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教弟

万历新明 第三百一十六章 教弟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尽管如今天子爱折腾,但变法强国成效非凡,东征南讨从无败绩,这国力腾腾日上天下人都能感觉到。

今天又有露布至京师,乃龚显大军轻取清化之捷报:安南伪帝逃至东山,连续上表求饶,愿从皇帝位格降为安南招讨使,给京师人民带来了新的谈资——从土木堡之变后,先防蒙古、再备倭寇,盗匪、女真侵扰不断的日子恍如隔世,如今四海波平,只有朝廷往外打的份儿。

和平必然带来繁荣,太平天子脚下,更是民安物阜,夜里也金吾不禁,顺天府的夜生活在华灯初上时才开始。

“清音雅苑”是顺天府最贵的馆子,主打瑶琴歌舞。亭台楼榭不必说它,偌大的院子里只有十个雅间,走的是饥饿营销的路子。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还不一定能订上。——里面的主厨据说是因年老从御膳房退休的,不仅一手鲁菜出神入化,而且在宫中又研发出新花样,以新菜式“佛跳墙”名震京师。

整个雅苑最贵的是包间叫“长生乐”。装修的主调为青、绿、灰色,陈设的木架上或高、或浅几处木雕,其他并无嵌金镶银之处,透着淳朴纤秀。一水儿的宋代古董家具、屏风也摆放的规范工整,整个房间朴素清雅。

外面天寒地冻,屋内却温暖如春,墙壁内隐隐水流之声——正是最近富贵人家所用的“水暖”,全无烟气之害且无此前夹壁的燥热之感。

屏风后面,瑶琴淙淙,与更远处传来的洞箫声相和,竟将一个“雅”字凸显的色香味俱全——正如桌上的珍馐一般。

吃罢佛跳墙,用丝巾擦了擦额头的微汗,张嗣修抿了一口清冽的杏花白涮涮嘴。

随即他用筷子指着桌上一盘铺在碎冰上的鱼脍道:“此物不可生食,须用小锅子涮着吃。”

今日请客的乃礼部仪制司郎中支可大,听张嗣修如此说,他笑道:“杜工部有诗云:‘鲜鲫银丝脍,香芹碧间羹’,所谓‘雪落惊飞缕’者,一涮就变形变色、变味道了也。”席间其他陪客点头称是。

张嗣修嘴角噙着微笑道:“‘金齑玉脍饭炊雪’固然可口,然三国时广陵太守陈登因之而死。华佗曾诊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欲成内疽,腥物所为也’——此物中有寄生虫,已被医学院证明。”

“家父曾喜食此物,被医生所阻,如今不敢再吃。我也在显微镜下看过脍中虫豸,因此寒家都不再吃生食。”

支可大听他说的认真,忙安排在一旁布菜的美人去拿些小锅子。张嗣修道:“撤下去即可,谁耐烦去涮它。”支可大点头称是,又让人将这价值四十两的硬菜端了下去,又问张嗣修想吃什么,张嗣修摇头笑道:“一碗佛跳墙已经堵到嗓子眼了,桌上这些可以了。”

几个人喝了几杯酒,支可大问候了几句张居正的病情。听张嗣修说已无大碍,他松口气道:“总理大臣一身担着万钧之重,皇上一日也离不得——唉,他们君臣之间,风云际会,鱼水共欢,从古到今,未有如此佳话也。”

又举例道:“宋神宗也变法,后其如王安石何?”说完目视席间,众人都点头称是,张嗣修脸现得色,微笑不语。

支可大举杯道:“这一杯祝张总理身体健康,必占勿药!”在座几人跟着一片祝祷之声,将杯中酒都干了。

喝了几杯之后,席间气氛逐渐热烈。之后瑶琴洞箫声音渐渺,又有些丝竹声,且进来几个轻纱绫罗的舞女,在堂下舞蹈助兴。

张嗣修听领头的女子吟唱道:“......红鸾翠节,紫凤银笙。玉女双来近彩云。随步朝夕拜三清。为传王母金录,祝千岁长生。”

歌舞声中,支可大用酒遮脸,侧着身子歪到张嗣修身边低声道:“前日蒙岱舆兄援手,苏州府将家岳家人的案子断下来了,也算了了我一份心事!”

说完又叹气道:“唉,不到京师不知道官儿小,家中还以为我在京师当了多大官儿,这见天的陈芝麻烂谷子,焦头烂额。”说完,自嘲一笑,郑重的敬了张嗣修一杯。

张嗣修听了微笑道:“举手之劳,且愚弟最看不惯地方上地头蛇以势压人,欺压良善,些许小事能帮一把,固所愿尔,世坤兄不必挂怀。”

支可大听了这话,脸色有些古怪,随即脸上堆出笑容低声道:“家岳赢了这桩官司,保住本利不下万金,愿以六千金为谢。愚兄已经都换成银票,你看何时——”

张嗣修皱眉道:“这事儿我是图银子办的?切莫如此——”还未等他说完,就见厅外跟着他来的伴当徐安快步进来,躬身行礼。

张嗣修问道:“什么事?”

徐安道:“三爷,二爷刚差人来喊,道是家中急事。”张嗣修吃了一惊,站起身道:“可是老爷身体有......”徐安左右看了一眼,躬身回道:“不相干,是别的事。”

张嗣修不得要领,但不敢耽搁,离席而出。待上了马车,细问徐安,方知王之垣到了府中,不知说了些什么,二哥派人来叫。

张嗣修回府时,王之垣早已离开。张敬修眼圈通红将三弟叫到书房,张嗣修问到底何事,张敬修落泪道:“今日陈实功给父亲检查,说恐为‘失荣’之症。”

张嗣修张大嘴巴,满脸恐惧叫道:“怎么会?昨天父亲还道步履轻快,进食也正常,很快就能出院回家哩。”

张敬修瞪他一眼,道:“悄声!王总宪担着干系来说与我听,你要嚷嚷的满城皆知不成?”

张嗣修道:“陈实功诊断完,为何不告诉二哥?”张敬修叹气道:“父亲身系军国之重,你我后知不足为奇。如今王总宪提前告知,不过是让我们早做准备的意思——父亲自己还不知道呢。”

张敬修见他听进去了,又叹道:“万历五年时,父亲力主变法,这七年多不知得罪了多少人?虽然皇上必能保全咱家,但我们哥儿几个也不能行差踏错。”

张嗣修因比他哥早中进士,因此一直以为自己比张敬修聪明,能力水平也高些。如今骤闻家中顶梁柱要倒了,心中却乱成一团,毫无主张,他哥说一句,他点一下头。

张敬修又把养心殿中君臣对话学了一遍,对张嗣修道:“今日皇上先是说京师中多有干谒之事,后来又问父亲病情——王总宪说,父亲罹患重症这事儿,孙隆哪里能耽搁,就是皇上午休,也必然要叫醒禀报的。因此对照前语,皇上应该是敲打咱家,免得让人抓住把柄,到时候两下里都不好看。”

张嗣修张张嘴巴,过了好一阵子方道:“我这小小户部主事,如何也能上达天听!再说,何曾做那些事!不过是却不过面子,有时也看不惯些事,才张张嘴,伸伸手。”

张敬修盯着他的眼睛道:“你还真有些衙内做派——你进士比我早,早已成家立业,孩子也都老大不小。平日上有老父在,我当哥哥的也不愿意去说你。今日就说一句,若没有父亲的权势地位,你张嘴、伸手有何用处?”

张嗣修满脸通红。张敬修苦笑道:“这些天你不要再出去应酬了——父亲有恙,你我兄弟都在家老实呆着侍疾,本就是应有之意。”

“明天你回忆一下这些年所做干谒之事,将之写出来条目报给父亲,趁着他老人家还康健,将首尾处理干净,免得让有心人盯上,给皇上和父亲难堪。”

张嗣修羞愧难当,哑声道:“王总宪今日来报讯,不知有没有干碍?那水濂先生自请留对,不知要动什么心思?”

张敬修叹道:“这些人都是神仙,做事羚羊挂角,我们何必操心?至于水濂先生,王总宪说他此前话语中就有所缓颊,应该不会对张家不利——若无父亲举荐,他也不能入阁,而且他是坚决变法派,留对的事情应该与你无关。”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