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197章 难以解释的问题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197章 难以解释的问题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些过来应选的士兵职务太高,比如石守义,他如今是都尉,下管八百余人,却过来应招一个小小的卫队长。其余旅帅来应选的更是繁多。”张光晟说出了问题。

石守义李琩熟悉,第一次李琩去打小勃律的时候,石守义就随军出征,还立了功,李琩信守承诺,带他去了长安。

再后来,每次出征都有他的身影,他靠着军功一路升到了都尉。

这些人来应选,对张光晟是个难题,但对李琩来说,却是一个好事。

安禄山没有养私兵的权利,便换了种方法,靠收义子来巩固势力,李琩如今有这个权利,自然要好好利用。

李琩沉吟片刻,道:“这些人都是军中基石,不能抽调过来,但也不能冷了他们的好意,让他们兼领护卫职务,原职不变。”

让这些人兼领护卫,表面上会占据李琩护卫的名额,但实际上,李琩以后调用他们,就不仅可以用兵部的调令,还可以用掉护卫的名义。

“是。”张光晟领命,道:“末将整理好名册后,再呈殿下阅览。”

“有劳张参军。”李琩点点头,想了想,又道:“你查查河西、安西、北庭这三镇有多少粟特人参与安禄山的祆教活动。记住,要暗访。”

祆教,便是琐罗亚斯德教,也就是之前阿布·穆斯林信仰的宗教。

这个宗教,不仅波斯人信仰,粟特人也信仰。

安禄山利用祆教活动,圈了不少粟特人的钱,攒下很多活动经费。

李琩现在占着丝绸之路的要道,这笔钱他也想搞,所以势必要和安禄山过过招。

“末将明白。”张光晟领命,退了下去。

李琩和杨玉环一路往回走,比之前,李琩话少了很多,基本都在低着头想事。

直到回了府,杨玉环给李琩端来茶水,才问道:“郎君在担忧什么吗?”

“是啊。”李琩点点头,叹了口气,却不知从何说起。

红月给他送他的消息,一条是关于安禄山,一条是关于南诏。

安禄山方面,即使没有杨玉环可以讨好,安禄山还是和历史上一样,依旧茁壮成长。

这倒是好理解,毕竟历史上安禄山讨好杨玉环的目的,是为了讨好李隆基,只要李隆基还在,安禄山的这一招就不会失效。

杨玉环只是一个背锅的媒介。

所谓盛世需要美人点缀,乱世需要美人背罪。

杨玉环足够漂亮,正好处在盛世和乱世交替间,既点缀了大唐盛世,又背了乱世的锅。

李琩想到这儿,不由看了一眼杨玉环。

他暂时改变了杨玉环的人生,可是历史的大势依旧没变,安禄山还是做了两镇节度使,安史之乱还是会来,

而且他阻止不了。

因为安史之乱,不是搞定一个安禄山就可以解决的。

河北道以大唐十分之一的人口,纳了占全国四分之一的税。

河北的氏族,部分自开元十年后,就没让家族子弟来参加科举,因为他们知道来考了也没用。

河北从百姓到氏族,对朝廷已经十分不满,少数人早就起了叛唐之心。

比如现在已经在安禄山身边的高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安禄山只是被河北推出来对抗朝廷的工具人,就算搞死了安禄山,河北也会推出其他人。

南诏方面,因为李璘提前去插了一脚,改变了历史原有的走向。

本来阁罗凤还要在长安呆几年,如今却提前放了回去。

阁罗凤极具才华,野心不小,如今回到南诏,南诏就必有大事发生。

如果李璘在剑南真的吃了南诏的亏,就会进一步加剧大唐局势的恶化。

大唐的局势并没有因为李琩的到来,和李琩的功业变得更好,反而更加的纷繁复杂。

杨玉环见李琩沉思着,没有向她解释,笑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这固然是很好的品质,但郎君已经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不应该过分忧虑。”

李琩闻言一怔,道:“你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

杨玉环道:“郎君见了红月的信才变得忧虑,那么担忧的事想必和信中的内容有关,臣妾虽然不知道信中的消息意味着什么,但想来应该是涉及家国天下。”

李琩笑道:“我并不是不想和你解释,只是这事太过复杂,难以解释。”

“臣妾理解。”杨玉环点头,认真道:“郎君思虑深远,若事事都要和臣妾讲清楚,恐怕得说半辈子。臣妾只是想告诉郎君,伱已经做得很好了,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臣妾都会和郎君同进同退。”

李琩听了这话,心中颇为感动,搂住杨玉环,笑道:“你这么信任我,我把你卖了你都不知道。”

“郎君舍得吗?”杨玉环含笑,“阿绮丝来信说,郎君出征在外,都随时想起臣妾。”

李琩疑惑道:“她给你说这个做什么?”

“姑娘家的心思,臣妾也和郎君解释不清,郎君相信臣妾可以处理好就行。”杨玉环说着,伸手按了按李琩手臂,接着道:“臣妾刚嫁给郎君时,郎君的这里还比较柔软,现在硬了不少。”

李琩笑道:“行军打仗时间久,就练出来了。”

“也是。”杨玉环拿起李琩的手放在自己腰间,“这些年臣妾练舞没有放下,腰也纤细了不少。”

李琩摸了摸杨玉环的腰,道:“你的舞已经够美了,你还那么勤奋。”

杨玉环道:“臣妾之前学的,多是宫廷乐舞类,来安西之后,融合了西域风情,臣妾还想学学剑舞。郎君知道公孙大娘吗?”

“略有耳闻。”李琩道。

杨玉环道:“传闻张旭的书法,就是看了公孙大娘的剑舞得到了启示,臣妾今天本想问一问张旭,但见郎君和他们说政务,便不方便插话。”

李琩知道公孙大娘,是因为杜甫的诗,这个传闻他并不清楚。

李琩道:“公孙大娘在民间演艺,并不好找。不过另一位剑舞大师裴旻好寻,有机会我请他来交流交流。”

“好啊。”

杨玉环微微一笑,正欲说话,张木槿便牵着李苓走了进来。

杨玉环看到李苓,起身将李苓抱在怀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