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九十三章 相谈

万历新明 第九十三章 相谈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位太后打完了麻将,吃过了午饭后,又欣赏了一会儿歌舞,重阳节赏秋节目就结束了,朱翊钧侍奉着太后们返回内宫。

朝臣送了皇帝,也三三两两下山出宫。两位新晋伯爵的热度仍未散去,身边仍围了一圈人,各种约饭、拉关系。

张居正走到围绕着李成梁这堆人边上,高声道:“宁远伯随老夫来。”

伯爵虽然已经超品,但张居正一声呼唤,周围的人都不以为异。李成梁听了,连忙满脸堆笑的答应了,跟着张居正下山。

张居正将他领入文渊阁,简单客气几句,让他在会客室坐着等自己一会儿。

李成梁正在会客室欣赏墙上的书法,内阁一个中书进来,给他沏了茶,放了份邸报在茶杯边上。心中暗道:“这学习时间你且慢慢领会着。”

李成梁左等右等,在屋里转圈儿。邸报都翻烂了,张居正也没出现。眼见着黄昏了,他走到门口张望,见元辅的签押房还是人来人往,都是来送文书或奏事的,张居正却始终没有露面的意思。

李成梁此前进京,也常到兵部、户部打钱粮官司,什么样的文官都遇到过。但因他手面阔,头面熟,从未坐过如此长时间的冷板凳,没想到今日被张居正晾在此处。

他心里先是有些恼怒,心说我以前去你府上送礼的时候,你张江陵也没这般架子。如今我已经伯爵了,你还要让我难堪不成?

正腹诽间,几天来被封爵事搅得脱落的神经突然搭上线。李成梁猛抽了口凉气,从一直亢奋的状态中完全冷静下来。转念回忆起自己这些天的张扬之状,脑门竟沁出了汗珠。

他定了定神,走回椅子上坐了,将已经冷掉的茶水也喝了。双手扶膝,如同学生般端坐,双目微阖,静静养神。

这般等了不到一炷香时间,就有中书进来给他换了一杯茶。李成梁谢过了,端起来正要喝时,门口一声爽朗的大笑,张居正边进来边道:“让宁远伯久等了,不谷之过也,恕罪恕罪!”

李成梁此时已经知道轻重,忙正了正伯爵的雉尾梁冠,掀起麒麟补子朝服的前襟,扑通一声跪地道:“辽东总兵,李成梁拜见相爷!”弯腰就要叩下头去。

张居正抢前一步,一把拦住道:“宁远伯折煞不谷,还请起身,乱了国家礼数可使不得。”双臂虽然用力,但李成梁这个头还是结结实实的磕在地上。

张居正又拽了一把,李成梁才借力起身。张居正让他坐上首,李成梁哪里敢,最后张居正提议东西昭穆而坐。李成梁连东侧也不敢坐,到底还是让张居正在东边坐了。

张居正见他终于识做,心说这才值得我拉你一把,否则谁还管你的死活。

两人客气几句,张居正问道:“宁远伯上午所言赫哲部女真的事情,为何不见于辽东奏本?”

李成梁听了,请罪道:“此成梁疏忽之过。因赫哲部于辽东隔得远,中间还有海西等女真部挡着,此前成梁未加重视,未禀报朝廷,请元辅恕罪。”

张居正听了,冷然道:“然则你回奏皇上,称‘皇上一语而直指辽事核心’,这岂是一句‘疏忽’能解释的?随后又以大言欺君,你的心迹此时可问吗?”

李成梁此前跟张居正谈话,张居正都是勉励他的时候多。收他年礼的时候,更是和风细雨,平易近人。

李成梁万没想到,张居正今日用了几句话,就把他心内不可告人的心思大白于外,此时才领教了他的辞锋。

听了张居正的诛心之问,他脸上的大汗都淌流了。结结巴巴道:“相爷见得是。成梁确有些私心,或以自家通辽事而自诩,私心为保家门而已。但对朝廷绝无二心!绝无二心!”

张居正哂笑一声,道:“若你有了不臣之心,甚或做了养寇自重的事,你家满门良贱此时已经在地府见面了。你未见李环、杨炳等人的首级吗?他们都是世券在手,与国同休的侯爵和伯爵,宁远伯比他们如何?”

李成梁听了,哪里还能坐得住,见屋内没人,又扑通一声跪下道:“成梁悔之无及!只不知现在圣心如何?若皇上恼了,还请相爷救成梁一命!必衔草结环以报!”

张居正虽说斥责了李成梁,但绝不会让他跪着,留口实与人。见他害怕的狠了,仍叫他起身,坐在原来的椅子上。

李成梁此时真是悔不当初。这些天他飘在云端,一直觉得自己是朝廷在辽东不可或缺的柱石。赫哲部之事,本不像他说的那般严重,但他为了巩固李家在辽东的地位,言语中真是多有夸张。

现在被张居正点破后,李成梁才知道自己的小小算盘,上位者洞若观火。比起惹恼刘应节、张居正等人,此际他心里更害怕的是皇帝对他产生了看法。

他今日听皇帝说什么“辽东经营多年”之语,当时听着就不像是夸奖武将、勋臣的话。

现在和张居正的话一对照,自己竟有可能被皇帝视为节度使一般的人物?

若皇帝真这般想,李成梁此际只能上吊,或能保住李家满门。但心里不敢往这方面去想,去猜,还存着侥幸,所以问张居正“圣心如何”。

张居正听他吓得声调都变了,心说过犹不及。又温言安慰道:“宁远伯不必悚惧成这般。此前皇上曾跟不谷言及选人才之法,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天下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

“我们做臣子的,当然事皇上以忠。然则都有忠心,为何还有获罪的?天子施以雷霆之前,不先看你说什么,关键看你做什么。这话宁远伯可听明白了?”

李成梁长出了一口气,点头示意明白。

张居正接着道:“今日皇上要将辽东改土归流的意思已经说明白了,宁远伯将辽东之兵,为辽东经略之重心。你的大作为、大功劳还在后边,若皇上和朝廷不信你,如何能给你机会?皇上言语暗示,只不过敲打你,怕你犯错。”

李成梁听了,这颗心才放进肚子里。张居正又道:“虽然皇上天恩,不问你的心思,但不谷却不能不点醒与你,一是为朝廷保有一名智勇双全的将种;二者也要你——拿出你的表态。”

李成梁听了,抹了把汗道:“相爷尽管吩咐,成梁无有不从。”

张居正道:“南苑武学开学在即,你家里的儿子为何不来报名报道?此为一。”

李成梁听了,懊恼的要拍大腿。他的长子李如松,立下阻击王杲大军,击毙鞑虏猛将的功劳;次子李如柏立下了抓住王杲主力,引大军合围的功劳。

这两桩功劳升的都不止两级,因此李家根本没有把武学毕业后升一级使用这恩典放在眼里。

而且,李成梁这个辽东总兵府,重要位置都是亲人或者干亲,李如松更是如同世子一般,有了自己的班底,若一去两年,李成梁也怕生出别的变化。

他却没有想过,皇帝立武学还有一层用意,本就是要利用武学分散将种,打乱将门主力的使用去向。诛心一点说,李如松、李如柏二人本应早就来京报道,以为人质!

但李家上下,都未见此。反而将他们都留在辽东,继续在李成梁左右。若今日张居正不点醒,他李家的祸事,真的在旋踵之间。

李成梁现在早把获封伯爵的兴奋抛在爪哇国之外,心中对张居正已经是五体投地。庄重表态让两个儿子立即来京之后,又问张居正他还需要做什么。

张居正见他上道,又建议道:“此前辽东商事,你家占了大半。辽东改土归流做起来后,兵马饷银朝廷定然优先保障,你也不必再担这个污名——明日你去找张鲸,把这些商事都交了。”

“另外,改土归流需要土地、开荒、种子耕牛等等,更需要老农教女真从事耕作,这些你家也有不少——不必都献,但留下的不宜超过在京的伯爵家太多。”

“如此几件事做来,皇上必欣喜。世券不一定在战场上拿首级功来得,有时候配合皇上展布大计,得了圣眷,这世券也非难事。戚继光抗倭功成多少年了?为什么才和你一起封爵?——以你之聪明,也毋庸老夫啰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