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245章 为民除害(下)

落难情缘 第245章 为民除害(下)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说这一年,瑶池的蟠桃又熟了,西王母又邀请各方神仙到瑶池参加蟠桃盛会,天堂坪的幌岗仙姑、百(白)花仙姐也被邀请。她们应观音菩萨之约,结伴取道观音阁“天堂大道”前往瑶池赴会。

有一天,两个农妇打扮的外地人到观音阁进香,可是一天、两天的时间过去了,却不见那两位外地人出来,人们觉得奇怪,就到阁里寻找,找来找去却不见踪迹。

像这样的事情据说已不止发生一次了。

消息一传开,人们就说:“观音阁,得上唔得落。”这就增加了观音阁的神秘色彩,不过也有人猜测这是仙人的行踪。

蟠桃盛会结束以后,玉皇大帝特别留下幌岗仙、百花仙以及北帝华光问话。

玉帝:“朕闻天堂坪区域毛贼特别多,有没有这回事?”

百花仙:“臣回禀陛下,是有这回事。”

玉帝:“作为一方神仙,为什么不管管,还有爱凡民之心吗?”

幌岗仙:“臣启陛下,那里毛贼是多了一点,却是有其原因的。”

玉帝:“你且把原因给朕说说。”

幌岗山:“陛下容臣禀奏。天堂坪区的黎民,绝大多数都是善良勤劳的,但他们的生活却过得很苦。平常年景,一日两餐也只能以稀粥度日,因此,那里被人称为‘吃粥区’,这就是对天堂坪的讽刺和侮辱。真正做贼的,只是一些心怀不轨的坏人,大多数都是因为生活所迫的。”

玉帝:“为什么呢?”

百花仙:“臣启陛下,天堂地区的土地,都被一些官僚贵族,地主恶霸所占有,黎民只好向他租赁田地耕种;而田租很贵,官府又重重抽剥,一年到头,除了交租,收获的粮食已所剩无几了,农民只好以野菜、稀粥度日,如果遇到灾年,就更凄惨了,卖儿卖女,家破人亡,逃荒乞讨,饿殍遍野,更是常见的事。天堂坪区旱患又特别多,半月不下雨,就成小旱,影响作物生长,要歉收了;一个月不下雨,就成中旱,很多作物栽种就误农时,歉收更大了;如果三个月不下雨,就要出现前面所说的凄惨景象。在这种情况下,黎民生计别无出路,就是本来善良的人,为了生存,也不顾犯罪而跟着一些坏人去抢劫了。据我们所知,天堂坪区每十年至少要遇上两次这样的灾年,毛贼怎么能不多呢?”

玉帝:“那里为什么这么多灾年呢?”

幌岗仙:“臣奏陛下,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天堂坪地势高亢,那里活像一条山脊,水向两边倾泻,无法蓄水,因以土地干涸,天若不下雨,就成旱患。二是那里的下雨量却又特别偏少……”

玉帝:“你且把原因给朕说说。”

幌岗山:“陛下容臣禀奏。天堂坪区的黎民,绝大多数都是善良勤劳的,但他们的生活却过得很苦。平常年景,一日两餐也只能以稀粥度日,因此,那里被人称为‘吃粥区’,这就是对天堂坪的讽刺和侮辱。真正做贼的,只是一些心怀不轨的坏人,大多数都是因为生活所迫的。”

玉帝:“为什么呢?”

百花仙:“臣启陛下,天堂地区的土地,都被一些官僚贵族,地主恶霸所占有,黎民只好向他租赁田地耕种;而田租很贵,官府又重重抽剥,一年到头,除了交租,收获的粮食已所剩无几了,农民只好以野菜、稀粥度日,如果遇到灾年,就更凄惨了,卖儿卖女,家破人亡,逃荒乞讨,饿殍遍野,更是常见的事。天堂坪区旱患又特别多,半月不下雨,就成小旱,影响作物生长,要歉收了;一个月不下雨,就成中旱,很多作物栽种就误农时,歉收更大了;如果三个月不下雨,就要出现前面所说的凄惨景象。在这种情况下,黎民生计别无出路,就是本来善良的人,为了生存,也不顾犯罪而跟着一些坏人去抢劫了。据我们所知,天堂坪区每十年至少要遇上两次这样的灾年,毛贼怎么能不多呢?”

玉帝:“那里为什么这么多灾年呢?”

幌岗仙:“臣奏陛下,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天堂坪地势高亢,那里活像一条山脊,水向两边倾泻,无法蓄水,因以土地干涸,天若不下雨,就成旱患。二是那里的下雨量却又特别偏少……”

玉帝:“那里的下雨量为什么会偏少?”

幌岗仙:“那就要问南海龙王了。”

玉帝:“敖光!”

敖光:“臣在。”

玉帝:“对待子民应该一视同仁,你是怎么搞的?”

敖光:“臣启陛下,过去就是因为那里多人当毛贼,要惩罚他们,下雨量就偏少。我看这是他们咎由自取。”

幌岗仙:“这就不对了。具体事情要作具体分析。若是被迫去干的,就可以从轻处罚,甚至原谅他们。百花仙刚才已说过,天堂坪人绝大部分都是好人,有的人犯罪是为了活命而被迫的。再说,天堂坪区,绝大多数人宁愿挨饿也不去做贼啊!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办事不能因一小撮坏人而让百姓一起受罪呀!”

一席话说得南海龙王敖光无言以对。

玉帝:“北帝华光。”

北帝:“臣在。”

玉帝:“华光,你虽然不是长住那里,但也领纳那方香火,总是知道一些的,你以为怎样?”

北帝:“臣以为幌岗仙姑,百花仙姐说的都对,情况确实是这样的。”

玉帝:“太白金星。”

太白:“臣在。”

玉帝:“你给我传旨,天堂观音阁宝库开放三天,让天堂坪寨的人得到一点好处,改善生活。”

玉帝:“百花仙,你回去要将种花秘笈公开,教会子民种花技术。至于敖光,你以后要按实际情况办事,不能一棍子打死。”

观音阁“财富宝库”开放三天的消息传开,天堂坪寨里的人沸腾了。

这时,官僚、贵族、土豪、劣绅等立刻行动起来,谋求大捞一把。

他们组织人力,互相勾结串通,集会协商,按势力大小分成几个等级,再按等级分配库内金银财宝,把库内缸缸盆盆的财宝号上标记,写明各属谁的。又派人把守洞门,不让百姓内进。

因此,一般老百姓也只是空喜欢,望宝兴叹,待恶人把洞内的财宝搬清,守门的人撤走了,他们才敢进洞。

当他们进得洞里,只见宝库已空空如也。

他们这时想:既无金银财宝,捡些洞内的碎石,土块之类的东西回家留作纪念,也不枉来一遭。

话说回来,那些恶人把财宝搬回家以后,有的把它放到铁柜里,有的还放到密窖里,可是隔了两天一查看,财宝却不翼而飞,他们不甘心,要再进库里掠取可是洞门早已关闭了。

至于普通老百姓在库里拿走的碎石、土块等东西,回到家中却变成了各种作物种籽,有菜类、瓜类、豆类、麦类、玉米等,还有红烟、果蔗、花卉、果树等种籽。

老百姓欢喜极了,因为这些种籽耐旱,有的还可以在冬天种植,遇到旱天,水稻插不下去时,就可以改种这些作物,冬天农田空闲,又能进行冬种,使农田一年由两造收成变成三造;果树、花卉等还可以种在屋前、屋后及山坡上,有的作物很适合当地的土质种植,后来成了天堂坪寨的特产,如红烟、果蔗、萝卜、大蒜、菜椒、土瓜等都是产量多,质地好又美味的作物,深得外地人称赞,畅销到远方。

有了花卉的种植,又使天堂坪寨人多学会了一门谋生的本领,以后,海内外的花匠,处处都是天堂坪人。

龙寨主讲完天堂坪这个故事后,感慨地说:“天堂坪寨子里的民众,有了这些农作物种植,百姓的生活从此得到了改善。大家体会到,对待上天的赋予,不应该不劳而获,而要通过勤劳的双手去再把它变成财富。”

梁耀财听完龙寨主讲的《天堂坪传说》后,竖起了大拇指,啧啧称赞,“龙寨主学识渊博,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我这个所谓的‘金牌讲古佬’,自叹不如也!”

龙寨主在讲述《天堂坪传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平和谦虚和通过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的态度,让惠能更愿意与他接触,通过他了解更多的民情社意,以期能帮助更多众生得离苦,过上美好的生活。

惠能抬头看了看天空,说,“龙寨主、耀财叔,天色不早了,我们走吧。“

“好,拐过前面那道弯就到了。”龙寨主边说边在前面引路。

行了约莫半里路,便到了那道拐弯处。展现在惠能眼前的是一马平川,平展展的平原,一条条的村庄,如星罗棋布点缀其间……

惠能禁不住赞叹:“那像身在深山老林之中?果真是一处平原山城,人间天堂!”

步入天堂坪寨,龙寨主神色凝滞地指着近处那座青砖瓦屋,说,“这是我家……”

龙寨主还未及说出“寒舍”两字,便听到一阵悲切之声从屋内传了出来……惠能和梁耀财急忙随龙寨主跨进大屋门前的院子里。

龙寨主进入大厅,见到他的外父、外母和舅子、小姨等亲戚和寨子里上了年纪的父老乡亲在厅里,一个个泪流满面,前来见他的宝贝儿子最后一面。

梁耀财见状,举着手大声说:“各位大伯大婶、亲戚朋友!请静一静,听我说,大家不用悲伤难过了,今天,龙寨主请来了降妖蛇的大能人,你们寨的童男童女有救了!”

众人一听,马上静了下来,一个个都把眼光投向了梁耀财身上。

梁耀财看着身边的惠能,朗声道:“各位亲戚朋友们!你们的寨主请来的降龙伏虎之人就在眼前,他是我大哥耀成家的一个远房亲戚……”

众人听梁耀财如此一说,不由得把眼光转投在惠能身上。

惠能拱手向大家作了个揖,对着龙寨主的媳妇,安慰道:“大婶,请不要哭,我叫阿能,明天去降服那条妖蛇,你的儿子就不用投潭了,这一带的人都能过上太平的日子。”

龙寨主一家和在场的人,从惠能坚定、自信、满有把握的目光里看到了希望,异口同声说:“感谢阿能大恩人!”

惠能安慰好哭得像个泪人的龙寨主媳妇后,叫龙寨主引他前去安慰童女家的亲人。

龙寨主领着惠能和梁耀财,来到他那个童女的家。

这个童女叫田金凤,排行第五,上有二个哥哥、二个姐姐,今年刚满四岁,阿爹叫田贵,娘亲王氏。当田贵一家人听了龙寨主和惠能的安慰,明天金凤可以保存下来了,田贵一家马上止住了生离死别之痛,停止了哭声。

虽然,他家娃子多,但小女儿毕竟是父母亲的心头肉,见到龙寨主和惠能的到来,如同见到了救星,非常感激地跪谢了恩人。

……

次日早晨,乌云密布,将要下雨,当地群众簇拥着惠能来到水潭边,龙寨主举起一坛事先为他们准备的酒,一饮而尽。

惠能神态自若地对着龙寨主作揖道:“龙寨主,鄙人这次和作恶多端的妖蛇搏斗,不知成功如否,若是降妖蛇成功,就算我为你们做了一件好事,不要你们任何报酬;若是降妖蛇不服,或我葬身蛇腹了,我也心甘情愿。若如此,你就发动群众,填平这个深潭,让妖蛇失去借以作恶的巢穴,并在上面建一庙宇作纪念就行了。”

惠能正说着,忽然一条两眼炯炯,射出两道耀目的光束,身大如缸的巨蟒伸出了蛇头,张开血盆大口,喷出数十尺高的水柱,来势汹汹,使围观的人个个胆颤心惊。

说时迟,那时快,惠能不让妖蛇吸气发威,随手拾起一块拳头般大小的石头,“着”的一声,向着妖蛇咽喉部位猛砸过去。

妖蛇被砸中头部,腾空一扑,猛一缩,潜入潭中去了。

惠能纵身一跃,跳入潭中紧追了进去……

无底潭里随即响声如雷,搅动得翻江倒海,水花四溅,平时碧绿如翠的潭水,顿时变得又混又浊,惠能因有禅宗衣钵护体,妖蛇不能近身,徒作挣扑。

而惠能不忍杀生,试图赤手空拳制服妖蛇。

这妖蛇也非等闲之辈,岂能俯首就擒?

惠能与妖蛇从上午斗到傍晚,仍然不分胜负,暂时退了出来,另谋斩妖的办法。

这天晚上,妖蛇因碰上了对手,经过一天的搏斗,也觉得筋疲力尽,不敢贸然出潭作恶。

当晚,惠能同龙寨主、梁耀财和寨子里的龙忠彪、李一虎等几个见多识广、胆识过人的人聚在寨子里的议事厅,一起研究除妖办法。

惠能把今天潜入深潭和妖蛇搏斗的过程向在座各位讲述了一遍后,炯炯有神的目光在议事厅里扫视着,以征询的口吻,道:“龙寨主、耀财叔、阿彪、阿虎,你们可有降服妖蛇的计策?”

在座的人,见惠能问计于他们,一个面面相觑。

许久,只听到龙寨主“唉”地叹息了一声,然后,无奈地说,“阿能小兄弟,你的好心,我们全寨子里的人都心领了,如果连你都无办法了,你就让我忍痛割爱,把我的宝贝儿子投入深潭去吧。”

惠能摆了摆手,语气坚定地说:“龙寨主,哪能就这样放弃了呢!我又不是没有办法弄死它,只是不忍杀生,想降服它而已!”

“阿能哥,明天我和你下深潭,助您一臂之力!”龙忠彪拍着胸口说。

“阿能哥,算上我一个!”李一虎也不认怂。

这时,只听到有金牌“讲古大王”之称的梁耀财,摇头晃脑地在大厅一角,看着壁上一幅中堂画,诵读那联对子:“龙上浅水遭蟹戏,虎落平阳受犬欺。”

惠能一听,猛地双手击掌:“有了!”

“什么有了?!”众人惊问。

于是,惠能把受到这副对联的启发和盘托出:看来,这条妖蛇原是龙种,要除掉它必须引它远离深潭,它若离开了水就会失去用武的助力。我也不受潭洞和水所局限,便于施展功夫将它降服。刚才耀财叔诵读那联对子,一语道破了要害,我日间同妖蛇搏斗时正因受到这种环境所影响,故未能取胜。

于是,惠能与他们商定明天收服妖蛇的策略——惠能佯败引妖蛇离潭,龙寨主则连夜动员组织群众准备好稻秆烂布硫磺等物,当妖蛇离潭以后,就在潭的周围点燃稻秆烂布,上面多撤硫磺使妖蛇再难回潭。

此外,还要准备木板、木头、石头、泥沙,当妖蛇离潭之后,立刻把潭口封闭切断妖蛇的归路。

第二天清晨,妖蛇因昨天不能战胜惠能怒不可遏,决心要在今天这场决斗中吃掉惠能。

因此,一早就伸出头来等待决斗。

这次惠能到来也不急于进攻,更不进潭,手里拿着一根木棒,只在潭外同妖蛇周旋,显得胆怯疲惫的样子。

妖蛇以为惠能今天乏力了,有些轻视他,越战越起劲,急着要把惠能一口吞下肚里。

惠能则只作回避,以柔制刚,消耗着妖蛇的体力。

这样,磨蹭了一个多时辰,眼看妖蛇的体力已走下坡路,惠能则虚晃一棒,掉头佯败。

妖蛇以为机会到了,就离潭使劲猛追。

当妖蛇远离深潭以后,惠能就掉转头来挥棒猛打,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弄得妖蛇晕头转向,这边的龙寨主一见妖蛇离潭,就指挥群众,按原计划行动燃物的燃物,填潭的填潭。

人妖交锋又过了半个时辰,妖蛇体力渐渐不足了,就要掉头飞回潭去,可是烟雾蔽天方向模糊,同时浓浓的硫磺味更把它熏得头昏脑眩,游动也慢了。

再说天堂都司伍伯滔闻讯,带领都司武差王巨、张飞赶到现场,王巨见那条妖蛇在地面上往水潭逃去,不由得拉弓搭箭,“嗖、嗖”地向妖蛇射去,妖蛇身中数箭威力猛减。

又见张飞从腰间抽出佩剑,一个泰山压顶之势,向着妖蛇举剑猛挥下去。

惠能见状,大喝一声:“且慢!”一个箭步冲上来,想托起张飞挥剑的手,但还是慢了半拍。

只见张飞手起剑落,妖蛇立刻身首异处,被斩成两段。

……

妖蛇被除了,这时人群欢呼之声响彻云霄,奔走相告:“妖蛇被除了。”

百姓簇拥着惠能回寨,还有的焚香载道迎接惠能凯旋归来。天堂都司代表当地群众要隆重酬谢惠能。

惠能说,“我之前就同大家说过,不要什么报酬。我是想降服妖蛇,不杀生。但……事已至此,希望大家协力同心填平深潭吧。”说罢,拱手与现场的人告别。

龙寨主与众乡亲再三挽留,要惠能在寨子里多住上一天,欢度端午佳节。

惠能感动地说,“多谢大家的美意!家中还有娘亲牵挂着我的安危,等着我回去过节呢!”说罢,和梁耀财向文羊田寨方向而去。

天堂坪寨的老百姓簇拥着惠能和梁耀财,直把他们送到半山腰那道拐弯处,才依依惜别。

端午佳节过后,龙寨主按照惠能的意愿,立即组织了数百劳动力往深潭填土。

可是填了将近一个月,倒下潭中的泥土石块不知往哪里去了,眼看夏收又到,只好待做好夏收夏插工作再进行。

夏收过后,人们顶着烈日冒着风雨继续填潭,还增加人力进行,足足填了四个多月才把深潭填平了。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做龙潭寨(此乃后话)。

龙潭被填平了,人们不忘惠能的恩德,又筹建庙宇,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选择惠能降妖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庙宇,取名立德庙,希望后人学习惠能那样确立为百姓解除疾苦之德。

又按惠能的特征,请来能工巧匠,雕造了一尊惠能的塑像,设了神座给人们长期供奉和纪念。

以后每年端午节,还要进行一次隆重的祭祀,百姓们劏鸡宰鹅到庙里焚香礼拜以资纪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