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三百一十七章 星陨(一)

万历新明 第三百一十七章 星陨(一)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万历十三年的早春二月,凌云翼自日本返回述职,安南攻略也告一段落。黎朝光兴帝逃亡占城新州后逃入深山,平南公爵龚显已经移文占城三大土司,责令他们立即交出光兴帝和郑松。而远在欧洲的徐光启使团在春节前已经踏上了罗马的土地,即将觐见罗马教皇。

中洲大陆上大明王朝,经历了变法的第一波阵痛之后,已经初现市场经济的雏形。

随着银币“龙元”与小额银票的发行,大明市场从涩滞走向流动性充足;随着东北、西南两个方向的大移民深入开展,手工业学徒以及第一代“工人”的薪酬水涨船高;随着缅甸稻米、东北大豆和玉米以及官府力推普及的土豆、红薯大量种植,大规模的饥馁之忧亦不再现于世。

自万历九年已经出路端倪的盛世之像由是已经被朝野上下所肯定——“万历盛世”已经毫无疑问,至少在民间的口碑中,此际天下已经远迈国朝“仁宣之治”。

二月二十五日,内府统计局发布了《万历“二五年规划”的之回顾》并在报纸上广而告之,以无可辩驳的数据证明了如今盛世的荣景:

万历十二年,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一百二十万吨,为万历七年五倍,万历三年的十倍,隆庆六年二十五倍,西班牙、英国钢铁产量的八倍。

万历二年开始制定的“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只是挂在皇极殿的一张红绿色相间的图表,朱翊钧初始目的只是让群臣养成“计划——落实——反馈——改进”的“规划”意识和工作习惯而已。

但这张计划表经过“张居正考成法”以及“朱翊钧加强版考成法”的加成,自万历三年开始,就已经初具顶层设计的一切要素,这些年尤其是大变法后,逐渐成为指导朝廷施政的纲领性文件。

万历十二年,是第二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朝廷也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各地落实规划的情况进行调研,并依据调研成果起草新的五年规划,期间广泛征求朝野民意。

到最新规划出台时,已经成为目标清晰、路径明确、举措有力的发展纲要,若论起万历十三年最大的政治,那就是这一年是新的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

二月二十六日,张居正离开了虎坊桥家中,先乘马车到西苑,然后在门外换乘肩舆入内办公——因其病体“初愈”,皇帝特旨赐“锦辇”,并赐罗盖等仪仗,张居正得以坐二人小轿直入政事堂。

西苑的春天来得比虎坊桥早一些似的,银杏树上的鹅黄比自家的好像颜色重些。张居正从轿子里出来,在被张四维、潘晟等人搀扶围绕的时候,颤巍巍抬头看了一眼。

他停下脚步,指着这棵树对潘晟笑道:“水濂兄,听说这棵平仲乃怀恩手植,如今百多年了。”

潘晟感觉身边搀扶的老人只剩下一把骨头一般轻,脸上硬撑着露出微笑,口中道:“老先生说得是——您这个年过得清减了。”说完,怕自己眼圈红了,抬头看向那银杏树的树冠,口中抢话似的又说道,“年年秋天,白果累累,这棵树看来是个母的。”

张居正哈哈一笑,道:“听说此树四十年才结果,那时候方能分出公母来呢。因其长寿,名山古刹,多种此枰(ping),好多佛寺山门前就一公一母,待分出来的时候却锯不得、砍不得——倒与那些披袈道人心性相合了。”

潘晟听他的每句话里都有弦外之音似的,只闭嘴不言。王国光和陈矩等人只是面露微笑,仿佛听懂了张居正的讽刺。

张四维在一旁笑道:“老先生,前人栽它后人吃果,此‘公孙’之谓也。怀恩虽然宦官,然调护周全孝宗,得祠‘显忠’之荣,也算是本朝第一内相了。”他有意无意,在“第一”两个字上加重语音。

张居正闻言点头道:“凤磐说的是,孝宗龙飞,怀恩当为首功,覃昌次之,而内台诸榼,亦当受上赏。盖天祚神圣,使左貂辈,亦能收羽翼之勋。”说完,目视周围人等,目光中若有深意。

说话间,几人穿过院子进了总理大臣的签押房。虽然张居正三个多月没来,但房内仍被收拾的纤尘不染。张居正在众人的搀扶下,在大案后面的罗汉床居中坐下,张四维又将边上靠垫拿过来两个,让张居正倚着。

张居正喘息两声,轻轻敲击桌案两下。潘晟忙将大案上的厚厚的一本奏章翻开,指着末尾空白处道:“三五规划已经制定完成了,此为《呈请诏发‘三五规划’疏》。”

张居正拿起毛笔,在砚台上反复舔弄笔尖,张四维道:“老先生何必过来签,我们给您送过去也是一样。”

张居正已经浑浊的目光中仿佛有电光一闪而逝,仔细看时却又老眼昏花了。听他叹道:“这般大政,还是在政事堂办才恰如其分也。”说完,轻轻拍击罗汉床扶手,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王国光突然跟着说道:“老先生说的是,皇上建政事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想让政事堂诸人不必将文书带回家中,免得丢失泄密等。”

张四维心中暗恼,但面上丝毫不露。等张居正签完了最重要的奏疏,他从自己分管的政务中挑出来几个出彩的汇报了,张居正听罢点头道:“凤磐做事滴水不漏,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说完,目视王国光。

王国光挠挠头道:“昨儿个非我当值,不知道老先生今日要来——此后也没人通知我,也没做什么准备。”张居正微笑道:“没关系,随便说说。”

王国光想了想,扳起手指头道:“这现如今最重要的还是银票发行的事宜。我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苏州、太仓、福州、临清等地,银票一出去就立即返回银行,被换成龙元——如今这几个地方银子储备越来越少,朝廷正在从北向南运银子,真是咄咄怪事。他么的!”

张居正问道:“民间不乐用银票,但龙元还行?”王国维摇头道:“不是民间都这样,除了刚才这些地方人不爱用银票之外,其余地方的还是愿意用的多——龙元虽然好看,还是怪沉的。”

张居正闭目沉思一下,方道:“这几个地方必然有用龙元牟利的,只是朝廷尚未知其获利途径为何。这事儿要移文国安内情等,让他们查清楚。”王国光点头应下。

张四维在一旁笑道:“若收了龙元重新融成银锭,非把老本蚀进去不可。应该不是和‘铜荒’一个原因。”

王国光听他插言,眉头一竖,恶声恶气道:“凤磐,吾自与总理大臣报告工作,你因何插言,预设立场?——你还不是副总理大臣罢!”

张四维脑袋里嗡的一声,心道这王国光怎么回事。此前,政事堂几位大学士交流讨论工作,比这说的多的时候每天都有,怎么今天王国光老抓着不是当理说?难道你还有登顶之心?就你这口碑、风评?!

哦,因为没人通知他张居正今日过来,挑理了?特么的我跟谁说理去,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幸亏我这几个月都按时来上班,要不还接不着张居正了呢!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