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21章 喜忧不同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21章 喜忧不同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隆基高兴的将奏书放在龙案上,道:“十八郎有心了,此事过后再议,今日朕要为你办一件喜事。”

说罢,转向阿绮丝,道:“拔汗那的奏章朕都收到了,你特地来京,是否有事有奏?”

“是。”阿绮丝连忙上前行礼,直言道:“臣女为求赐婚而来。”

李隆基微微一笑,看向旁边正在逗李苓的武惠妃,道:“惠妃觉得如何?”

武惠妃打量了一眼阿绮丝,笑道:“性情直爽,模样标志。”

“不错。”李隆基点点头,转向阿绮丝,道:“朕准了,为你和十八郎赐婚。拔汗那国向来忠诚,朕特赐伱家族窦姓,改拔汗那国为宁远国。”

阿绮丝闻言大喜,连忙拜谢。

李隆基道:“你们一路舟车劳顿,先回去休息吧。”

“是。”李琩和阿绮丝领命,带着李苓退了下去。

李隆基看着李琩的背影,露出意味深长的眼神。

李隆基以前是不愿意让李琩出京,但是现在,他是不能让李琩留京。

古往今来,藩王做大后,造反成功的概率很小,但留京政变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

他刚才给李琩这么好的礼遇,既是因为李琩劳苦功高,也是为了安抚住李琩,让李琩安心的呆在偏远的西北,好好的为大唐出力,不要萌生留在长安的想法。

至于和拔汗那国的联姻,李隆基也想过把阿绮丝许配给其他人。

但是拔汗那国位置太重要了,他要是这么做,等于同时伤害李琩和拔汗那国,如此对西域局势不利。

比起西域局势,这点制衡显得微不足道。

而且,李隆基作为一个自信到自负帝王,他自觉有一百种方法制衡李琩,没必要非得用这种弊大于利的方式。

因此,他不仅同意了李琩和阿绮丝的婚事,还改拔汗那国为宁远国,赐阿绮丝家族窦姓。

窦姓,是李隆基生母的姓氏,将这个姓氏赐给阿绮丝家族,其背后的含义可见一般。

李隆基沉思着,一旁的高力士道:“禀圣人,奴婢方才传口谕时,遇到了永王殿下。”

“永王?”李隆基回过神来,“鲜于仲通和杨钊到了吗?”

“到了。”高力士回道。

李隆基道:“南诏上书求和的同时,还告了永王一状,此事你认为是否应当细查?”

高力士沉思片刻,道:“若真有蒙蔽圣听之事,自然要查,不过……”

李隆基道:“不要吞吞吐吐。”

“喏。”高力士连忙回复,“战事已败,此时若再大张旗鼓的查,有损朝廷威严。”

高力士的这话,一般人可不敢说。

因为他这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事都发生了,现在才查,显得朝廷无能。

第二层,是有向南诏示弱的意思。大唐虽然打输了,但是气势不能输,就算错了,也要咬牙挺住。

李隆基明白高力士的意思,道:“你的意思,是暗查?”

“是。”高力士点头,“先暗暗的把事情弄清楚,之后该怎么处置,圣人圣裁。”

“有理,便按你的意思。”李隆基答应下来,吩咐道:“此事交给由你全权办理。”

“喏。”好高力士领命。

……

李林甫府邸。

此时,李林甫的手上拿着一张状纸,状纸是一个叫柳勣的人写的,告的是他的老丈人杜有邻。

杜有邻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柳勣,二女儿嫁给李亨。

杜有邻是个文人,而柳勣生性狂疏,两个人一直互相看不顺眼,经常吵架。

但杜有邻是长辈,加之文人骂街的加成,柳勣随时被喷得狗血淋头。

长此以往,柳勣忍不住了,便写了一封状纸,状告杜有邻“亡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

吉温见李林甫拿着状纸久久不语,忍不住道:“右相,这可是一个天大的机会,您为什么看起来并不高兴?”

李林甫叹道:“若在平时,这确实是一个天大的机会,可现在寿王刚回来,本相担心寿王插手。”

吉温道:“寿王和太子貌合神离,他应该不至于替太子说话吧?”

“不然。”李林甫摇头,“寿王这个人认死理,以前的事暂且不说,他到了北庭就欣起好几个大案,得想个法子让他不要插手。”

“这事很难办。”吉温叹息一句,“圣人现在对寿王宠爱有加,寿王若真要插手,圣人多半会允许。”

“你说什么?”李林甫站起身来,转忧为喜。

吉温道:“下官说圣人……”

“不会。”李林甫打断吉温,“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圣人对寿王越宠爱,寿王便越应该收敛。”

这时,管家走进来,道:“阿郎,杨钊求见。”

“杨钊?他不是跟着李璘吗?”李林甫有些惊讶,顿了顿,道:“先让他去偏厅等候,本相到要看看他说些什么。”

“喏。”管家退了出去。

李林甫在月堂煎了壶茶慢饮,等时间过去半个时辰,才去偏厅见杨国忠。

杨国忠见到李林甫,立马行礼拜见,道:“下官仰慕右相日久,今日终于有机会拜见,实乃生平幸事。”

李林甫打量了杨国忠一番,微笑道:“公务繁忙,不能及时相见,还望勿要见怪。”

“下官岂敢。”杨国忠十分热情,“能见到右相,下官等多久都值得。”

李林甫笑而不语,请杨国忠入座后,才慢悠悠道:“杨参军拜会过寿王殿下了吗?”

“还没有。”杨国忠摇头,顿了顿,道:“不瞒右相,下官先前请寿王殿下为下官谋个差事,寿王殿下没有应许。”

杨国忠见面就把如此**的事说出来,要表达的心思,不言而喻。

李林甫若有所思,道:“寿王殿下一向唯才是举,那时可能是不知道杨参军的才能。”

杨国忠尴尬的笑了笑,转移话题道:“下官从剑南带来一些特产献给右相,还望右相笑纳。”

李林甫看了一眼杨国忠带来的三大口箱子,问道:“当真是剑南特产?”

杨国忠道:“下官怎敢欺瞒右相。”

“特产本相可以尝尝。”李林甫没有拒绝。

不过李林甫没有拒绝,并不是因为他真的以为杨国忠带的是特产,他知道里面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