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141章 举荐太子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141章 举荐太子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卿以为呢?”

李隆基又问其他人。

李隆基的意思很明显,李林甫也同意了,别的人自然没有意见,吩咐附和。

象征性的征求了别人的意见,李隆基便道:“扩兵增吏的具体条目,由十八郎会同右相,以及吏部、兵部商议,把结果报朕便可。”

“是。”李琩与众人同声领旨,又道:“父皇,安西原本就管辖四镇,所辖甚广,如今又有碎叶城,是否太过广阔,所辖州县是否需重新划分。”

李琩的话,是在问李隆基要不要削弱他的权力。

安西如今有三万兵马,增兵碎叶城,差不多要加至少六七千人,如果要满编满员,碎叶城需要一万兵。

如此算来,李琩就手握四万兵。

而且由于开元二十五年的时候,均田制和府兵制崩坏的影响已经很深,在李林甫的建议下,朝廷颁布了募兵制,边境驻防的士兵,招收长期驻防的健儿。

募兵制下,又是边境地区,统兵权和调兵权逐渐向节度使集中,这些骄兵悍将基本以节度使的命令马首是瞻。

兵多加集权,李琩不得不以退为进,请求自削弱。

李隆基听了李琩的话,犹豫沉思。

首先,李琩现在的表现可谓忠孝难得,领兵安西,表达的目的也是为了大唐戍边。

其次,以李琩现在的功劳,换了其他人,李隆基可能都愿意把河西给李琩,现在不给河西也就算了,连打下来的碎叶城也要划走,那防范之心未免也太过了。

如此,他不仅会招人诟病,还会打击其他将士立功的热情。

这对于一个想要开疆拓土的君主来说,弊大于利。

最后,退一万步讲,安西离长安遥远,即使李琩有什么其他不轨的心思,想威胁长安,也十分艰难。

李隆基瞬间想清楚这三点,再无疑虑,笑道:“统帅五镇,确实辛苦了一些,但你智勇双全,能力出众,且忠孝仁义,只有你统帅安西,朕才放心。”

李隆基站起身,负手而立,望着远方,接着道:“则天皇后时期,我大唐在安西节节败退,丢了碎叶城不说,连安西其他四镇都时失时复,我大唐的丝路一直不畅通,如今好不容易拿回了碎叶城,若是再失,那朕有何面颜面见列祖列宗。”

这一刻,李隆基像是回到了年轻时候,意气风发。

众臣望着李隆基的风采,有惊讶,有感叹,有惋惜。

他们复杂的情绪,来源于他们都知道,李隆基这模样只会存在于一时。

除了这些极其重要的军国大事,李隆基基本已经不理政事了。

只听李隆基接着道:“十八郎劳苦功高,朕体谅你,朕赏伱布帛二十万匹,为你专设医局,局主官员为医学博士,便由张凌之担任吧,其余随官,与州府置同,你自己安排。”

李隆基不仅不剥夺李琩一点的权力,反而给了李琩极大的恩宠。

这让在旁边听政的李亨等皇子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李琩也有一些意外,连忙谢恩,道:“父皇天恩,儿臣万死难报。”

李隆基微微一笑,目光落到龙案的一摞奏折上。

这些奏折,奏的都是推荐新太子的人选。

李隆基道:“前几日朕让诸位举荐新太子,四成官员举荐忠王,三成举荐庆王,一成举荐荣王,其他两成则各有所荐。”

忠王李亨,庆王李琮,荣王李琬。

按理说,李琮破相之后,基本与太子之位无缘,但是由于李林甫举荐了李琮,所以有三成官员跟了李林甫的票。

李隆基说完,看向王忠嗣,道:“忠嗣啊,你还没上奏折,你举荐谁?”

几天前,王忠嗣才听了李琩的建议,用打奚部和突厥的谋划,勉强逃过董延光的参本。

可谋划还只是靠说的阶段,战绩还没打出来,因此李隆基虽然没有追究王忠嗣,但心里对他还有意见。

王忠嗣明白这一点,也明白李隆基不希望他这个边将举荐李亨。

可是王忠嗣品性刚直,从长幼之序,他觉得太子之位就应该是李亨的。

从德行来说,虽然李亨之前贿赂过他两次,但后来李亨知错就改,以国士待他,这样的人,他觉得品性不会太差。

从私人感情,他小时候和李亨私交很好,李亨待他不错,他应该报李亨的恩义。

有这三点,王忠嗣几乎没有犹豫,回道:“禀圣人,臣举荐忠王殿下。”

李隆基听了这个回答,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寒意,但只是一瞬间,李隆基便换了笑容,道:“哦,此事诸位意见尚不统一,另行再议吧。”

李隆基没有下决定,让众人退朝。

兴庆宫外,王忠嗣追上李琩,给李琩行了一礼,道:“臣今日让殿下失望了。”

李琩闻言一笑,道:“王将军言重了,能直言不讳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这不仅需要良好的品格,更需要极大的勇气。若王将军没有这份勇气,便也不是威震漠北的王将军了。”

“殿下谬赞。”王忠嗣再次给李琩行礼,抬头看到李琩的笑容,不由有些晃神。

在王忠嗣的眼里,李琩不仅聪明睿智,深谋远虑,而且还豁达乐观,能容忍体谅他人。

一个皇子能同时拥有这些品格,在大唐历史上,只出现过一个人,那个人是太宗。

有那么一瞬间,王忠嗣由衷的希望李琩是皇长子,即使不是皇长子,身体康健也很好。

可惜,只是可惜!

王忠嗣在心里默默叹息。

两人停留的瞬间,后面的李林甫和安禄山跟了上来。

王忠嗣见到两人,象征性的给李林甫行了一礼,瞟了一眼安禄山,拜别李琩。

李琩三人一同目送王忠嗣。

只是李琩带着笑,李林甫目光里透露着寒意,安禄山则有些迷茫。

三人沉默了好一会儿,李林甫开口道:“上次殿下回长安,这个路口也是我们三人。”

上一次,李琩和李林甫在这个路口确定了分化,但这一次,他们或许会有些“合作”。

李琩也有些感慨,似笑非笑的道:“光阴荏苒,右相还是右相,我还是安西节度使,倒是安将军,又升了平卢节度使。”

安禄山忙道:“末将能有今日,都是圣人天恩,右相推举,殿下教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