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前卷总结,兼求支持

万历新明 前卷总结,兼求支持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知不觉,老摩写这本书已经一年了。这一年很多感慨,借着第三卷结束,跟各位读者大大说点心里的话。

成为一个网络作家,是老摩以前没想到的事情。《万历新明》这本书的写作,让老摩收获太多。

第一,是历史知识的巨大增长。没有写作之前,老摩只知道历史大要,并不了解细节。经过写书查阅资料,一个万历朝在脑海中逐渐勾勒出来。最大的感受是:原来今人未必如古人。其次的感受是: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最后的感受是:古人不是历史记录,而是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经历着悲欢离合的活色生香。

第二,结识了非常多的好朋友。以前老摩还在作家感言里面表达过感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觉得这样做不足以表达感恩。这种情感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每一个看到这本书的读者都会感到亲切;第二个阶段觉得很多读者并不是老摩的知音;第三个阶段,这情感突破了次元壁,觉得大家与现实中的朋友一样,性格各异,活色生香;现在是第四个阶段:发现了很多真爱。

第三,老摩的抗压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写书是爱好,期间变成了工作,现在变成中年人认识到自身极限的淡定(或者叫认命)。还是突破了次元壁罢,出现了一种真切感。不写书的读者们(老摩以前也是)很难感受这种感觉。老摩经常翻看自己前面写的内容,好长时间都有一种不真实感,这书真是我写的吗?

总结完收获,说说书吧。如果老摩重新写这本书,会写的比现在好太多。前期脱离现实快速推进情节,中期因为患得患失而脱离大纲,险些写崩了,后来好容易梳理过来,但导致可读性大大下降。

一直到这个月,老摩才找着讲故事的感觉——而不是写论文。老摩是一个爱好文史哲的标准理科生,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至少现在写新章节的时候,对于“舍弃”这两个字有了很深的感悟。

例如老摩大纲中,要写一章羊毛产品加工或者奶制品加工的情节,解决草原、西域的经济问题。但随即发现这种事一句话就可以交代过去,而真正有趣的是正治。

关于正治的描写本来想要表达一些感悟,攀登科技树增强国力本来就要为这主旨内容服务。但是笔力所限,知识匮乏,导致两端都没有写好。

本书《第二卷》写的尤其不好看,我翻来覆去的看,觉得还是因为老摩没有把内宫写好。张宏刺杀皇帝,应该铺垫几章,但那一段时间心情苦闷,写书这件事和其他交杂在一起,让老摩思路混乱。再加上读者对内宫情节的反感让老摩进退失据,很多大纲中的情节没有写进去,结果就变成那样非常突兀的一段情节。

李太后这个人物在老摩原有的情节安排里面要出很多故事的——详见《还宫》一章里面的几道诏书。但因为老摩脱离大纲东拉西扯,付出了掉了头发,眼睛生病等代价不说,各种情节安排还出现了脱节,这个人物基本上废掉了。

这些都是老摩的教训,相信在老摩的下一卷,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变。

第三卷总体来说比较满意,算是找到了一个讲故事的感觉。这一卷原计划一百章——至少也要九十章。但此前屏蔽的两章让老摩发毛,要是真的把那三十章也写出来,这书怕是要完。

因此大概有原计划写五万字的情节被老摩从大纲里删掉了——如果写出来恐怕要一直写到瓦罕走廊的另一端,把整个北方全部梳理完。因为这个时间段,那里并没有什么过硬的势力,而中华文明总要和波斯文明接壤,才能推动后续情节的展开。

所以有了策娜——草原上的芍药花,算是对了悟“舍弃”的一点致敬吧。

老摩写上面这段话不是要抱怨什么,相反是要表达理解。我们现在承压之重是改开以后所未有,斗争形势惊人复杂。某些传教士虽然从舆论高地上被击溃,但隐藏起来的他们的反而为祸更深。因此,作为一名网络作家和亲爱的读者们——至少要做到不添乱,多理解。

最后,请期待老摩短暂修整后的第四卷,并请继续支持《万历新明》,谢谢!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