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196章 阴差阳错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196章 阴差阳错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倒是。”李琩没有否认,“所以我们行事必须得慎之又慎,征服的铁蹄易逝,文明的感召永存。”

杨玉环笑道:“郎君这是起了办学堂的心思吧?”

李琩道:“无论我说什么,你总是可以第一时间就能明白我的意思。”

杨玉环道:“这些年王之涣,孟浩然他们于政事处理用心,诗歌创作也没有落下,许多人既想来安西北庭建功立业,又想感受这边的文采风流。”

很多人慕名而来,既是因为李琩在安西做得有声有色,也是因为朝廷由李林甫当政后,大力排挤人才,那些有识之士,只有要么投靠李林甫同流合污,要么铤而走险,暗去李亨门下,都不想选的,只能往地方跑。

李琩这几年一直打仗,没来得选拔人才,现在能暂时闲下来,正好可以挑选挑选。

李琩沉思了会儿,突然想起,按照历史孟浩然和王之涣寿命应该到头了。

李琩连忙问道:“王之涣和孟浩然身体怎么样?”

“还好。”杨玉环回道。

“我去看看他们。”李琩说着起身,想了想,道:“你要不要一起去?”

若在长安,王妃并不方便见外人,但是安西民族众多,礼仪没有长安那么严,而且李琩这些年常年在外征战,杨玉环在安西一个人担起了王府的一切大小事物,有时候还有人向她请教一些公事,因此也就没有注重见不见外人的事。

“好啊。”

杨玉环已经习惯了露面,加上和李琩聚少离多,更加珍惜和李琩在一起的时间,便没有拒绝。

杨玉环主动挽上李琩,两人一起去了都护府衙。

府衙里,王之涣和孟浩然,与另外一个男子正相谈甚欢,然后李琩和杨玉环突然走了进来。

三人连忙起身给李琩和杨玉环行礼,王之涣接着介绍道:“殿下,这位是张旭张伯高。”

“原来是张伯高啊!”李琩爽朗的笑了笑,请三人落座,道:“我早想一睹张伯高的风采,今日得见,大慰平生。”

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并称盛唐三绝。

张旭听了李琩的夸赞,忙道:“殿下谬赞,下官只是在纸上肆意挥洒,而殿下是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下官仰慕殿下已久,只是之前下官公事繁忙,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归田,才有机会前来拜会殿下。”

张旭归田,不一定是自己辞官,也有可能是被排挤,或者正常的任命。

大唐的官吏,并不是铁饭碗,大多数人都是上上下下,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一直做官。

李琩并没有在此纠结,与张旭寒暄几句,转问王之涣和孟浩然道:“两位参军身体如何?”

王之涣道:“劳殿下挂念,下官身体还算健朗,生了几次病,王妃和张孺人便让殿下的医官为下官诊治,同时还教了下官一些养生的法子。”

王之涣说着,给李琩和杨玉环行了一礼,道:“下官一直想找机会拜谢殿下、王妃、张孺人,但殿下这几年一直在外征战,始终没有机会当面致谢。”

“王参军不必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李琩对王之涣客气了一句,转头看了一眼杨玉环,给杨玉环一个肯定的眼神,表示杨玉环做得很好。

杨玉环明白李琩的意思,回之一笑。

孟浩然道:“下官身体稍微差些,前段时间生了疮,幸得王妃和张孺人遣殿下医官为下官治疗,才能有所好转。”

历史上,王之涣和孟浩然都是仕途不顺,生疾而死。

李琩顺了他们的仕途,又因为他称病的缘故,李隆基专门给他设立了医署,召集了一帮名医在他手下,这帮名医治不好他的假病,却阴差阳错的给了他下面的官员便利。

李琩有些感慨,道:“两位千万要保重身体啊,就算不为了自己,也得为了百姓!”

“是。”两人同声应答,分别坐下。

王之涣接着道:“浩然兄不敢负殿下重托,为了养病,连酒都快戒了。”

李琩一怔,笑道:“戒了酒,可还有诗歌灵感?”

孟浩然笑道:“下官不比李太白,作诗不需配酒。”

“也是,你们于诗歌各有缘法。”李琩微微一笑,与几人说了会话,谈论了一些政事,这才离开。

王之涣三人送别李琩,一直看着李琩走远,张旭道:“没想到寿王殿下如此礼贤下士,竟然特地来关照伱们的身体。”

“寿王是难得的贤王。”王之涣跟着夸赞,“伯高若是想在安西和北庭为官,我可以向殿下进言,这样我们又可团聚。”

张旭想了想,点点头,道:“也好。”

……

李琩和杨玉环出都护府衙后,并肩而行。

“这些年你在安西,帮我做了很多事,辛苦你了。”李琩由衷的道。

杨玉环笑道:“用的都是殿下的人,臣妾不过举手之劳。”

“不然。”李琩摇头,“若不是你在安西主持大局,底下这些人便不会这么团结。”

杨玉环道:“郎君不怪臣妾僭越,臣妾就心满意足了。”

“你做得很好,我应该奖励你。”李琩笑道。

杨玉环嫣然一笑,道:“那要怎么奖励呢?和之前一样吗?”

“这个……”

李琩正欲说话,张光晟急匆匆的迎面走来。

张光晟来到李琩跟前,给李琩行了一礼,递上信件,道:“殿下,红月送来消息。”

李琩拿过信件,看了一眼。

信中说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南诏王皮逻阁病重,上书大唐,请求用其他人换回南诏留在长安的质子阁罗凤,朝廷准了。

第二件,安禄山接替范阳节度使后,大收义子,以祆教进行了一系列宗教活动。

李琩看完这两件事,不由叹了口气。

杨玉环见李琩叹气,疑惑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李琩把信拿给杨玉环,杨玉环看了一眼,并没有察觉出什么不妥。

李琩也没有解释,想了会儿,对张光晟道:“我的卫队士兵挑选好了吗?”

“挑选了一半。”张光晟苦涩一笑,“安西北庭士兵听说殿下要选卫队,都争先恐后的前来应选,末将对他们进行严格筛选,挑选了许多百战之兵。但是……也有一些难题。”

“什么难题?”李琩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