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33章 君王无错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33章 君王无错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见李琩站起身来,问堂上众官道:“本王能说话吗?”

堂上众官七嘴八舌的回应,不过表达的意思,都是肯定能说。

李琩微微一笑,道:“本王有点忘了,吉侍郎刚才为什么要对杜二娘用刑?”

吉温躬身行礼,陪笑道:“回殿下,因为杜二娘不招供。”

“招供什么?”

“招供是否知道杜有邻亡称图谶。”

“柳勣的状纸、供词里有提到杜二娘吗?”

“这……没有。”

“那是有指向杜二娘的证据?”

“也……也没有。”

“那你让她招什么?”

“我,”吉温一怔,顿了顿,道:“可她是杜有邻的女儿。”

李琩伸了个懒腰,才道:“裴敦复和柳勣交好,又和韦坚是亲戚,你便以此说,柳勣在中间勾结串联,杜二娘是杜有邻的女儿,你又以此认为杜二娘和此事有牵扯。按照伱的逻辑,右相和韦坚也是亲戚,你是不是要把右相也抓来问问,并且对右相用刑?”

大唐官员的关系,错综复杂,不管是政敌还是盟友,扯起来很多都是亲戚。

而且韦坚并不是一开始就投效李亨,刚开始的时候,韦坚交好的是李林甫,只是随着权势的扩大,韦坚越来越膨胀,慢慢生出了挤下李林甫的心思,这才和李林甫化友为敌。

吉温听了李琩的话,神色微变,道:“右相一心为国为民,与韦坚除政事之外,完全没有接触,怎会牵连到这种事?”

当一个人开始解释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处于被动地位。

李琩笑了笑,道:“一没有涉及杜二娘的供词,二没有指向杜二娘的证据,这样就用刑,是否合理?”

“不合理。”一直没有说话的京兆府尹韩朝宗接过了李琩的话茬,“如果仅凭臆断便大动刑具,那岂不是想抓谁就抓谁?”

韩朝宗任官,喜欢提拔后进,时人曾有语:“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李白为了得到韩朝宗的举荐,写下了举世闻名的篇章《与韩荆州书》,用以奉承韩朝宗。

总的来说,韩朝宗是个好人,而且他和李适之关系比较好,也拥立李亨。

有了李琩和韩朝宗带头,性子偏软,有两分良心的萧炅也跟着附和。

吉温无奈,只有道:“既然如此,下官只问话便是。对杜有邻的用刑,也免了吧。”

李琩微笑点头,坐了回去。

吉温例行问道:“杜二娘,杜有邻亡称图谶的事你是否知道?”

杜二娘看了一眼李琩,终究没有选择攀咬李亨,摇摇头,道:“不知。”

按照吉温原本的打算,下一步应该问到和东宫有没有关联,但经过李琩的打岔,他再问也问不出什么,于是只能让杜二娘先下堂,招韦坚和王难得上堂。

韦坚和王难得的案子,则简单得多,除了两人秘密会面之外,吉温、杨慎矜等人找不到其他的任何线索,吉温等人只能给了一个意图扶立太子、发动政变的推测。

一场审判就此结束,吉温等人把消息送给李林甫。

李林甫拿着消息文书,久久不语。

对于李林甫来说,这次案件虽然没有把李亨拉下马,可是也剪除了李亨的羽翼,算成功了一半。

因此李林甫并不是为案件本身而沉默,他沉默,是因为他感慨于李隆基的意图。

李隆基要的是一个没有威胁太子,而不是废太子,因此就算李隆基不派李琩横插一脚,也会用其他办法制衡。

他搬倒太子的愿望似乎很难实现。

……

次日,紫宸殿。

李林甫会同李琩、三司官员将案件审理结果呈给李隆基。

李隆基仔细阅览后,道:“韦坚这些年改革漕运,长安东郊广运潭落成典礼上,韦坚还特意为朕安排了乐舞节目,朕记得当时有一百多人齐声唱:‘’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当时朕以为他是感念朕的恩情,但现在看来,他这是投机取巧,讨好朕以图官位。之前如此,现在他密会王难得也是如此。”

李林甫附和道:“圣人英明。”

“王难得作为陇右兵马使,副节度,先丢了石堡城不说,如今却还不满足于其职位,进京之后,四处联络官员,其心可诛。”李隆基接着评论了王难得后,转对李林甫,道:“这两人,由右相和三司商量定罪吧。”

“喏。”李林甫和三司官员同声领命。

李隆基转向李琩,问道:“听说十八郎把杜二娘带回了府里?”

“是。”李琩没有否认,也没有解释,而是道:“父皇圣明烛照,儿臣所作所为,皆瞒不过父皇。”

李隆基满意的点头。

李琩在这次案件上,没有隐瞒,没有逾矩,没有对李亨落井下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公正行事,毫不偏袒的把李亨全部摘了出去,这完全符合了他的期待。

李隆基接道:“杜有邻一案,已经水落石出,他们亡称图谶,企图交构东宫,所幸太子忠孝仁义,不以亲废法。按律法,应该将杜有邻等人处死,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朕念在柳勣、杜有邻等与皇室曾有亲戚关系,特予免死,判杖决,贬往……”

李隆基沉吟片刻,接道:“十八郎于杜二娘有救命之恩,便把他们贬往安西吧,让他们为安西做贡献。”

李隆基话说得像是奖励李琩,但他真实的意图,是为了进一步离间李琩和李亨、李林甫的关系。

这也是李隆基一开始让李琩旁听的意图之一,他要找个人背锅。

李亨虽然解衣避火,与杜二娘和离,但是他心里却对杜二娘恋恋不忘,暗中派李静忠联系杜二娘,想给杜二娘好的生活。

这事,高力士呈报过给李隆基。

因此李隆基不想让李亨得逞,他要让李亨一想起杜二娘,就想起李琩,这样李亨对他的恨,就会转移到李琩身上。

而李林甫,这次想要搬倒李亨,却被李琩扰乱,因此只要杜二娘在安西一天,李林甫就会对李琩恨上一天。

反正无论他李隆基做了什么,别人怎么逢君之恶,他李隆基是不会有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