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244章 为民除害(中)

落难情缘 第244章 为民除害(中)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山下大明堂是天堂坪寨,坪寨有十多条村,如一个很大之聚宝盆,堂內能容千军万马,大局水口紧密。

经云:明堂能容万马,水口不过一舟。水口处建有一文昌塔(宝宁塔)镇守,左方有令旗出阵旗,右方有鼓有马罗列。《雪心赋》云:“左旗右鼓,武将兵权,前障后屏,文臣宰辅。局有威武之势,必应出武将兵权。”正是此穴之描述也。

从“天女散花”下面的帐台处一览天堂坪的全景,北高南低,村与村之间连成一片,大小房屋,错落有致,仿佛一个山中之城,天堂坪从古到今确是一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进入外天堂坪的三庙口,当年在此兴建的“三公庙”还依稀可见。

三庙口因建有“三公庙”而得名,这里供奉着三国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天堂坪寨子里的人祈祷“三公”把住天堂坪的门户,保一方平安。可惜“三公庙”毁于初唐时期,现只剩下一些断墙残壁。

三庙口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三庙口前面,是一座牌坊。

牌坊气势恢宏。记不得哪一位大师曾经说过:牌坊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标志性建筑。

往前不远处,便是天堂坪的标志性建筑——宝宁塔(俗称天堂三庙口花塔)。

天堂坪的标志性建筑——三庙口花塔,不仅具有独创性、地域性,更体现出了一种地方品质,地方风貌,甚至浓缩了一种时代精神与历史文化。那种磅礴,那种大气,那种恢宏,远比“鸽子”满天飞到处有,漠视本土文化,视西方标志性建筑为时尚的雷同更有象征性、艺术性、标志性!

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一座城市,都是以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的。

相传,这座巍然屹立在天堂坪内外三庙口的标志性建筑——宝宁塔,是大汉朝时代天堂坪寨子里一名叫龙鄂仪先生发动寨子里民众所建。

龙鄂仪先生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善长人翁。宝宁塔位于天堂坪寨盆地的出口,处三庙口两山嘴间的中点。塔高24米,壁厚1.45米,八角七层,始建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推翻秦朝消灭项羽,建立汉朝(公元前256年间),为新昌八景之“古塔春晖”。

龙寨主指着宝宁塔说,“他小时候听他爷爷说,宝宁塔能逐年逐层自动翻新,一旦全新又兆人杰地灵天堂坪寨又出人才或有非等闲之人经过驻足……”

四面高山相环,中间千里沃野的天堂坪寨,自古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底蕴深厚,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仰慕而来,更为天堂坪寨送来了勃勃生机。曾有一文人雅士春游到此,触景生情,留下了生花妙笔,至今被天堂坪寨人奉为佳作,广为传诵:

广袤的天堂坪寨原野,春秧夏稻秋果冬菜,一片繁荣景象。尤其在春天,春风悠悠,细雨蒙蒙,春水漫天,燕子斜飞,黄莺的歌儿清脆入耳。登临古塔,放眼远望,山花灿烂,树叶新绿;田间农夫耕作,欢声笑语;远处忽传几声布谷、古意新韵,一派春意盎然,令人心情舒畅,陶醉满怀。

宝宁塔还与龙家大屋一垌相望。龙家大屋主人为大汉朝兵马元帅龙鄂仪,大屋面积之大,建筑之牢固,为新州县内仅有。

惠能仰望着宝宁塔,琢磨着龙寨主刚才说的话,不由得出奇地问,“宝宁塔还会逐年逐层自动翻新?”

“对呀!”龙寨主指着宝宁塔,又说,“阿能小兄弟,你看,塔高七层,从底层数到第五,是不是比第六、七层要新很多。”

经龙寨主这一提示,惠能眨了眨眼,举目细看,果然如此。不禁喟然赞叹,“这么说来,二年后,天堂坪寨又要出大人物了!”

“出不出大人物尚还未知,反正现在已有一个非等闲之辈的人在此驻足了!”龙寨主望着眼前的惠能,幽默地“哈哈”大笑。

惠能也“哈哈”报以一笑,然后又道,“龙寨主,我觉得天堂坪这个名起得很美。”

“是吗?很多人都有同感。”龙寨主望着已遥遥在望的寨子,又说,“说到天堂坪,在天堂坪一带,世代流传着一个天堂坪的优美动听的故事。”

惠能颇感兴趣地望着龙寨主,征询地,“可否说出来听听?”

龙寨主爽快地说:“当然可以。”

龙寨主清了清嗓子,向惠能和梁耀财讲起了《天堂坪传说》——

很久以前,岭南云浮县内有一座云雾山,主峰高1080米。从这里向四面八方延伸几条山脉,其中一条西南走向,途经云安、新州、阳春三县边陲。

它穿田过峡,一起一伏,势如蛟龙腾跃,直到新州县天堂坪地面,在一座建有观音阁的石山脚下戛然而止。

据说曾有一个堪舆先生,从云雾山跟踪这条龙脉到此,认为这条龙脉的第一个结穴就在观音阁内。

于是,堪舆先生就在观音阁附近观察,希望找到入穴通道。可是找来觅去,却不见一丝迹象,只见阁内最高一层,当中设有一佛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

菩萨坐着莲花宝座,神态慈祥而又庄严,殿堂的后壁是一片光滑的石壁,殿前设香炉处是一个露天的天台。天台中心有一个瑶池,里面种莲。

堪舆先生因为找不到通道,想用人工挖掘进入山腹。可是这山乱石嶙峋,不知从何着手。

于是,他就进村询问,无意间,听到一段传说:

很久以前,观音菩萨云游到此,看见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害怕世人因争夺此地引发械斗,就在山坡修建了一座观音阁。阁的天台有一瑶池,某年池里开了一株莲花,鲜艳夺目,人们都说这是观音菩萨显灵带来的祥瑞之气,因此,远近的人都前来膜拜祈福,香火不绝。但是,不晓得什么时候,这株莲花却不见了,至今下落不明。

堪舆先生听了老汉的话,深知此花大有来头。

一日,堪舆先生路过一户人家门前,发现屋里正厅设有一神龛,安放着祖先的纪念牌位,牌位旁边一花瓶插着一株莲花,莲花放射出一团红光。

他征得屋主人的同意,将莲花拿下来鉴赏。只见这是一朵正在盛开的莲花,有碗口大小,花瓣特别厚,粉红颜色,好像红宝石雕出来的一样,虽然已蒙上一些尘埃,还是熠熠生辉。

堪舆先生见屋主人是厚道人家,于是,如此这般对屋主人说了一番便飘然而去。

再说,屋主人按照堪舆先生所说,上山把父亲的骸骨挖了回来,当夜捧着骸骨、拿着莲花就摸上观音阁,用莲花敲了三下石壁,石门果然自动移开,立时眼前金光闪耀,呈现一个洞天:

前面矗立着一座玉石砌成的牌坊,飞龙凤走,雕刻优美,上书“天堂胜境”四个大字;

牌坊后面是个大广场,广场四周隐约看见一些亭台楼阁,广场内有序地栽种各种鲜花,阵阵香气扑鼻;

广场中心悬有一颗斗大的明珠,把广场照耀得如同白昼;

广场后面连接三条大道,每条大道的路口都建有一个亭子。每个亭子挂着一块牌匾。居中一块牌匾上书“天堂大道”,左边一亭牌匾上书“人才大道”,右边一亭牌匾上书“财富大道”。

每条大道都连接一座山,登山时要上一百零八级阶梯才能到达山顶。

沿着“天堂大道”走去可以直达天庭;

沿着“人才大道”上到山顶,就是龙脉结穴所在;

沿着“财富大道”上到山顶,只见上面整齐有序排列着一缸缸、一盆盆的财宝,有珍珠,有钻石,有翡翠玉石,有金条,有银元宝,碎花银子遍地皆是。

这三座山风景优美,满山青松翠柏松涛起伏,山涧瀑布飞溅,仙鹤成群,有的在上空飞翔,有的在林中嬉戏,鸟语莺歌阵阵,山坡遍地鲜花,五彩缤纷,香风扑鼻,使人陶醉。据说“天堂坪”这个地名,就是因此以得名的。

屋主人进入“天堂胜境”,首先走向左亭,沿着“人才大道”登上山顶,把祖先的骨骸放在那里,立刻转身下山,绕到右亭,沿着“财富大道”登上山顶,把珠宝满满装了两布袋,手中又拿了不少,飞快下山冲出洞门,放下已得的珠宝,想再转回去继续上山攫取。

但是,只见原来已放在里面装着祖先骸骨的金埕却摆出了洞外。

他怀疑是否有错,上前揭开金埕一看,发现骨骸一点不假。他想,大概我没有这个福分把祖先葬在这个福地吧,为今之计,只好多拿些金银珠宝,“贵”求不来,成为富翁也好。于是,他又沿着“财富大道”登上山顶,贪婪地又装满两袋珠宝冲出洞门,一看又傻眼了,刚才放在洞门外的珠宝却不见了。

第三次进去一看,原来刚才放在洞门外的珠宝又回到了原位。

他奔来走去,忙了大半夜,一点财宝也得不到。

最后一次走进去时,石门已经轧轧响起来,他慌忙转身奔出来,一只脚差点被石门轧牢,等他头脑清醒时,才发现在匆忙之中,竟忘了把莲花拿出来。

从此,观音阁的石门,再也没人开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