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20章 逢迎圣心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20章 逢迎圣心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是啊,算着时间,很多事应该发生了。”李琩感叹一句,沉默了会儿,道:“此次到长安,恰逢千秋节,需得为父皇准备一份寿礼。”

八月初五,是李隆基的生辰,开元十七年,百官上表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

杨玉环道:“臣妾能为郎君做的,便是改编乐舞,臣妾新训练了一批乐舞团,郎君带去吧。”

李琩会心笑道:“原来你早就做了准备。”

杨玉环道:“木槿妹妹学会制冰后,又带人酿了一些特别的酒,到时候郎君一起进献给圣人。”

李琩有些讶异,疑惑的对张木槿道:“你会酿酒?”

张木槿道:“用药有时候需要用酒做引,妾身便学了一些。但也不是妾身的功劳,都是阿姐领头做的。”

李琩闻言看向杨玉环。

“臣妾只是调配人手和物资,也没帮什么忙。”杨玉环眉目含笑,“而且这些虽然能讨圣人一时欢心,但终究不是最好的寿礼。”

“那你觉得最好的寿礼是什么?”李琩问道。

杨玉环道:“郎君接管北庭后,把伊犁地区完全管控在大唐手里,西域诸国到时候也会纷纷上书恭贺,并纳贡请求册封,这才是最好的寿礼。”

“伱真是聪明又会说。”李琩感慨道。

杨玉环嫣然一笑,道:“西域诸国送来的上好香料,玉石,奇珍异宝等,臣妾已经命人备好,郎君带回去献给阿娘。”

“我出征在外,你操持着后方的大小事物,从王府之事,到我手底下将领官员的婚丧病喜,你无不做得妥帖得当。如今我要回长安,你又把一切都准备周到,我是越来越离不开你了。”李琩说着,伸手轻抚杨玉环的绝色的脸庞。

杨玉环道:“能为郎君分忧,是臣妾之幸,”

……

两天后,李琩带着大队出发,张光晟随行,阿绮丝和何锦跟从。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长安城下。

从西域而来,有两道门可以入长安,一道开远门,一道是金光门。

李琩走金光门而入,一入长安城,路上的行人便纷纷注目。

其中有认识李琩的人喊道:“是寿王殿下。”

有人说出李琩的名字,行人便围了上来,争先恐后的围观,有胆大者还远远的和李琩打招呼。

李琩见此情形,不由得有些疑惑。

先前他回长安的时候,这些民众对他并不热情。

不过虽然一时间不清楚原因,李琩还是翻身下马,让护卫不要阻拦民众,亲切的和民众打着招呼。

民众见李琩如此平易近人,一人一句大胆的和李琩攀谈起来。

李琩和民众边走边聊,来到西市街道,遇到了同样刚回来的李璘。

比之李琩,李璘那边除了随行的人,周围空空荡荡。

李琩对比之下,大概明白自己为什么受欢迎了。

以前他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大唐赢习惯了,大家都觉得大唐赢是理所应当的,现在有了李璘的衬托,民众突然意识到主帅对战事的影响多么重要。

然后李琩“贤王”、“不败战神”的名头就在长安越来越响。

而且他遗传了武惠妃的基因,长得十分俊朗,多年的战事历练,又添了几分英雄气概,加之平易近人,因此大家对他好感倍增,有些少女见了春心萌动。

李璘见李琩万人簇拥,而自己这边连李亨都不来迎他,心里是又失落,又气愤。

李琩来到李璘跟前,行礼道:“拜见阿兄。”

李璘极不情愿的还了一礼,道:“十八弟好气派啊!”

李琩正欲谦虚回话,高力士迎面走来,到了李琩和李璘跟前,道:“圣人口谕,寿王李琩,县主李苓,拔汗那国阿绮丝觐见。”

高力士读了口谕,微笑着对李琩道:“寿王殿下,你快进宫吧,圣人知道你今天到,早早便开始等候。”

李琩道:“有劳阿翁。”

高力士如今也是位高权重,太子在春宫,呼为二兄,诸王公主皆呼“阿翁”,驸马辈呼为“爷”。

高力士听到李琩的称呼,心中高兴,但嘴上还是道:“圣人抬爱奴婢,奴婢岂敢当此称谓。”

一旁的李璘见高力士和李琩把他晾在一旁,打断道:“父皇没有传召我吗?”

高力士客气道:“回永王殿下,圣人并未有传您的口谕。”

李隆基没有按照规制,让阿绮丝先上书再召见,同时也没有说要见李璘,这让李璘更加的气愤,他忍不住拂袖驾马而去。

李琩望着李璘离开,才吩咐其他人先去他的府邸暂住,他自己则带李苓和阿绮丝随高力士入宫,一路到了花萼楼。

花萼楼里,李隆基和武惠妃坐于堂首。

李琩迎头便拜,眼含热泪,道:“儿拜见父皇、母妃。”

“许久不见,十八郎看起来硬朗了许多。”李隆基亲自扶起李琩,模样慈眉善目。

李琩道:“皆仰父皇庇佑。”

李隆基让李琩入座,然后抱起李苓,问李苓道:“你认得朕吗?”

“认得。”李苓落落大方,奶声奶气的道:“您是翁翁,阿爷说苓儿的名字便是嗡嗡取的。”

“真乖!”李隆基抱着李苓回到龙位,对李琩道:“和朕说说这两年的事。”

“是。”

李琩依言,将安西、北庭和西域诸国的事详略得当的给李隆基大致概括一下。

李隆基听得连连点头,待李琩说完,道:“过几日便是千秋节,你在长安过了千秋节再回去。”

“是。”李琩应声,呈上一份奏书,道:“父皇,儿有事上奏。”

“哦?”李隆基对于李琩见面就上奏书的行为有些惊讶,将李苓放了下来,对李苓道:“苓儿去把奏书拿来。”

李苓听话的从李琩手里拿过奏书,恭恭敬敬的双手呈给李隆基。

李隆基见李苓仪态得体,颇为满意,他默默的拿过奏书看了一眼,然后更满意了。

因为李琩奏书里写的,不是政事,而是请李隆基把千秋节改为天长节。

至于改的原因,李琩论述了好几条,有天长取自《道德经》,有寓意好,有顺应改元天宝等等。

当然,李隆基之所以满意,奏书里的理由充分只是其次,更关键的是,这说明李琩一直记挂着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