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九十二章 蓄发

万历新明 第九十二章 蓄发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座众臣听了李成梁说出虎儿哈、尔瓦喀这从未听说过的部族,都有些呆愣,对李成梁暗暗佩服。张居正想深了一层,暗道李成梁在玩火,今日下山后,要约其见面,好好敲打他。

李成梁继续奏道:“臣还打听到,住松花江的、黑龙江两岸的,为虎尔哈,又称剃发黑金,但其发式与女真金钱鼠尾完全不同;住乌苏里、松花江、黑龙江三江汇流处者,为不剃发黑金,他们都是不剃头的。两者虽发式衣着不同,但言语相通,都为赫哲语。”

朱翊钧听了李成梁奏言,容颜甚喜。夸奖道:“朕曾览成祖奴儿干都司之设,只有野人女真,尚未有赫哲之说。宁远伯无愧‘通辽事’也!嗯,野人女真,其果为野人乎?”

李成梁回奏道:“臣不知其首领、也未知其部落如何统聚。但据臣所知,海西女真虽号称善战,但数十年逐渐南迁者,起因就是被赫哲部所击!”

众臣听了,低低的哄了一声,都为这辽事发愁。心说这部族一个接一个的兴起,虽然灭了王杲,但十年二十年之后,这赫哲族再壮大了,兵事将伊于胡底?

在座的只有朱翊钧等寥寥几个没有被李成梁唬住,但也没和他争辩。听了李成梁的话以后,朱翊钧笑问道:“依宁远伯所见,若想一劳永逸,解决东边之事,朝廷如何做为好?”

李成梁当然选择对自家最有利的说辞:“以臣之浅显见识,仍用刘总督之法,朝廷居中钳制,令各虏部相互攻杀,诚为妙法。”

朱翊钧听了哈哈大笑,吩咐魏朝道:“宁远伯忠心体国之意朕已知之,赏他银五十,表里两件。”

李成梁流泪谢恩后,暗自心喜,心说得此彩头,今日胜过戚继光远甚。但这皇帝的话里话外,好像老是有些别的意思,需要回去跟长子好好参详。

皇帝赏了李成梁后,又问在座诸臣道:“诸卿,朕有一问,若想令虏众归心,朝廷再无边患,最好的方法为何?”

众臣听了皇帝这问题,个个暗惊,心说国事如稠之际,这皇帝的心思都在边事上,恐非国家之福。但今天过节,场合也不宜进谏,只好将心思都放在问题上。

翰林们早就蠢蠢欲动,听皇帝提了问题,都如孔雀开屏一般,回答起来。

简单粗暴的,说的和李成梁差不多,先让其相互攻杀,等时机到了,再改土归流,最后把他们变成华夏子民,从而泯灭族别差异;有异想天开的,称可对虏部加以优柔,并教化之,使之仰慕中华而逐渐归附。还有的已经意识到宗教的作用,建言说可用宗教引其向善,然后再行改土归流之法。

朱翊钧微笑听了,见翰林们都点出唯有改土归流才是解决虏患的最好办法,点了点头。

然后以目视戚继光,点头示意。

戚继光早知道皇帝心中的正确答案,知道这是给他树立威信呢,等讨论稍歇,就发言道:“皇上,以臣之见识,应该先施之以暴,再怀之以柔,令各虏都知:‘不归附中华者,将如王杲部族一般,其民无谯类!’”

这杀气凛然的话说出来,众臣都听呆了,心说这戚继光煞气好重。戚继光心里嘀咕道:“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皇上说的。”

见皇上拍手称赞,好像在表扬他说的好,戚继光嘴角抽动了几下。随即又听到皇帝道:“汝接着说。”

戚继光点头应是,接着奏道:“皇上,臣戎马经年,先抗倭,后又拒虏。不管倭还是虏,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

翰林官罗万化出列捧哏道:“靖海伯,这倭、虏畏威而不怀德,世人尽知。然倭寇和边虏屡寇中国,非独禽兽之心使然,也为糊口而已。若朝廷许以互市、开海,其患必然缓解。——君不见今日之俺达,乃朝廷之顺义王也!”

戚继光听了,微笑反问道:“罗修撰,戚某带兵斩首真假倭首级累积数万时,朝廷虽未开海,但其时有倭寇乎?”

罗万化听了,默然归坐。众臣这才想起,这戚继光和戚家军威震天下的时候,李成梁还没承袭世职呢。怪不得杀气重,这斩首数万的大功,封个伯应该!

戚继光接着道:“皇上,隆庆四年,朝廷许俺达封贡。虽朝廷许的是漠南蒙古,但行商求利之人,早已遍布大漠草原。若按罗修撰所说,虏部不应再寇中国。然而仅去年,蓟镇就被董忽力犯边三次,最多那次董忽力和侄子共带兵三万。——不过是强盗之心未歇而已!”

“以臣的见识,这虏部今年建州强,明年可能就是哈达强,若出现一个类似王杲那样的雄主,一旦统合诸部,则又成边镇大患。”

“朝廷这边呢,也不能怕麻烦——若想一劳永逸,只有把其人心杀平,再许以赏赐、互市之利,等时机成熟,即行改土归流。”

众臣听戚继光的一番言论,虽然嗓子痒痒的要和他辩驳,但见皇帝在御座上露出赞赏的表情,心说这奏本还是等朝廷做不出来辽东鱼鳞、黄册等编户齐民档案的时候,再往上参奏不迟。

朱翊钧环顾勋贵、众臣,让他们就李成梁和戚继光的两种治女真方式进行讨论。

除了张居正未发言外,其余在场勋贵、大臣言语中多数还是支持李成梁的方法,一者朝廷不必兴兵——现在也没钱兴兵;二者这编户齐民、改土归流之事甚难,部族降而复叛,所在多有——大明西南,全是这样的例子。

当然,有些担当的臣子,还是向朱翊钧建议,采纳戚继光的意见。朱翊钧未置可否,先问问张居正,张居正笑道:“回皇上话,今日为重阳节,此处也非皇极殿,何必着急呢?”

朱翊钧听了,先是哈哈一乐。对张居正道:“老先生说的对,朕竟然在此处研究起军国大事来了。不过既然研究了,总的有个结论。”

他这话说完,帷帐内雅雀无声,都等着他作出裁断。朱翊钧声音转冷,说出一番话来,让勋贵众臣心里都沉甸甸的,一时失声。

大家的感觉都一样,仿佛一股寒流掠过了他们的心头:“靖海伯之言,深得朕心。女真丑类,多年来视王杲为本部豪雄,视中国为孱弱之主。虽然此次在古勒城绝了王杲苗裔,但建州、海西等辈仍无归化之心。其不以金钱鼠尾为丑,更未放归昔日掳掠之汉民。——乃视朕为可侮之主乎?”

“朕决意下旨辽东,凡受朝廷敕封之女真,于今年十月底之前,将所奴役之汉民、朝鲜之民一律放归;万历三年二月初二前,一律完成蓄发、右衽,与中华之人相同。若有抗旨者——绝其部众,尽杀无赦!”

“待杀平其反抗之心,女真各部,要编户齐民,改土归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