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253章 重回宝林寺

落难情缘 第253章 重回宝林寺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祖惠能心系曹溪,择日动身。

恭在村前的人高声呼喊:“来啦,六祖惠能来啦!”

曹叔良犹豫着说:“不会吧?六祖是南国佛教的掌门人,不坐八抬大轿,也得乘二人小轿吧?怎么会像行脚和尚似的步行呢!再说,六祖的随侍少说也有几百人。而这才七八个人……”

六祖他们越走越近。刘志略终于认了出来,他大叫一声:“六祖大师!”

刘志略跑到六祖跟前,刚要去拉他的手,忽然觉得不合适,连忙跪地叩起头来。

曹叔良、无尽藏尼师也领着信众们急忙跪下,锣鼓声震天响起,一串串鞭炮劈劈啪啪炸响……

六祖快步走来,一一搀扶起刘志略、曹叔良,向无尽藏师徒问讯回礼。

刘志略声音有些哽咽:“六祖……六祖大师,整整十六年没见了!”

“是啊!十六年来,我多少次梦回曹溪,今日终于真的回来了!”六祖也十分动情,毫不掩饰自己的泪光。

曹叔良一挥手,寺门上挂起了八个大灯笼,他指着灯笼对六祖说:“大师,您看!”

灯笼上写着“南无六祖大师”八个大字。灯下,四只南狮喜气洋洋地蹲着。突然,“哐”的一声锣响,狮子们跳起了欢快喜庆的舞蹈,锣鼓声一阵紧似一阵,狮子舞得一阵比一阵起劲,众人忍不住拍手叫好,欢声雷动……

六祖入住宝林寺的第二天,便举行了盛大的讲经开示仪式。伴着悦耳的佛乐梵音,六祖坐在法坛上,鸣尺云——

善知识,希望你们皈依自己本性的佛、法、僧。其中,佛是觉悟,法是正确的佛法,僧是清净。用自己的心去皈依觉,便不生邪恶……这样众生就成了尊贵的觉者。

佛性像天色常清,日月常明;因有浮云的一时遮挡,才变得阴沉昏暗。忽然一阵轻风吹散了浮云,就会立刻明朗起来。世人的心性常常变化就像天上的云。

有智慧的人们,智如太阳,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一样永远明亮。如果执著于外界事物,就会被自己的妄念浮云所覆盖,使自己的佛性不能明澈清晰。如果遇到有修行的高僧大德,听到真正的佛法,自己铲除迷妄,就会内外清澈,明心见性……

六祖在宝林寺每日讲经,转眼已到春深时节。

一日,宝林寺方丈的廊沿下,支了一张小茶几,古雅的茶杯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六祖和曹叔良品茗论道,其乐融融。

曹叔良问:“大师,你昨天讲了菩提与顿悟。菩提智慧,除了出世修行以外,在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用处吗?”

六祖说:“事实上,佛法无处不在,禅要无时不有。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有关联,就存在于行、住、坐、卧当中,在砍柴挑水、种地做工当中。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真知灼见,那些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佛法呀!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劳动,就是修行;领会到了生活的真理,感悟到了真、善、美,那就是觉悟。”

曹叔良说:“前些时日,我到韶州城办事,遇到了一个书生,他说我们佛教修行,修来修去修到了空,太悲观消极了。”

“空有什么不好?简单说吧,假如路上的车辆之间不保持一定的空档,假如房间里全是实的,假如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干活……那么,结果会如何?”

曹叔良听后,赞许地笑了。

六祖继续说:“空的洼地才能汇成浩瀚的湖泊,空的唢呐才能发出美妙的音响,空的宇宙才能容纳太阳、月亮、星星,空的心灵才能闪烁智慧的火花……我们佛教所说的般若,就是空慧,也就是体悟空的智慧。若能修得心灵空荡荡、磊落落,连生命都不执著,无私地奉献给众生,才真正是积极救世的大无畏精神!有些世间的学者,只在理论上讲什么公而忘私,却不能从本质上看透自我,又如何能够做到完全忘我呢?”

这时,婴行蹦蹦跳跳走来,嘴中念着: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六祖招招手,将婴行叫到跟前问:“这偈子是你想出来的吗?”

婴行不客气地抢白六祖说:“偈子中说‘卧轮有伎俩’,自然是卧轮想的啦。若是我写的,不就成‘婴行有伎俩’了吗?你还六祖哩,简直笨蛋一个!”

法空狠狠瞪了他一眼,六祖却笑道:“好,我是笨蛋。可是,这偈子也没见到自性。我来和他一首笨偈子。”

六祖想都没想,随口吟道:

六祖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婴行大叫道:“果然笨蛋做笨偈子!我拜你为师,算是上当了!”

六祖一点儿也不恼,笑眯眯看着婴行说:“那么,你给我当一回师父,看我笨在哪儿?”

婴行一副老师父的样子,说道:“般若是空的智慧,应该是不思善,不思恶,心中空空,一片空空荡荡,一片虚虚无无,什么也没有。而你却说‘不断百思想’,而且还‘对境心数起’,这能是般若吗?”

六祖故意逗婴行:“那就请你说说,什么是真正的般若‘空’?”

婴行开始贩卖他日常东一句西一句所听来的一知半解的“空”论:“般若空就是心空,佛空,众生空,三重皆空;现象空,本质空,自性真空。因为一切皆空,所以无烦恼可断,无菩提可证,无迷无悟,无凡无圣,无施亦无受……”

六祖静静听着。

正当婴行的“空”论如高山瀑布,源源下泻之时,六祖拿起拂尘,在他额头敲了一下。

婴行自然十分恼怒:“你这老和尚,辩不过人家,就动手打人,这是什么道理?!”

六祖一笑,徐徐说道:“既然一切皆空,请问,婴行,你的怒气从何而来?因何而发?既然无施无受,那就是我没打你,你也没挨打,你叫唤什么?”

婴行一下愣在了当场。

六祖哈哈一笑:“你呀你,小婴行,般若所证的‘空’,并不是什么都虚无的‘顽空’!再说,一个人,只要活着,不可能心里什么都不想!因此,不思善,不思恶,也并不是断掉思想,弄得善恶不分,是非不明,而是在分辨善恶当中,不起任何贪爱、执着。”

婴行拍拍脑门:“噢,对了,你讲过,要以平等无有差别之心,空荡荡、磊落落地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对吧?”

六祖点点头:“对,很对。菩提不在遥不可及的天国,而在我们生活的世间,是最平常的东西。”

一轮明月挂在天边,曹溪在月光下叮叮咚咚,载着粼粼月光,丝带一样缠绕在寺前。

宝林寺大殿灯火通明,干了一天活的众僧在聚精会神地聆听师父的开示。

六祖轻咳一声,说:“诸位,贫僧所传的法门,是直截了当、直指佛性、没有决断、没有迂回的法门!在这个顿教的法门中,只要以平等无有差别的般若空慧,即可当下见到本具的佛性,立地成佛!”

说到此,身披袈裟的六祖,在灯光辉映下,周身闪闪发光,宛若一尊庄严神圣的雕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