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三百四十一章 赈灾(中)

万历新明 第三百四十一章 赈灾(中)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京师的夏夜,地面上的热气很快就被荡涤一空,正是耿如愚用功的时节。

鲸油灯发出的光芒,将书房照的如同白昼。耿如愚咬着笔杆,苦着脸揣摩自家老父才改出来的一篇文章,一脑门的不知所云。他老子就在对面坐着读信并写回信,耿如愚时不时就看一眼座钟,恨不能那时针飞转。

正发愁老父过会儿问起来自己怎么答,忽见耿定向将手中书信往地上一掷,气呼呼的。随即两行泪水直淌下来,拍案道:“痛杀人也!”

见耿定向脸如金纸,耿如愚放下毛笔慌了手脚道:“父亲,你怎么了?”耿定向不语,往地上的信指了指。

耿如愚生怕是老家来了恶信,忙拾起地上几张信纸,不看内容,先看落款,见款上写着“愚弟楚城拜上”。

他松口气,抬头问道:“可是‘官员久任法’的张厘卿?”耿定向边流泪边点头。耿如愚再看内容,将信中客套话都略过不看,里面还有两个哲学问题,也略过不看。

随即就看到令耿定向失态的文字:“弟去年行过此见民之形色憔悴,死于道路者尚未有。今春、夏复经此地,饿死尸骸积于道路,行者往往割死者之肉,即道旁烹食之......饿殍盈野!”

耿如愚心里砰的一跳,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看向耿定向道:“父亲,此类事凡荒年必然有,您有何必如此。”

耿定向鼻子里哼一声道:“好个‘盛世熙然’!这报纸上吹了几年了?万历皇帝太平......”嘴里还有个“年”字在儿子惊恐的眼神中没吐出来,想起灾民死者枕籍,卖妻鬻子的惨状,老耿又要流下泪来。

耿如愚道:“父亲,自太祖建极,二百多年了,儿子没听说这般大灾还能不死人的,尤其山西,晋南十年九旱,晋北十年九涝,今年又旱蝗交作,朝廷虽然有粮食,但运不进去,徒呼奈何。”

耿定向收拾了情怀,瞪眼道:“你这夯货,还不让人打水来!”耿如愚忙跑到书房门口吩咐了下人。还未等扭头,就听他父亲在身后幽幽道:“若无考成通省水利,候于赵又何必去年小灾就放了粮,以工代赈。若无考成法必令他完征‘条鞭银’,候于赵又何必隐瞒仓囤,酿此惨祸?”

耿如愚听了这话,吃惊道:“候于赵为了完征,竟没有买粮入库?”

耿定向先点了头,随即又火大道:“苛政猛于虎。虎能吃几人?依照我说,乱政还猛于苛政!如今流民辗转道路,仆于沟壑,死者为他人腹中食者,还不是乱政之故!”

耿如愚心脏都漏跳了半拍,白了脸道:“父亲,慎言!”

耿定向鄙夷的瞅了儿子一眼,但嘴巴张合几下,不再高声,坐在那里眼圈通红,长吁短叹。

过了一阵,他口中喃喃道:“不如求去!”将桌上的信件往地下一推,拿出一份空白奏章,奋笔疾书。

耿如愚心脏又漏跳半拍,战兢兢道:“父亲意欲何为?”

耿定向怒喝道:“老夫自己弹劾自己!”

耿如愚长出一口气,坐下看卷子,不再言语。耿定向手中拿着毛笔,怒瞪儿子道:“你这逆子,为何不问我弹劾自己什么?”

耿如愚努力板着脸道:“父亲学究天人,这样做必然有这样做的道理。再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父亲这些年受气也够了,辞了官也好。我们回黄安老家,父亲著书讲学,儿子打个下手,也是长久保家之道。”

耿定向虽然怒气难遏,但写着写着就冷静下来,希望儿子能劝劝自己。见他低头在那里看卷子,只好冷哼一声道:“装模作样!”

耿如愚:“......”。

当夜,耿如愚将父亲要辞官的事儿跟老婆讲了,梁欣欢喜道:“那可不错。京师夏天热、冬天冷,春秋黄沙漫天,我还不耐烦与那些官儿夫人应酬,回老家才好,我给你生孩子。”

耿如愚:“......”

次日,耿定向将弹劾自己的奏章递了上去。奏疏中有一句:“良心三转,而不能不言乱政之过”让张四维的舌头吐出半截。心道:“这老耿失心疯了不成?”

因耿定向盛名满天下,朝廷失之恐有不能容人、用才之议,张四维批黄为之缓颊道:“此‘不容己之真机’之论,朝政有失,贬责均可,何必求去,所劾不许,请圣裁。”

因为三品高官求去,朱翊钧必然要过目的。张四维批黄的次日,就见皇帝在耿定向的奏章上批示了一个字“可”。因为除了这个字,朱翊钧并未像以往习惯那样在批黄上划圈,让张四维挠头不已,只好将负责收集整理皇帝批示的侍从室新晋中书许弘刚叫到政事堂,问他道:“皇上这是同意老耿辞职还是同意我的批黄意见?”

许弘刚挠头瞅了半天,道:“应该皇爷不许他辞职。这是同意你的意见。”

张四维问道:“能拿准吗?”

许弘刚笑道:“皇上应该是犹豫了半天,也没工夫和他废话。”

张四维先是松了口气,随即骂道:“这卫道之人,就是矫情!做事百无一策,反倒以求去邀名!”[注1]

许弘刚虽然权重,但七品中书与文官顶尖大佬还有十万八千里远,此际难得听到张四维评价天台先生,就大着胆子问了一句道:“这粮食入晋,朝廷尚无良策?”

张四维这两天心情已经大好,闻言并不觉得这七品小官儿冒失,就笑道:“已经有法子了。是梁相提出来的。粮食将用大马车从张家口运到草原,在边墙外绕一圈从大同镇入晋——原来朝野上下都被边墙围住了脑袋,那晋北之外就是草原,如今早成通途!”

许弘刚赞一声妙!随即发愁道:“那马车从何而来?”

张四维微笑道:“朝廷明天将颁政令,征用民间大马车。据估算,仅京师一地,就有能拉四千斤的四轮马车三千多辆,一次可以运粮一千两百万斤——扣掉四百万斤损耗,这八百万斤粮进了山西,也够他们嚼谷一阵的了!”

说完,张四维哈哈大笑,心情甚是欢愉。随即他又拉下脸道:“就恐怕一样,这些救命粮到达之日,就是那些黑心肠的上下分肥之时,——哼哼,这次谁要敢动家乡父老一粒米粮,我非撕了他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