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银狐 > 第九十四章 大汉亡了

三国之银狐 第九十四章 大汉亡了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0: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早在建安二十五年四月份,曹丕就已经谋划篡位的事情。

沉晨安排在北方的间谍就已经察觉到了一些端倪,只是消息还未能确定,因此不敢把未奏实的消息上报,想等有确凿证据之后再把信息传递回去。

这么做是出于谨慎,因为沉晨三令五申,尽量要把得到的消息确定是事实之后,才能上报,否则很容易得到假信息。

如果这次沉晨的间谍立即就安排人传递回去,万一是假消息,曹丕没有篡位,那么就很可能耽误刘备集团伐吴的战事,因此间谍们还是十分认真,想要得到确切的消息。

到七月份的时候,刘廙第二次劝进,规模远比不上八月份的第三次,而且也只是小范围流传出去,只有少部分朝臣知道,按理来说应该没有泄露出去才对。

但朱铄府邸的内应徐音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无比的消息,朱铄在府邸内与人交谈的时候,将曹丕已经从刘协那里抢夺传国玉玺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下哪怕封锁消息都没用了,徐音连忙联络周隘和李目,把这件事情飞速传递回南方。

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导致信息的滞后性,沉晨在北方的间谍网也做不到开设驿站,搞日行四百里的加急送件。

再加上当时刘备正在伐吴,人不在襄阳,因此消息兜兜转转,一直过了两个月,才被送到了扬州。

于是在九月初,刘备刚刚消灭东吴的时候,就得到了曹丕篡汉的噩耗。

不过即便如此,也比历史上快很多了。

现在刘备是曹丕那边刚篡汉就知道了信息,历史上他是知道第二年年初才知晓,比现在慢了三个多月,可见当时信息流通有多难。

扬州,建业。

刘备才刚定完江东,人还未离开,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陛下!”

原吴侯府邸内,刘备听到信使传来的消息之后,只觉得头晕目眩,几近昏倒。

众人连忙上前簇拥搀扶。

关羽扶着刘备,关切问道:“大兄,大兄。”

“大王,请振作啊。”

“如今传来的消息也只是曹丕抢夺了天子印玺,尚未篡位,或许有转机。”

“是啊,大王,天子还需要大王在外震慑方能周全,如果此时大王不能振作起来,恐怕曹丕就要真的篡位了。”

诸多臣子连忙劝谏。

听到众人的劝说,刘备这才缓过神来,艰难地摆摆手道:“我无妨。”

在关羽将他搀扶到一边席上之后,他颓然坐在地上,悲愤地道:“曹丕要行篡位之举,寡人岂能坐视不理,应该即刻出兵北伐,攻打曹丕!”

“大王。”

马良站出来说道:“现在并不是北伐的好时机,江东初定,人心浮动。益州荆州之地去年才经历了两场大战,民穷州弊,钱谷并乏,强行出兵,只会徒增损耗,令民生更加困顿,还望大王为苍生万民,三思而后行。”

刘备愤然不已:“汉将亡,寡人为汉室后裔,自当奋而抗争,怎么能够在这种时候按兵不动,坐视大汉江山灭亡呢?”

“只是现在我们确实不能再发动大规模战争了。”

杨仪也劝道:“益州去年几近掏空了州府,荆州虽然情况稍微好些,但也遭遇了兵灾和洪水,支撑我们平定江东就已经是极限,若是再兴兵北伐,曹丕只需要固守关中、河南等地,拖都能够把我们拖垮。”

“是啊大王,何况北方传来的消息,还是两个月前的事情,谁也不知道现在的情况,说不好此时陛下已经......”

“什么?”

刘备听到这句话,顿时更加愤慨,大怒道:“若此时曹丕已经篡汉,汉亡了,陛下肯定也遭到了曹丕小贼的毒手,我要兴兵北伐,寡人要兴兵北伐,绝不能令曹丕得逞,哪怕他已经篡汉,寡人也要为陛下报仇!”

“大兄。”

就在这时关羽也劝道:“诸公说得没错,现在确实不是北伐的时候,大兄也是行军打仗多年的人,怎么能不应该知道现在需要休养生息,才能够积蓄力量出兵呢?”

“我......”

刘备目光四下梭巡,忽然注意到旁边的沉晨一直默不作声,急忙说道:“晓卿,能北伐否?”

沉晨想了想,拱手说道:“莫须可,但大王不应该现在就出兵,江东既平,荆州供应粮草也非常勉强,淮南千里之地已经荒无人烟,无法就地补粮,连孙权都要从濡须水北上走水运,我们从荆州运粮到扬州,再从扬州运粮北上,耗费日久,弊端太多,当应该从长计议。”

“是啊大兄。”

关羽也劝道:“北伐必然要北伐,只是仓促出兵不易获胜,应该完全准备之后,再兴兵北方。”

“唉。”

刘备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历史上他初闻关羽噩耗,就第一时间想出兵荆州为关羽报仇。

但当时他才刚刚打完汉中之战,荆州丢失之后,可谓一片惨澹。

在内外交弊的情况下,强行出兵无异于送死。

因此他最终还是强行压抑住了关羽以及张飞之死的悲恸,耐心筹备了一年多,才进攻孙权。

可惜夷陵之战惨败,令益州几近破灭,若非诸葛亮力挽狂澜,也许也就不会再有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

现在的形势也是如此。

刘备才刚结束关中之战和荆州之战不久,出兵江东也非常勉强,还是因为孙权在黟县之战、洪口之战以及荆州之战中国力被打空,这才轻松拿下。

但北魏根基未失,长安固若金汤,南方河南、淮南沿线又布置重兵把守,强行出兵,就像是一头刚刚与敌人搏杀完之后的狮子,再奔袭千里去进攻另外一头已经得到了一定时间休息的老虎,想赢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大王,先回襄阳,召集诸臣,一同商议吧。”

沉晨说道。

“我知道了。”

刘备叹息道:“那就由云长先驻守江东,我们回襄阳去。”

说罢摆摆手,散了议事。

第二天,刘备就带着众人启程回荆州。

一行来的时候人数还不多,回去的时候,倒是多了一些面孔。

如诸葛瑾、陆逊、顾雍、张昭等人都跟着刘备前往襄阳了。

按照刘备集团的政治惯例,或者说是整个汉朝的政治惯例,《三互法》不允许本地士族在本地当官。

所以江东原本归属于孙权的投降官员还想继续出仕的话,那就得去别的地方担任官员。

这里面肯定还要涉及到一系列的人员安排以及政治交换。

比如江东世家的土地、人口要交出大部分,才能够出仕为官,并且还要去其它地方,不能继续在江东留任。

还有作为新投降的江东士族,在地位上肯定远比不上跟随刘备较早的荆州派系以及益州派系。

因此作为扬州派系的世家大族来说,现在无比痛苦。

不出仕?

没有政治地位,如何保障家族权益?

到时候政策下达,土地、人口,还是得交出去,家族连一个官员都没有。

出仕。

交土地人口,异地为官,也不能保障家族权益。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拼死都要帮助孙权抵御刘备的原因。

但可惜的是他们失败了。

现在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毕竟抵抗的例子不是没有,可基本上死路一条。

刘备的政治方向注定了他会得到扬州底层百姓以及山越人的拥戴。

江东世家因全力支持孙权,打得家族人口都几近于无,已经很难再组织起力量反抗了。

而缺失了底层支持,他们又征不到兵马,自然掀不起反抗的浪潮。

因此对于目前的江东世家来说,基本上就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出仕。

至少还能勉强保证家族一部分利益,未来未尝没有希望。

诸葛瑾、陆逊、顾雍、张昭等人都是聪明人,不可能选择抗争到底,所以都选择了归顺。

总归是先投降的人先获得利益,总比没有强。

到建安二十五年十月初,刘备逆流而上,回到了荆州襄阳。

之后又立即下令,让诸葛亮、贾诩、法正、庞统、郑度、蒋琬、费祎、糜竺、刘巴、廖立等人纷纷前来。

除了目前镇守汉中的徐庶,以及跟随张飞定凉州的邓芝、李严,还有早就病逝的孙乾、简雍外,刘备集团在巴蜀的官员几乎全都过来了,将江州治所都搬空。

一直到建安二十五年十一月,刘备集团的三公九卿,诸多高级大臣,侍中、尚书等等都已经到齐,刘备才召开大朝议,来谈论此事。

而到了这个时候,曹丕已于九月份篡汉成功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南方,有传言说天子刘协已经遭到了曹丕的残害,为此刘备悲伤不已,给刘协发丧,为其上了“孝愍皇帝”的谥号。

十一月八日,襄阳原楚王府邸中,此事又挂上了白布,后院正厅主位布置成了灵堂的样子,里面竖立着刘协的灵位,中间还有一副棺材,棺材里只有一个玉佩。

那个玉佩是刘备随身携带之物,来源于当初他在许昌的时候,刘协亲手赠送给他的,刘备视如珍宝,一直贴身带着,但现在听说刘协被曹丕害死之后,因没有刘协尸身,所以就把这个玉佩葬下,当成是衣冠冢。

刘备身穿孝服,带着众人给刘协上香之后,才在前院大厅召开会议,正式谈论起北伐事宜。

此刻群臣云集。

除了诸葛亮庞统等人以外,太傅许靖,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张松,宗正刘琰、廷尉王谋,太仆周林,大司农李恢等人也纷纷到场。

还有荆州派系的向朗、习桢、殷观、习竺、潘濬、庞林、郝普等等,再加上少数江东派系,竟有上百人之多。

也亏得刘表当初修建的楚王府是按照宫殿的规格修建,前院大厅犹如洛阳皇宫的德阳殿那么大,能够容纳得下那么多人,否则诸多臣子可能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按照地位高低,许靖糜竺等人在前列,其次就是沉晨、诸葛亮等人,重要人物以及能说得上话的基本都是元从派系和荆州派系。

就连法正张松这样为刘备谋取益州,且立有大功的益州派系,位置都处于中前,而不是靠前的地方。

此刻场内寂静无声,所有人都抬起头看着上方的刘备。

刘备坐在主位之上,俯视着众人,脸色忧愁悲伤,轻声叹道:“曹丕小贼,谋害天子,篡汉自立,寡人必与其不死不休,今年吾欲出兵北伐,诸位以为如何?”

“大王,今年出兵,恐怕还是过于急躁了些吧。”

庞统连忙说道:“如今巴蜀之地才刚刚恢复休养,荆州也出兵出人出粮食攻灭江东,百姓正是疲病之时,若是不休养几年再北伐的话,恐怕会损南方根基。”

“是啊大王,还是三思而后行。”

“此番江东刚平,钱谷贵乏,应该缓图之。”

“大王切莫穷兵黩武,强行出兵,会令州府动荡的啊。”

众人也是纷纷劝谏。

刘备一时犹豫不决,想了想道:“淮南,寡人只取淮南如何?”

庞统问道:“大王的意思是?”

“淮南只有曹魏数千兵马,云长现在还在江东,今年江东休养半年,或可令云长在江东筹措粮草,自濡须水北上,攻取合肥?”

刘备想了个办法。

他也是多年行伍出身,其实也明白现在强行攻打北方不太明智。

但曹丕篡汉,如果不干出点事儿来,天下人怎么看他?

至少也要夺取淮南来证明自己的立场。

等到南方休养生息两年,也许就能够正式出兵北伐,兴复汉室了。

然而诸葛瑾却连忙起身说道:“大王不可,现在江东也是民生凋敝不堪,百姓都盼望着大王能够施以仁政,宽赋税、轻徭役,若是战事再起,恐失江东民心啊。”

“淮南不过数千曹军,难道也不能攻取吗?”

刘备皱起眉头。

陆逊就说道:“大王,淮南虽然只有数千曹军,可曹丕在徐州、河南之地布置重兵,一旦开战,旬日之内就可以驰援,况且合肥城坚,援军一到,非三五月能夺下,若变成持久战,则江东会无比艰难,还望大王三思。”

“这......”

刘备脸色不是很好看,迟疑许久,目光看向一直未发言的诸葛亮道:“孔明以为呢?”

诸葛亮便起身道:“诸公所言极是,确实不宜立即用兵。”

“晓卿。”

刘备又用希翼的目光看向沉晨。

如果出现所有臣子都反对的时候,那么只有沉晨的意见,也许能说服所有人。

因为他每次决策,都是对的。正如当初沉晨曾经推翻了法正他们的计策,最终为他谋取了整个南方一样。

然而沉晨却并没有按照刘备想的那样,支持他出兵北伐,而是站起来起身说道:“大王!”

“晓卿,能进攻淮南否?”

刘备迫切希望得到答桉。

沉晨摇摇头道:“晨以为,大王应该分清楚主次,再做决议!”

“分清主次?”

刘备纳闷道:“晓卿请说。”

沉晨便环顾四周,说道:“大王,诸位,在考虑是否要出兵之前,我们现在还要面临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比是否出兵更重要。”

“什么问题?”

刘备问。

沉晨抬起头看着他,认真地看着他,然后一字一顿道:“大王......大汉,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