有谋略,还有一百书童,几千义子,这些人个个都是百战之兵,要想在外面伏杀他,除非动用大军团。”

阿绮丝道:“那殿下的意思是,以静制动?”

“我是这么想的。”李琩点头。

阿绮丝沉思半晌,笑道:“无论怎样,我都会护殿下周全。”

李琩看着阿绮丝英姿飒爽的模样,笑道:“那我多谢你了。”

……

另一边,李林甫府。

李林甫此时正在安排杜有邻案涉事人等的事宜,总的来说,李邕、裴敦复、王曾人,全部处死,派罗希奭前去执行。

李林甫刚安排完此事,一女婢突然走了进来,禀报道:“右相,杨钊求见。”

“哦?”李林甫沉吟片刻,道:“让他进来吧。”

“喏。”婢女出门,不一会儿,将杨国忠引了进来。

杨国忠给李林甫行了一礼,还未开口,李林甫便道:“剑南大败的事圣人已经清楚原委,你已免了职,现在是来求职吗?”

杨国忠没想到李林甫这么直接,怔了一下,道:“右相果然料事如神,小人来拜访右相,正是为谋职而来。”

李林甫直视杨国忠,道:“我倒是为你想好了一个去处,只是不知道伱愿意不愿意。”

杨国忠没想到李林甫这么好说话,高兴道:“右相为小人谋职,小人感激不尽,怎会不愿去。”

“随寿王去碛西呢?”李林甫道。

杨国忠喜悦的神情顿时凉了下来,道:“小人与寿王不睦,若是去碛西……”

“你以为右相府谁都能进吗?”李林甫打断杨国忠,语气冰冷,“你若不愿意,以后就别来了。”

杨国忠呆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话。

李林甫接着道:“你是个聪明人,你跟着寿王去碛西,只要办了你该办的事,不用两年,本相便能调你回来。”

“小人听从右相安排。”杨国忠一咬牙,答应下来,想了想,好奇道:“圣人会答应吗?”

李林甫道:“这就是圣人的意思。”

杨国忠恍然大悟,行礼道:“右相栽培,小人定会以命相报。”

李林甫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道:“你回去准备吧。”

“喏。”杨国忠退了下去。

……

三天后,李琩先去向武惠妃辞行,最后去拜别李隆基。

李琩到紫宸殿门口,遇到正好出门的李适之。

李琩与李适之相互行礼,道:“见过左相。”

李适之淡然一笑,道:“殿下,臣现在已经不是左相,圣人准了臣的奏请,改任臣为太子少保。”

李琩闻言微愣。

在韦坚案和杜有邻后,李适之就惶惶不可终日,加之千秋节上李隆基对李林甫的无限宠幸,李适之就清楚他自己的政治生命到头了。

因此,李适之自请闲职,以求能保住自己的生物学生命。

可是,大唐现在这趟浑水,并不是谁都能功成身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