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05章 天山行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05章 天山行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安西。

李琩让安思顺料理西域诸国的事宜,主要包括纳贡,联防以及丝绸之路的经营。

然后让高仙芝留守安西继续经营,派封常清提前去北庭接管北庭军务。

他自己则带着人,和杨玉环、张木槿慢悠悠的出发。

李琩选择慢悠悠的走,除了陪同杨玉环游玩,也是想真正实地考察,把安西和北庭从地图上的图像,变为心中的实地。

总的来说,安西和北庭就处在三山夹两盆之间。

三山从北到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盆是指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沙漠广布,盆地周边是绿洲。

安西原有四镇,就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周的绿洲。

塔里木盆地北边是龟兹,东北是焉耆,西边是疏勒,南边是于阗。

东边的沙洲,属于河西管辖。

至于中间,是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有较大沙漠,且为流动性质,是典型的风蚀地貌,著名的魔鬼城便在其中。

北庭管辖范围,大部分围绕准噶尔盆地,其治所庭州,便在准噶尔盆地东南部。

除去安西原有四镇和北庭三大州,西北适合经营的还有伊犁河谷地带。

伊犁河谷被称为塞上江南,在安西以北,北庭以西,大西洋暖流从西边吹来,让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十分适合耕种。

之前伊犁河谷一直被突骑施所把控,李琩拿下碎叶城后,基本就管控了伊犁河谷的大部分地区。

所以李琩现在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把这三个地带串联起来,让他们连成一片。

李琩一行人自龟兹出发,向东到焉耆,然后翻上天山山脉,一路到了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在庭州境内,离乌鲁木齐只有一百余公里,大唐在附近设立了张堡守捉和乌宰守捉。

杨玉环来到瑶池边上,找到一块大石头坐下,然后脱下鞋袜,将一双玉足浸入水里。

李琩跟了过来,挨着杨玉环而坐,问道:“你怎么知道这里有这么一个好地方?”

杨玉环笑道:“《穆天子传》里有记载,乙丑,穆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问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曰:‘’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穆天子和西王母在天池饮酒,西王母问穆天子还来不来玩,穆天子说处理完国事,三年后就来。

李琩听过这个传说,但是他并没有读过《穆天子传》,因此不由问道:“后来穆天子履约了吗?”

“不知道,书里没有记载。”杨玉环摇摇头,两只玉足漫不经心的淌着天池里的水,顿了会儿,道:“穆天子是世民之子,惟天之望,和郎君一样,如果他没有出意外,应该会回来看望西王母。”

杨玉环刚说完,张光晟走了过来,呈给李琩一封书信。

信上的内容,是关于朝廷征兵准备讨伐南诏之事。

李琩看完信件,叹了口气,将书信还给张光晟,道:“大唐局势往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了。”

张光晟扫了一眼书信的内容,疑惑道:“殿下不看好这次朝廷出兵南诏吗?”

“不看好。”李琩语气笃定,“现在并不是进取南诏的时机。大唐现在进取南诏,便是变相加强南诏和吐蕃的联系。对于南诏,最好的策略是安抚,将其拉拢一起对付吐蕃。只有将吐蕃赶出青海湖和黄河九曲之地,重新控制吐谷浑地带,大唐才能考虑取南诏之事。”

“可自右相当政后,无限迎合圣意,大唐四处扩张的步伐早已经停不下来。”张光晟叹息着,“此次从河北、河南、关内强制征兵,闹得民怨四起。如果此次征讨成功,还能压制一时,若是征讨失败,后果难以想象。”

李琩见张光晟思考到这一步了,便问道:“先前我们取石堡城,你觉得成功了吗?”

“石堡城大胜,自然是成功。”张光晟回道。

“不然。”李琩摇摇头,“取石堡城只算成功了一半。若要完全成功,必须拿下青海湖和黄河九曲之地,只有拿下这两个地方,利用其肥沃的土地经营屯田,解决陇右的部分粮草问题,才可以长久镇守。而且我们虽然取下了石堡城,却没有消耗敌军多少有生力量,吐蕃依然强大。”

张光晟听完,有些明白了,道:“殿下之意,是指我们攻下石堡城。只是取得了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于钱粮并无用处。”

“不错。”李琩听张光晟领悟了他的意思,有些高兴,不过随即想起剑南之事,笑容又淡了下去,道:“如今和南诏已是箭在弦上,毫无回旋的余地,只有盼望不要反噬到陇右、河北等地。”

张光晟见李琩如此忧国忧民,心中暗暗赞叹李琩的仁德,给李琩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李琩兀自沉思了会儿,看着面前水天一色的风光,探道:“南诏其实也是一个好地方,南诏都城太和城,那里有风景四绝。”

杨玉环好奇道:“哪四绝?”

李琩道:“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

唐朝还没有这个说法,因此杨玉环听得云里雾里,疑惑道:“郎君去过南诏吗?”

“没有,只是听说过。”李琩摇头。

后世的人们称颂大理的风景,但在大唐,那里是血与火的淬炼场,李宓和数万将士,就是死在大理,直到后世,大理下关还有李宓的祠堂,以及埋葬唐军将士的万人冢。

李琩念及此处,想起了刚才杨玉环对他的称赞。

杨玉环说他和穆天子一样,是世民之子,上天之望,他自觉自己还差得远。

但是他又能怎么办呢?

李琩站起身,举目远眺。

天池东南方向,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主峰左右有山峰相连,三峰并起,突兀插云。

巍巍天山,千丘万壑,如一条银色的巨龙横卧天际。

人在其中,显得渺小如蝼蚁。

杨玉环观李琩神色茫然,转移话题道:“郎君,如此美景,你应该吟诗一首。骆宾王曾有诗写过天山,但写的是军旅之作,郎君能不能吟一首不一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