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161章 隐喻(2)

落难情缘 第161章 隐喻(2)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时,那头毛驴可能栓在树下太久失去自由,在使劲想挣脱缰绳的束缚。

青年禅僧借题发挥:“一句合头语,万世系驴橛。经书,本来是指示真理的工具,若是将它当作了真理本身,不啻将自己固定在了拴驴的桩子上,若想再挣脱,可就难上加难了!”

中年法师再也不饥肠辘辘,反而腹中满满——他羞愧交加,被自己的无能气饱了。他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省得在一位村姑与一老一少面前丢人现眼……

地缝自然没找到,就是找到他也钻不进去。于是,他只好挑起担子,惶惶如被人发现的小偷,落荒而逃!

中年法师走后,乐志丹伸出双臂,发出胜利的欢呼。高兴够了,他转身对青年禅僧说:“你很不错。你叫什么?”

“怀才。”

“你在这里坐一会儿,等我再去摘上一篮沙梨,我带你去见张少飞大师。”

怀才却说:“谢谢姑娘的好意。我想,我自己能摸到那个地方。”

“有我领路,你不会绕弯。再说,由我介绍,阿飞哥收留你做徒弟的可能性更大。”

怀才严肃地说:“姑娘,我肚子饿了,你能代替我吃饭吗?所以,自己的路还是自己走。这样,虽然可能绕弯,但体会得更深切。起码,锻炼了脚力。”

说着,怀才起身向佛仔墩的方向走去。

乐志丹不由愣住了。他望着怀才的背影,喃喃说道:“这家伙,与阿飞哥一样,像是很有来历……”

这个怀才,果然很有来历。

公元677年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圣诞之日,六道白色瑞气从金州安康迸射出来,直冲天际。古来几乎所有的皇帝老子都喜欢各种各样的祥瑞、吉兆,所以刺史大人不敢怠慢,马上奏报朝廷。

唐高宗李治问太史令:“此气何瑞?”

是啊,大地之中不能平白无故冒白气吧?

太史令解释说:“释迦牟尼佛诞辰现瑞,自然与佛门有关。六条白色瑞气,象征着佛门的六界与六道,预示一位高僧降生了。在于金州、安康分野。”

这时,金州太守韩偕也在瞻见瑞相之后具录上奏。于是高宗皇帝传令韩偕,让他亲自去慰问道贺。韩偕追根溯源,顺藤摸瓜,找到了那个应瑞而生的人怀才。

怀才15岁到荆州玉泉寺出家。玉泉寺当时是天下名寺,学僧云集,学习教理、研修戒律蔚然成风。

怀才在这里学教、修律七八年,心中仍像罩着一团黑漆,心地未明,性光未现。他心知,目前的修行方法没有切入佛学的根本,不是契入禅机的最佳途径。对于禅的领悟,可说是不得要领,对自己不适合。于是,他毅然舍弃了名山大寺按部就班的生活,与一位同参——了然禅师结伴来到了中岳。

当时,在嵩山住持法席的是老安禅师。

老安禅师将了然留了下来,而仅仅看了怀才一眼,便说道:“我不是你师父,你的师父在岭南。”

在送他前往岭南的时候,老安禅师莫名其妙地说:“当年,我因张少飞师弟吃了一粒道(稻)种,今日还他一个佛种!”

在老安禅师的鼓励下,怀才辗转数千里,从繁华的中原来到了遥远偏僻的荒蛮之地岭南。

当他沿着清泠泠的新江走到天露山门前时,正是日暮时分。张少飞似乎早就知道了他要到似的,恰巧站立在佛子墩的台阶上。

夕阳洒金,为宝林寺长长的石阶铺上了一层金屑,宛若一条金碧辉煌的上天之路。的确,在怀才看来,这不啻是通向极乐世界的金光大道。不知是张少飞的身体真的在熠熠放光,还是夕照余辉从侧面的映照,张少飞的身体轮廓四周有一圈金色光晕,使他显得几许神秘、几许神圣;几分亲切,几分威仪;几多清凉,几多慈悲……

“你从哪里来?”

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因了是从张少飞大师口中说出来的,便充满了无限的禅机。

怀才若有所感,若有所觉,若有所得,若有所悟,可是,却又无从下手,无法契入。他有几分羞涩,脸上隐隐泛起一层红潮。他有些难为情地低下头,喃喃说:“弟子怀才,从嵩山而来。”

“什么样的一种东西来呢?”张少飞怪怪地问道。

怀才不禁汗如雨下——他胸中似乎有团东西,可就是不能痛快淋漓地一下子全都倒出来。他愧疚难当,深深垂下了头。

这时,一位风度不凡的年轻僧人,仰着头走进了过来。他的禅杖震得地面咚咚作响,似乎是在告诉旁人,我来了,你们统统给我让开!

怀才迎上去,施礼问道:“道兄从何而来?”

年轻僧人并没还礼,傲气十足地说:“听说,这里来了个不识字的流浪汉来冒充六祖。带我去看看,他的须弥山有多高!”

怀才并不动气,不焦不躁说道:“六祖的确不识字,但绝对不是冒充的。”

年轻僧人不屑地哼了一声。

怀才见张少飞正坐在大石上与雷公商量事情,刚对张少飞耳语了几句,年轻僧人禅杖捣地的声音已笃笃地传来,震得大石的空气也抖了起来。

张少飞与雷公相视一笑,仿佛对这种行为司空见惯。石阶下,乐志丹正在分梨给大家。

雷公拿着沙梨,别有意味地说:“沙梨,熟了爽脆、清甜解渴,未熟生硬涩口。”

乐志丹问:“那怎么办?”

雷公果断地说:“他太生硬了,你给他兜头浇一瓢凉水!”

张少飞说:“与其生硬涩口,不如让其熟了!”

他们说话时,年轻僧人早已走到跟前。见张少飞等人对他视而不见,且言谈中有影射他的意思,他便重重将禅杖往地上捣了一下,想引起他们的注意。

许是禅杖的震动,一片因病变而枯黄的树叶飘飘落地。

张少飞捡起来,对着树叶感叹:“大好时光,你不好好生长,反而染病枯黄,可惜,可惜!”

怀才看了年轻僧人一眼,说:“谁叫他自己招惹虫害呢,活该!”

张少飞一笑:“那么,怀才你说,这一树的枝叶,有的欣欣向荣,有的枯黄萎缩,是向荣的好,还是枯萎的好?”

“当然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树叶好。”怀才随机而答。

张少飞点点头说:“如是,如是,那就向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