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252章 六祖归位

落难情缘 第252章 六祖归位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和尚听了惠能一番醒世开示,如醍醐灌顶,不顾老迈之躯,倒头便拜。

六祖急忙拉住他:“老法师,你这是何苦呢?明镜不擦不亮,真理不辩不明。佛学是最平等的学问,愿我们今后多多探讨。”

印宗大师站立起来,走到六祖座前,合十道:“我印宗讲经,就是搬弄砖头瓦块,大师说法字字珠玑,比黄金还珍贵。我等前生有缘,得以聆听一代祖师的教诲!恳请大师长住本寺,指导众僧学法修行。”

六祖诚惶诚恐地说:“你是岭南第一法师,法性寺更是南国第一名刹,六祖何德何能,怎敢雀占凤巢!”

“六祖大师,你想在南方顺利弘法,没有障碍,一帆风顺,必须得有坚实的基础。而法性寺能为你做个奠基石,是我们的荣幸。”说着,印宗大师和众僧长跪不起。

六祖也跪在印宗面前磕头说:“佛门敬重僧宝。僧宝是佛道延绵不断的象征,弟子现在还是在家俗人,让大师礼拜,真是罪过!请大家快快起来,不要折煞弟子。”

印宗哪里肯起,跪在地上说:“僧宝虽是佛门所重,却也只是一种形式,身出家重要,心出家更重要。内心念念不忘苦难众生,身体则不辞劳苦地度化他们,如此身心勤奋,才是真正出家,印宗比起大师,自愧不如。”说完,印宗又拜了下去。六祖也只好跟着下拜。

看他俩互称弟子,相互叩拜,来添茶水的婴行扑哧笑了:“地上是不是有很多的米啊?看你们两个,活像是抢米吃的小老公鸡!”

六祖、印宗相视一笑,互相搀扶而起,双双携手走到椅子旁坐下。

六祖接过婴行续过的茶,抿了一口,诚恳地说:“十五年前,弟子虽蒙五祖大师垂爱,将衣钵托付给我,却未来得及祝发为僧。现在,我自认为机缘已到,不知弟子有没有这份荣幸,请印宗大师为我剃度?”

印宗大师哈哈一笑:“能为六祖祝发,是贫僧的荣幸。但是,我印宗何德何能,敢做六祖的剃度师父?”

六祖说:“只有身出家、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弟子追随大师出家,是为了弘扬佛法,请大师成全。”

印宗大师想了想,说:“这样吧,我作为你祝发仪式上的剃度师,是一个无法省略的形式。但我有一个小小的条件,请六祖答应。”

六祖道:“请讲。”

印宗把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您虽然执意要依律拜师,但是,您是一代宗师,德学都在贫僧之上。因此,剃度时,我是您师;您出家之后,即是我师。您得容我以弟子之礼服侍大师。”

“这……”六祖支吾着。

婴行说:“你们这些佛门高僧大德,干脆去跟孔夫子学习《礼经》吧!哪儿来的这许多客套?看得我都倒牙啦!”

印宗斥道:“婴行,你别太放肆,让六祖笑话。”

六祖一笑道:“婴行呀,你的名字起得真好,你真不愧为婴行。”

婴行眨着眼,“你也知道我名字的典故?”

六祖点点头:“佛陀在《涅槃经》中说,菩萨所修行的行法,其就有天真无邪、正直磊落的婴儿行。愿你永保这份率直纯真。”

婴行很少受人赞扬,高兴得忘乎所以,说道:“你是我第一个发现的,因此,你必须让我做大弟子。”

印宗大师和他开玩笑:“你若是大弟子,我呢?”

婴行端上茶壶就跑了。

六祖转向印宗:“印宗大师,剃度的事……”

“好啦,就这样决定吧,六祖大师剃度的吉日,就定在正月十五上元节吧。”

……

“当、当、当……”洪亮的钟声响起,法性寺全体僧众从各个角落向菩提树下的戒坛集合。信众们从四面八方赶往法性寺,争相目睹一代祖师的剃度仪式。

寺院里张灯结彩,装饰一新。道路两旁悬挂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彩旗。

一百七十年前,智药大师手植的菩提树,更是显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树下的石碑碑文已重新描过,智药大师一百七十年前的预言文字,像黄金所铸,熠熠生辉。

东土耶,西土耶,菩提圣树灵根不二;风动焉,幡动焉,禅宗法要一脉相传。夕阳照来,雄伟的大殿庄严肃穆。阵阵清雅的梵唱在花木丛中萦绕,在天地之间回旋。

大殿里百盏油灯齐燃,檀香氤氲里,佛坛上金光灿灿的佛祖释迦牟尼神态怡然地微笑着,圣洁而又亲切。佛像前跪着虔诚的六祖。

印宗大师拿着一把剃刀,一刀一刀剃下六祖的头发。

灯光下,长发纷纷落下。

六祖热泪盈眶,泪眼模糊中,母亲的慈容、父亲的痛苦、五祖大师的背影……一幕幕在他眼前掠过……

剃度完毕,在众人礼请下,六祖坐上了镶金的宝座。他身披历代祖师传下来的袈裟,浑身散发着奇妙的光辉。

印宗大师激动地说:“二百五十年前,求那跋摩大师的预言,一百七十年前智药大师的祈盼,今天终于实现了。这是南国佛界千百年来未有的盛事,是天下众生的洪福!南无六祖大师!”

众僧俗随印宗大师一起跪拜:“南无六祖大师,南无六祖大师!”

六祖剃度出家之后的第23天,即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二月初八,由印宗大师出面,邀请了诸方硕德,为六祖授具足戒。

不知是巧合,还是机缘不可思议,那个时期,恰有一批中外著名的律师齐集广州。

于是,礼请西京(长安)总持寺智光律师为授戒师,苏州灵光寺慧静律师为羯磨师,荆州天皇寺通应律师为教授师,中天竺(中印度)耆多罗律师说戒,西天竺(西印度)密多罗三藏为证戒。

如此,六祖正式成了一位僧人。

一颗漂泊流浪的心灵终于有了归宿,十五年隐迹潜踪的生涯总算结束了,六祖,终于归于其位!

六祖在南国现身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四方禅僧闻风而动,望影而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