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五十六章 夜宴

万历新明 第五十六章 夜宴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拱听沈应奎话头子很硬,讪讪笑了笑,不再继续问。那王成云在旁边问道:“这些法子有没有不是好路数来的,别买回去招祸。”

沈应奎道:“嗯,天机阁收这些法门时,要让卖家签‘原创保证书’,保证这法子是他自己发明。若将来惹了官司,也能找到卖家说理。”

顿一顿又道:“我家东主的意思是,现今各家各持秘法,仅肥一家,不利天下。若能厚利引导各家将秘法献出,通过天机阁转卖,那卖家能得到资金周转,买家也可得利,此为三方得利之事也——这两个月,我们已经买了几个。”

对王成云又道:“若王员外资金一时周转不开,只要有合适保人或财产抵押,我天机阁也有银子可以投资,只不过要占些股。当然,我们也不干扰王员外生意如何做。”

高拱听了,暗自苦笑,确定了这日升隆和天机阁一定是皇帝的生意。否则在两京十三省如此大的布局,非天下第一人如何能确保利益不被巧取豪夺?

只不过这生意卖的奢侈品与民无伤,天机阁还有利天下。高拱不是迂腐之人,也觉得皇帝这般做,总比派出中官巧取豪夺好的多,心里虽然有数,但不再言语。

因王成云家里的产业有硝皮子作坊,最后他选择花七百两买了一种皮革鞣制之法。沈应奎安排人在楼下王成云伴当那里收了银两,等入账单到了,才从阁中取出一个檀木匣子,开锁后取出一张纸给了王成云。

王成云一目十行浏览一遍,苦笑道:“就这?”

沈应奎笑道:“正是,这内里配方为我天机阁验证,确实可节省皮革鞣制时间,且柔软易于成型,更适合皮雕。”

顿一顿又道:“王员外别小瞧这张纸,不给看的话,你鞣一辈子皮子也未必能发现。”

等交易完成,沈应奎又拿出一份“天机阁保密书”,请王成云签字,并对高拱施礼道:“天机有不可泄露之意,新郑公勿怪,也委屈王员外了。”

高拱笑道:“这是自然,王员外得了这法子,定要保管妥当,不能转卖。”王成云开始时怕折了高拱面子,此时听说,连忙签了字,并按了手印。

......

高拱离开天机阁,到南京北城外许员外家园子住下。因他隐秘来此,故南京城里官员未收到风声。冯保虽知道了,只是冷哼一声,在属于他上报的南京情报节略中提了一笔罢了。

到了次日傍晚,高拱的亲随请了几个高拱此次要见的人到了许家园子。其中之一即为前不久听勘结束被免职的原苏松兵备道蔡国熙。

蔡国熙见了高拱,口称“老师”,两人相对唏嘘。高拱对蔡国熙道:“因我之故,以春台之政声竟也被罢,荆人真党同伐异也!”

蔡国熙字春台,为理学名家,高拱为其座师。治理苏州时,曾经和海瑞一起收拾徐阶家不法事。后来被徐阶用三万两黄金买通给事中戴凤翔,将海瑞和蔡国熙参倒。此事件即为后世赫赫有名的“海瑞罢官”。

蔡国熙因在苏州施以良政,罢官离开时竟有十万以上百姓相送,震动帝国南方。

隆庆五年时迫于高拱压力,朝廷又给了他苏松兵备道的差遣。去年三月,身为高拱学生的蔡国熙又被吏科给事中陈三谟以“奸邪险诈,且以假道学以欺世”之莫须有的罪名参倒,罢职在南京听勘。

高拱一直关注着自己这个学生的动向,因知他清廉,听勘期间生活必定困窘,托人给他捎来赤金十两,否则他此时见到的蔡国熙必然面黄肌瘦。

蔡国熙和高拱说近况时,许员外进来说其他几位客人到了。高拱和蔡国熙连忙出迎,见早就赋闲在家,高拱的同榜进士吴三乐等几个高拱在南京的朋友一齐到了。

吴三乐字“尊德”,自号“好游”,苏州人,此时业已花甲,因无心仕途,老早就回老家做富家翁。他与高拱同榜,多年来倒也没断了联系。此番许员外接待高拱,都是他一手安排。

见众人围着桌子坐好开吃,他捻须笑道:“新郑公此时闲云野鹤,竟能到南京游览,庶几有‘遥遥至南荆’之意了,哈哈!”说完,挤眉弄眼,老顽童般滑稽可爱。

“遥遥至南荆”是陶渊明曾到南京时所作诗中一句,用在此处完全是对高拱的调侃。意思是你退休了没有像五柳先生一样享田园之乐,还在东跑西颠。

这可是高拱在台上时大家不敢做的事情,在座的都哈哈一乐。高拱老脸微红,回道:“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喝酒,喝酒!”用陶渊明的另一句诗轻轻化解了开去。

这帮子文化人喝酒全是这个调调,毋庸赘述。等酒至半酣,有客问道:“新郑公此时南来,有复为穆宗三年故计之意乎?”

隆庆三年大侠邵方买通陈洪让高拱复起,震动江湖,在座各位也耳闻一鳞片爪。此时听到关节,都停著看高拱如何回答。

高拱确有此心,否则也不会费心费力去找沈应奎。但今天在天机阁见了皇帝的手段,心里已觉得皇帝非近侍可以说之者,这条路希望渺茫。闻言叹口气道:“‘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当此之时,难!”说完,一饮而尽,眼圈微红。

这句诗的上句是“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在座的都是饱读书的,焉能听不出高拱的未尽之意,都唏嘘不已。

吴三乐转了话题道:“老夫闲在家,以戏曲自娱,但恨故事少耳。近日坊间兴起的评话,倒有些意思,若能截取几段,改以雅言,未必不能新成一派。”

蔡国熙听了道:“好游公说的是,这些评话不可以乡言俚语视之,吾观其要旨,乃有团聚人心于国族,区别华夷之意,主其事者或有深意焉。”

高拱听了,不知他们在谈论什么,蔡国熙跟他解释了几句。高拱听了笑道:“此必为今上所设计,荆人计不及此。”

众人听他判断这评话的流行竟是皇上主导,都觉得匪夷所思,忙问其故。

高拱在帝国最上层多年,故能以一叶而知秋。见问笑道:“汝等看了‘平台召对录’和大阅京营之邸报乎?吾观今上之志不小,或有并吞四方之心,这些评话不过是做些准备——日后这兵事少不了!”

众人听说,面面相觑道:“国朝之赋税,仰给东南,此时已不堪其重负也,若再起兵事,如何是好?”

高拱闻言冷笑道:“皇上天纵其能,圣谟深远。当政之荆人也属老辣之辈,焉能不实国库而举兵?吾料不出三年,必丈量天下,并申‘一条鞭法’!”

在座的一听,心里面直打鼓。大伙儿不害怕一条鞭法,因为都下台了,也没有利用加征搞小金库的需求。但真如高拱所言,当政要丈量天下的话,那可要了亲命了。

高拱又言道:“若我为当政,除此两条之外,还要兴革盐政——勋贵蠹官,把持盐引,将国税尽数贪入自家,没一个不该死、该杀!”说完,峥嵘之意尽显。

席间有客人听了道:“张江陵未必不为之,我有一友乃福建巡抚刘尧海之幕僚,来信说朝廷今年要大兴晒盐之法——这盐政之兴革,可能近在眼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