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34章 同刑不同命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34章 同刑不同命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琩听到李隆基的安排,也十分惊讶。

他只料到李隆基用他去平衡李亨和李林甫,没想到李隆基还暗中摆了他一道。

他对李隆基的认识又深了一步。

不过,虽然顶了锅,李琩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反而行礼道:“多谢父皇恩典。”

李隆基会心一笑,转道:“其余牵扯人等,由右相会同三司官员商议处理吧。”

“喏。”李林甫领了命。

“对了,朕听说十八郎又新编了乐舞,准备千秋节献上?”李隆基话锋一转。

李琩道:“回父皇,乐舞团已经在长安住下。”

李隆基道:“把乐舞团先送到梨园,让有司官员安排他们千秋节献艺,对了,还有改千秋节为天长节之事,又有许多官员上书,朕决定顺应民意。”

众官同声道:“圣人英明。”

李隆基站起身,扫了一眼一众官员,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李隆基离开紫宸殿,和高力士一起径直出了兴庆宫。

兴庆宫外,龙武军侍卫已经备好了马,从兴庆宫到梨园的街道,已经静街。

高力士扶着李隆基上马,道:“圣人龙体矫健,耳顺之年,依旧能降烈马,挽雕弓。”

李隆基勒马提缰,边走边道:“朕是血雨腥风里滚出来的,算得半个马上天子,若是不能降烈马,岂不是成了刘义隆之辈?守不住盛世,还被拓跋焘嘲笑。”

刘义隆,是南朝刘宋的皇帝,开创了元嘉之治,只可惜三次北伐失败,不仅没有收复故土,还被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饮马长江,并写信嘲讽他当了皇帝之后,从没有出过建康,完全不知道天下有多大。

高力士逢迎道:“圣人英明神武,文武兼备,开创大唐盛世,可比尧舜禹汤,岂是刘义隆之辈可比。”

“哈哈哈……”李隆基开怀而笑,笑了片刻,转道:“李璘兵败的原因查清了吗?”

高力士道:“回圣人,杨钊把一切都交代了。”

“很好。”李隆基点点头,“这杨钊好像是十八郎的妻堂兄吧?”

“正是。”高力士回道,“不过杨钊先前请寿王殿下替他谋官,寿王殿下不应,因此他和寿王殿下并不和睦。”

“嗯。”李隆基应了一声,陷入沉思,想了好一会儿,似乎有了主意。

不过他并不着急说,而是转问了另一件事,道:“许合子回信的那人查清了吗?”

高力士道:“查清了,是……”

“你不用告诉朕是谁。”李隆基打断高力士,“该怎么做,你自己清楚。”

“喏。”高力士领命。

两人说着话,一路到了梨园。

进梨园后,李隆基先惬意的听了许合子唱歌,听了几曲,李隆基让伴奏的人先下去,对许合子道:“此等歌喉,千金难买,朕便赏你千金吧。”

许合子恭敬道:“多谢圣人。”

“谢朕倒是不必,伱不怪朕就好。”李隆基扫视着许合子,“先前你到西市为民献艺,引得百姓围堵,以你的才艺,千金算少了。”

李隆基这话,暗含了许合子的收益问题。

许合子声名显赫,但是挣得不多,她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份。

一是她在宫庭教坊的俸禄,二是唐玄宗的赏赐,俸禄是有限的,李隆基的赏赐又不经常。

而且作为歌女,她所穿的服装奢华多变,花销很大。

这一来一回,她基本没什么钱。

但其实她可以挣得更多的。

比如,平康坊里面的歌姬。

这些歌姬虽然声名不如许合子,但是有专业人士的包装、运营,达官贵人都来捧场,有些歌姬身价炒到看一眼就得几百两银子。

许合子原本也可以像这些歌姬一样,可是她是宫廷歌姬,要自持身份,要守宫规,不能走穴赚钱,特别是被李隆基御用以后,达官贵人都不敢轻易请她演奏。

但挣不到钱只是次要的,更关键的是,李隆基和她的关系很微妙。

她是李隆基的半私人物品,高不成,不能做李隆基的后宫,低不就,因为李隆基不允许。

因此,她对李隆基是又恨又怕。

只听许合子低头回道:“能得圣人恩宠,是小女的福分,小女岂敢怪罪圣人。”

李隆基最爱的就是许合子这低头的羞怯,在外面,许合子是万人追捧的仙子,可在他这里,许合子只是供他消遣的艺妓。

李隆基站起身来,走到许合子跟前,用手抬起许合子的脸,道:“朕很喜欢你的声音。”

说罢,贴上了许合子的唇。

高力士识趣的带着其他人出了堂,不一会儿,就听到杯子落地的声音,接着便是桌椅摇晃,女人的呻吟,男人的低吼……

门外的高力士暗暗感慨道:“圣人当真龙精虎猛!”

……

另一边,兴庆宫外。

李琩和李林甫并肩而行。

李林甫道:“据臣所知,殿下最初出长安时,就遭到过刺杀,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指向谁,可是以殿下才识,应该猜得到幕后主使。这样的情况下,殿下不报复倒也罢了,为何还要阻止臣?”

李琩刚出长安时,是公元736年,现在是公元745年,时间已经过去了九年,李琩没想到李林甫不仅记得如此久远的事,而且还知道其中的细节。

李琩怔了怔,道:“我向来不愿用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别人,说不准的事,不能作数。”

李林甫闻言一笑。

若是别人说这话,李林甫可能觉得他幼稚,可是李琩说出来,李林甫却只觉得李琩高明。

这种高明,并不是李林甫确定李琩是不是假仁假义,就像刘备一样,你可以说他用仁义收买人心,但你不能说他假仁假义,因为刘备的所做所为,也确实符合他一贯标榜的东西。

一个人,无论他的内心怎么想,只要他的行为和言语对得上,并且从一而终,外人又怎么能判定他假呢?

李林甫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殿下图什么呢?”

这是第一次有人这么直白的对李琩问出这个问题。

李琩沉吟了会儿,道:“右相问我图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但人生在世,确实总该图点什么。我本是一个逍遥的皇子,患病出游,却阴差阳错做到了节度使,所以我想,这是上天的安排,是父皇的恩宠。既然如此,我便该做好我份内之事,上报父皇以安边境,下牧黎民善待百姓,将我这颗头颅献给大唐盛世。”

李林甫听罢,沉默不语。

李林甫回想过去,开始的时候,他似乎也有这样的想法,他曾整顿吏治,改革经济,重修唐律,勤于政事,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对他逐渐不再重要,权利成了他唯一的追求。

为了权利,他什么都做得出来。

不过,他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他和李琩,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就这样沉默着,两人走到了路口,相互告别。

李琩选择走路回去,而李林甫则是坐轿。

李林甫回去之后,抓紧时间,根据李隆基的旨意,快速出了韦坚案的判决。

韦坚以谋求官职地位,存有野心,定了个“干进不已”的罪名,由刑部尚书贬为缙云郡太守,数十人受到牵连,韦氏家族被清洗一空。

王难得则以“离间君臣”的罪名,解除陇右兵马使,副节度使的职务,贬为播川郡太守,并籍没其家。

至于柳勣和杜有邻的杖刑,李林甫则安排到今日行刑,因为明天千秋节,李隆基搞不好就会大赦天下。

李林甫不想让这两个人在他的杖刑下活着走出监牢。

另一边,李琩走到半路,遇到了许久不见的王维。

王维请去南方后,呆到张九龄去世,便重回长安任职,现在是侍御史。

王维即刻上前给李琩行礼,道:“下官得知殿下回长安,早想拜见,可是律法严明,下官不敢轻易登门,还请殿下恕罪。”

李隆基忌讳皇室人员与外臣相交,曾经发布敕命:“宗室、外戚、驸马,非至亲毋得往还;其卜相占候之人,皆不得出入百官之家。”

韦坚和王难得,先前就是犯了这条禁令。

李琩笑道:“摩诘先生客气了,身为臣子,自然要遵守律令,摩诘先生这是要到哪里去?”

王维道:“明日便是千秋节,圣人命下官到郢酒坊去预备酒水,顺便看看冰块是否预备充足,自殿下献上制冰之法,长安的人饮酒都习惯加上冰块,明日千秋节,自然要大饮特饮。”

李琩对长安饮酒文化颇有了解,刘禹锡便曾有诗云:“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不过李琩并没有在意饮酒的事,而是道:“酿酒署,属于光禄寺管辖,父皇没让光禄寺的人去预备,反而让摩诘先生前去,此间真意,摩诘先生可好好领会。”

王维一怔。

王维是侍御史,侍御史听命于御史中丞,官员犯案,一般由侍御史直接呈报皇帝。

可是这次韦坚案和杜有邻案,王维都被排除在外,从头到尾没有参加过案件的一点事。

王维以为,这纯粹是李隆基默许李林甫打压他,派他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他为此闷闷不乐,可现在听李琩这么一说,他似乎有了转机。

王维恭敬道:“请殿下指点。”

李琩笑道:“摩诘先生以为,是千秋节事大,还是案件事大?”

“自然是案件……”王维原本语气很坚定,可突然想到李琩既然问了出来,必然不会这么简单,于是语气变得不那么确定,道:“可能是千秋节?”

李琩道:“分人而定,对摩诘先生来说,千秋节比案件重要,案件不容易改变,可千秋节确是摩诘先生表演的大好时机。”

王维道:“殿下此话何解?”

李琩道:“父皇已经确定将千秋节改为天长节,到时候肯定要有一些典礼。”

王维恍然大悟,行礼道:“下官明白了,多谢殿下指点。”

“摩诘先生不必客气。”李琩微微一笑,“我还有事,我们今日就此别过,明日千秋节再会。”

王维闻言颇有些遗憾,由于李隆基的敕令,他不敢主动去拜访李琩,可是道上撞见,并不违令,因此他想趁此机会多和李琩叙叙旧。

王维不由问道:“案件已有结果,殿下还有何要紧之事?”

李琩叹了口气,道:“这才刚刚开始。”

王维又是一怔,沉吟片刻,道:“殿下宅心仁厚,为了公道,不惜与右相为敌,下官佩服。”

李琩道:“尽力而为罢了。”

“既然如此,下官便不多打扰。”王维给李琩行了一礼,告辞离开。

李琩则回到府邸,叫上杜二娘与张光晟,一起去了大理寺监狱。

来到监狱,李林甫批准给柳勣和杜有邻刑罚的文书刚刚送来。

负责主持行刑的吉温见到李琩,十分惊讶,壮着胆子道:“殿下,案件已经结束,您千金之躯,不适合来这腌臜之地。”

吉温这话,有暗示李琩干涉太过的意思。

李琩道:“杜二娘来看望她阿爷,我闲得无聊,随她一起来看看。”

吉温刚才鼓起勇气暗示李琩不要干涉,目的就是为了用杖刑打死柳勣和杜有邻,要是李琩看着,他不好暗箱操作。

可李琩这话,把他堵了回去。

吉温无奈,只有道:“殿下对杜二娘可真好。”

李琩一笑,道:“父皇宽仁,免去了柳勣和杜有邻死罪,赐他二人杖刑,是今日行刑吧?”

吉温道:“回殿下,正是。”

李琩道:“那真是太好了,既然我撞见了,就正好看看。”

“殿下好兴致。”吉温皮笑肉不笑的回复,跟着问道:“两人刑法同时进行,殿下要看谁?”

李琩转眼看向杜二娘。

杜二娘心里不愿看父亲受罪,可是现在,她只有看着,她父亲才能免于一死,因此她咬牙道:“请殿下看我阿爷吧。”

“好。”李琩点点头。

杖刑同时开始,杜有邻这边,因为有李琩,因此得保一命,至于柳勣,无人理会,便“受不住”杖刑而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