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139章 算计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139章 算计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都是三哥教得好。三哥只是被气昏了而已,不然凭借三哥的才识,早就能看穿。”李璘吹捧了李亨一句,转道:“还望三哥收拾心情,重金笼络李适之他们。”

“嗯。”李亨应了下来。

但李亨虽然应下来,心里却有自己的打算。

自从上次给王忠嗣送礼被拒之后,李亨已经明白笼络人心要因人而异,爱钱才送钱,爱美女的送美女,希望被以国士待之就要以国士待之。

不过因人而异,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相当的难,因为要做到因人而异的前提,是要了解每个人的特性,这需要大量的信息,精准的判断,如果把握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

就拿李适之来说,他是个老好人,本本分分,这样的人,过度的笼络反而会让他不适。

因此,李亨觉得自己对于李适之最好的策略,是让自己有“人主之风”,这样李适之就会基于长幼有序,不失才德的法理,支持他。

李璘以为李亨采取了他的策略,心中对自己又多加了几分肯定,道:“三哥,做东宫之主于你是迟早的事,只是你身在长安,少一个在外为你擎天保驾之臣。”

“哦?”李亨闻言看向李璘,道:“那依十六弟之言,我该如何做?”

李璘道:“寿王既然能外放,我也会想办法请求外放,届时希望三哥保举我,我一旦能出长安建功立业,必然会竭力全力,为三哥擎天保驾。”

李亨一怔。

李琩能外放,综合因素比较多,李璘不一定能效仿,就算李璘真的可以效仿,到时候李璘手握兵权,不仅不一定就会效忠他,而且极有可能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

李亨瞬间就想到了这两点,但是他没有说破,只是微微一笑,来到李璘跟前,拉着李璘的手,道:“十六弟既然有如此愿景,三哥必然会对伱鼎力支持。”

李璘听李亨同意,高兴道:“多谢三哥。”

兄弟两人叙了情义,一同用过饭,李璘这才离开。

李亨送走了李璘之后,便来到张氏的房间。

李亨来找张氏,是因为他才纳张氏不久,而且现在张氏对他的助力极大。

两人先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后,李亨道:“如今东宫之位虚悬,父皇命朝中大臣举荐新太子,不知张公心里属谁?”

李亨所说的张公,便是张去逸。

张去逸的母亲和李隆基的母亲是胞姐妹,因此张去逸算是李隆基的表弟,他们南阳西鄂张氏一族,在李隆基那里的话语权不小。

张氏听了李亨的话,笑道:“除了殿下,阿爷还能心属谁。臣妾已经和阿爷说过,让阿爷联合朝臣,举荐殿下。”

“那真是好极了。”李亨爱抚的摸了摸张氏的脸,道:“我若做了太子,必定封你做良娣。”

“多谢殿下。”张氏笑靥如花,漂亮的脸蛋上露出两个可爱的酒窝,眨着大眼睛,道:“殿下近日只宠臣妾一人,冷落了韦妃,还请殿下雨露均沾,多和韦妃亲近。”

张氏聪明非常,她已经清楚李亨和江采萍的事,也知道是李亨把江采萍送进宫后,李隆基才让李亨纳她为妾。

在她心里,她已经认定,她只不过是李隆基抢了江采萍后,送给李亨的补偿。

她的这段婚姻,不仅是政治联姻,还充满着替代意味。

所以从一开始,她就不对这段婚姻抱有美好期待,但是她也知道她改变不了什么,她觉得她能做的,就是不断为这段政治婚姻加上筹码。

因此良娣并不是她的最终目的。

不过,她也深知现在不是纠结良娣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她必须先得联合一切能联合的力量,竭尽全力把李亨推上太子之位。

所以,她让李亨去宠幸韦妃,不是她大度,而是韦妃出自京兆韦氏,如果李亨能通过韦妃笼络京兆韦氏,也是一大助力。

李亨哪里知道这个眼神清澈的女孩里心里有这么多算计,还一心以为张氏和江采萍一样,都是被他的魅力所折服,甘愿为他着想。

李亨对张氏更加的怜爱了,说道:“只可惜你在后嫁给我,不然……”

李亨省略的后半句,是说不然你应该是太子妃。

张氏听明白了李亨的意思,若是换了别的姑娘,多半会让李亨把后半句说完,但是张氏不一样。

张氏觉得这种话都是哄小孩子玩的,她要的东西,不需要靠这种虚无缥缈的话,她要靠自己获得。

只听张氏道:“殿下千万不要这样说,若是让别人听了去,还以为臣妾有以下犯上之心,只要殿下真的怜惜我,臣妾就知足了。”

“我怎么会舍得不怜惜你呢?”李亨会心笑了笑。

两人再一次进行深入交流。

……

……

……

李琩在府里休息了两天,然后便“不顾病体”,去给元氏守孝,在守孝过程中,李琩遇到了许久不见的王忠嗣。

王忠嗣此次入京,倒不是专门来祭元氏,而是董延光状告了他,李隆基召他进京述职,解释这件事。

来祭元氏,只是顺路。

王忠嗣见到许久未见的李琩,倍感亲切,上来给李琩行礼。

李琩还了一礼,见王忠嗣满面愁容,笑道:“我还记得上次我与王将军河西离别时,王将军也是这般模样,这么久过去了,王将军还没解开心结吗?”

“殿下见笑了。”王忠嗣摇头苦笑,想起上次就是李琩给他出了主意,便又起了问计之心,道:“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

“当然。”李琩没有拒绝。

两人来到里间,王忠嗣直言道:“不瞒殿下,臣此次回长安,是因为董延光参了臣一本。”

“哦?”李琩疑惑,“他参你做什么?”

王忠嗣道:“他参臣没有全力配合他攻打石堡城,把攻石堡城不利的罪责全推到臣的身上。”

李琩道:“那将军派兵支援他了吗?”

“派了。”王忠嗣叹了口气,“臣虽然一直不愿意打石堡城,可圣人有召令,臣还是不得不遵从。只是殿下应该也知道,朔方河东要面对突厥、奚族,回纥的压力,怎能倾全部兵力去河西。”

李琩听明白了,王忠嗣这是支持了,但是力度不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