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七十一章 人祸

万历新明 第七十一章 人祸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翊钧听了先松口气,又吃惊道:“可还伤了什么人?”

孙隆回奏道:“回万岁爷,伺候太妃的宫女一死一伤,别的没有。”

朱翊钧听了,从床上下来,让魏朝给他穿衣梳头。又问孙隆道:“这西苑宫室去年才修,如何会这般?”

孙隆又卡了壳,魏朝已经回过神,在一旁道:“皇爷,孙总管去看了一下,那折断的檩子通被白蚁啃空了,外面只一层漆皮罢了。”

孙隆颤声道:“皇爷,太妃意外薨逝,必起轩然大波。皇爷还要制怒,莫气坏了身子。”

朱翊钧听了,脸拉下来,问道:“太后可受了惊吓?如何说的?”

孙隆道:“两宫和张公公现在主殿,因担心这宫殿还有隐患,为圣躬万全,太后让奴婢等叫醒皇爷,让皇爷到主殿去。”

说话间,朱翊钧穿戴好了,因怕他冷着,魏朝又拿出来一件以撒给他披上。

朱翊钧出了暖阁,周围掌灯拿热水的都围过来,簇拥着朱翊钧到主殿去了。

总共没几步路,朱翊钧进殿时,见主殿乌泱泱的站了一群人,听内监报名,都跪下请安。

陈、李两太后正坐着讲话,见朱翊钧来了。陈太后先红了眼圈,将他拉进怀里,落泪道:“可吓死母后了,皇儿可吓着了?”

一边说,一边摸朱翊钧的耳朵,好像要给他来一段“猫儿惊、狗儿惊,咱家皇帝不惊”的顺口溜。

李太后在一旁,也想伸手摸摸朱翊钧,因仁圣太后搂的紧,插不上手,又放下了。

叹口气吩咐身边人道:“去看看潞王和几位公主,莫惊醒了他们。”有那妥当宫妇答应下去了。

朱翊钧从仁圣怀里轻轻挣脱开,道:“儿子无事,两位母后可受了惊吓?”

李太后脸色不虞,道:“工部和直殿监都该死!奇太妃罹难,他们难辞其咎!”

朱翊钧听了,看了侍立在一旁的张宏等一眼。轻声道:“陈矩何在?”

陈矩从张宏身后出列,跪地道:“臣在此。”

朱翊钧沉声问道:“东厂内宦番子在此地有多少?”

陈矩答道:“回皇爷,计有一百五十人。”

朱翊钧道:“分出五十人,把凝萃殿看管起来,任何人不得接近!”陈矩答应了,自去分派。

朱翊钧又看了一眼大殿,吩咐道:“这许多人在这里有何用处?司礼监安排一下,拿梯子到各处检查一下,若还有房梁、檩子朽坏的,让里面的人都出来。”

张宏听了,先安排殿中人都出去。后跪地奏道:“皇爷,这主殿按理说不至于,但为策万全,是否夜里回宫?”

朱翊钧听了冷笑,那唇间仿佛含着冰:“朕侍奉两宫来西苑一天,夜里灰溜溜的返回内宫,岂非贻笑中外万邦?”

留在殿内的大珰听皇帝如此定性,那冷意一直到脚后跟。

去年二月才提督直殿监的殷祥此时已被看管起来,但朱翊钧估计,那殷祥老迈,必是被下边人哄了,这事还要深挖。

又吩咐张宏道:“速速安排人,把主殿检查一遍。”李太后插言道:“这里已经检查完了,都是好木料,无事。”

朱翊钧李太后说完,点点头。又冷笑道:“这幸亏是朕年纪小——”

顿一顿道:“否则,不知道坊间有多少难听话编排朕。”

李太后此前未想到这一节,被朱翊钧点醒,转念就想到这屎盆子可能扣在自家脑袋上。

皇帝年纪小,安排不上“**母妃”的罪名,但转头给李太后来一个妒忌、含恨、隐忍、掌权、杀人的一套儿小故事,那也受不了。

她气的满脸煞白,吩咐张宏道:“今日知情的,让他们把嘴巴闭紧了!若有不利皇家谣言传出去,唯你们是问!”张宏暗暗叫苦,跪地应了。

朱翊钧见李太后上了套,暗中松了口气,说道:“那儿子今晚跟母后一处起居罢了,其他的明天再说。”

李太后看了眼座钟,已经到了子正。满面寒霜,说道:“都按皇帝的吩咐,去办吧!”

......

第二天一大早,还是个晴天。朱翊钧陪着两宫,到现场看了看。

凝萃殿坐西朝东,主体完好,只殿顶偏北处塌陷了一处,殿外、殿内琉璃瓦摔了一地。

听伺候奇妃的内监奏报,奇妃出事时未上床榻,正在殿内跟身边宫女拿着棋子儿打双陆玩耍。殿顶塌下来时,闪躲不及,连着两块琉璃瓦正正的打在脑袋上,当时就没了。

朱翊钧在安全线外面站着,咳嗽一声,问陈矩道:“太妃遗体可收殓了?家人通知了吗?”

陈矩回奏道:“遗体已收殓。太妃家在苏州,京师无人,已加急到苏州报信了。”

陈太后念了两句佛,叹气道:“可怜!年轻轻的遭了这场祸事。”说完红了眼圈。朱翊钧想起前日的惊鸿一瞥,心里沉甸甸的。

见主殿内帷幔重重,陈太后又道:“亏得打碎的灯火没有点燃帷帐,否则火起来,这乱子更大,我们娘几个免不了狼狈。”

李太后昨晚哪能睡着觉,此时脸色铁青,恨声道:“负责西苑修造的是谁?”

张宏昨夜早就查清,此时回奏道:“按去年春天太后的懿旨,司礼监转银十五万两;内阁令工部负责修造;工部尚书朱衡批转营缮司员外郎杨松抓总,台基厂供应木料;直殿监少监王利监督;其余书办、派差等官吏名单在此。”说完,将名单跪呈。

李太后拿过来,厉声喝令道:“一体擒拿,着实究问!并让张居正、朱衡到此!”

陈矩奏道:“回太后话。臣已传令东厂,分头缉拿相关人等。张老先生、朱衡已在百禄宫外跪着请罪。”

朱翊钧闻言,吃了一惊,道:“张老先生还能亲自督造不成?快让他进来,找个妥当地方歇息。”

陈矩听了,深感为难。张宏跪着回禀道:“臣等想着太后和皇上不在此常住,因此宫室安排未分内外,百禄宫此时都是内宫中人,外臣按礼——”

李太后打断道:“此际还分什么内外,青天白日,众目睽睽之下,还能私通哪个不成?在宫门附近找一个小殿,摆上屏风,本宫也要去听听他们的解释!”

这懿旨下得嘎巴溜脆,张宏听了无从置辩,连忙猫着腰退下,安排去了。

等了一刻钟,张宏回来请驾。李太后问陈太后,陈太后打怵,就说昨晚一夜没睡,要回去休息。

李太后并不勉强,自己带着朱翊钧坐了步辇,到张宏安排的小殿内。殿内设了御座,御座后面摆了屏风,李太后到屏风后面坐了,朱翊钧坐在御座之上。

内监见他们娘两个坐好,出去传旨。一会儿功夫,张居正殿外请进。

陈矩高喊觐见,张居正步入大殿。进门未前趋时,就跪下,奏道:“臣张居正执事不谨,惊扰皇上和两宫圣驾,难逃疏略之罪,恳请皇上责罚!”

朱翊钧温言道:“老先生请起。此无心之失,不必克己——此次唯要穷追主责。”

张居正垂泪道:“皇上俯从宽宥,不加谴责,圣度之弘臣惟感恩而已。然太妃罹难薨逝,当政岂无罪责,还请皇上大加挞罚,以正纲肃纪。”

朱翊钧听懂了他的意思,仍坚持道:“此事容后再议,老先生平身,近前来,与朕商量后续。”

张居正听了,无奈起身,前趋到御座前又跪下。朱翊钧仍温言叫起,赐座,小内监拿了一个小墩子,张居正谢恩坐了。

朱翊钧苦笑道:“老先生,百禄宫和皇室犯冲么?世宗时起火烧了,重盖后改了两次名还没转过运来。”

张居正不料朱翊钧这般说,闻之哑然。好一会儿才回到:“此非天灾,乃**也。臣以为自臣以下,凡与西苑修造有关人等,都要着实究问。内廷监督者,司礼监也要严加追究。如此方能平息舆论,不至动荡。”

朱翊钧听了,点头道:“吾赞成老先生所说,太妃罹难,不杀个人头滚滚,法纪纲常何在?”

张居正本不是这个意思,因被朱翊钧引导话题,自己先说出“**”二字。此时皇帝杀意已露,他却往后退不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