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唠叨

万历新明 第二百六十九章 唠叨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万历十一年六月二十,圣驾返京,一番接驾礼仪之后,朝臣上贺表赞颂皇帝抚缓功成,北患无忧等等,不必细表。

庄皇后的肚子已经大到如同抱着西瓜一般,却因留守京师,清减了好多。见跟着皇帝的四个嫔妃其中两个已经有孕,而且他还带回来一个“懿嫔”来拜见自己,无语凝噎。

庄静嘉一肚子委屈,面上却是满面欢喜之色。未等懿嫔施礼,就拉着她的手亲切说道:“妹妹真的漂亮极了!怪不得皇上大老远的把你带回来呢。”

策娜听不懂汉话,朱翊钧为了跟她交流,也一直说蒙语——权当练口语了。此际听皇后说了一大套话儿,瞠目结舌,大眼睛盯着朱翊钧求助。

朱翊钧无奈用蒙语道:“你要跪见皇后,这是朕的可敦。”

策娜之母颇受火落赤宠爱,因此平日里没少受可敦的气。她年龄虽小,耳濡目染也跟她母亲学了几招。听了朱翊钧的话后,连忙跪地,按照此前内官所教授的礼仪拜见庄静嘉。

庄静嘉分辨了半天,才明白“黄猴尖牙”说的是皇后殿下,哭笑不得。为了给皇帝面子,就从身上荷包里拿出一个玉坠子,送给她当礼物。

朱翊钧见两人比划半天,一直在鸡同鸭讲,在一旁抚额叹气。庄静嘉见状不悦道:“皇上此后见到好看的就往家领不要紧,还是找些说人话的罢,要不臣妾管理起来也颇麻烦。”

朱翊钧听了陪笑道:“是朕的疏忽。魏朝,你安排去找两个会说蒙语的侍女,让她们换班跟着懿嫔,当翻译。”

庄静嘉听皇帝为策娜安排的周到,心里越发不舒服,嗓子眼一阵阵的泛酸。冷笑问朱翊钧道:“今日皇上在哪里用膳安歇?吩咐下来,臣妾好安排。”

朱翊钧听了,仍陪着笑脸道:“皇后说哪里话来。从今天一直到你生产,朕不去别的宫,就在坤宁宫。”

庄皇后听了连道当不起,臣妾身子沉重,别把皇上憋出个好歹。朱翊钧连道当得起,这几个月辛苦皇后看家,朕要好好陪陪你。庄静嘉这才消了气,对身边宫女嘱咐道:

“今天晚上吾想吃点肉,让御膳房房烀几个猪蹄子啃啃。”

......

皇后闹点小脾气,朱翊钧觉得陪个小意儿没啥。毕竟比之后世,正宫吃猪蹄子暗讽算什么,没把自己吊起来打就算有肚量。

累瘦了的不仅仅有庄皇后,张居正老先生也掉了好几斤肉。此前朱翊钧在京师时,他觉得朱翊钧每日工作都是自家先处理过的,拍个板有啥难的。

等朱翊钧离开京师,张居正才发现自己工作量增加一倍不止。这工作量不是文牍之事,而是思考——把自己代入朱翊钧的角度看待每一个需要决断的问题。

开始的时候他暗下决心少发快递,尽量把事情都消化在政事堂。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举了白旗,让那快马急脚流水一般从京师往北去追圣驾。张居正心累之余,还有些泄气:我老张柄国多年,怎么就不敢拍板了呢?

还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体现。没坐在龙椅之上,绝对无法感受天下九州给予皇帝的万钧之重。当然,原时空赌气罢工的万历可不这样想——他才不管万民死活呢。

例如潘季驯上本,张居正就不敢决断:开挖黄河工程已经做完一半,剩下的都是群山、丘陵之间的工程,之前估计的测绘工程量严重不足,导致现在整个工期停滞。

潘季驯建议有两条,一是增加测绘人员,等测绘完继续动工。第二个就是利用今年雨水多,施行开坝泄洪——让洪水自行找路。

张居正倾向第一条,但站在朱翊钧的角度未必这么想。因此不能决断,将潘季驯的题本压下,等皇帝回京之后立即奏报。

朱翊钧览奏笑道:“潘季驯跟着朕这几年,这思路开拓不少啊,真亏他想的出来。泄洪规模能控制吗?”

张居正回奏道:“其在奏本中说,水火之事,难策万全——他不敢说不伤民不伤地。”

朱翊钧仔细看了一遍潘季驯的方案,深入思考一番,计算了一下时间。随即提起朱笔批示同意第二条方案,并嘱咐政事堂在所有泄洪区内都要做好疏散工作,并对灾民妥善安置。

张居正质疑道:“此前测绘专才很少,这些年已经培养出数百人,进度大大加快。皇上,咱不能等个一年半载吗?”

朱翊钧道:“不能等,万历十五年之后,天下将大规模水旱不均;万历二十年之后,灾异四起,到时候中原没有水利工程保障,就不是这点子灾民了。”

说完这话后他忽然见张居正张大嘴看着自己,一幅见了鬼的表情,心叫要遭。果然张居正肃容道:“皇上这是听了谁的谵妄之言?此天意也,谁能提前知之?皇上您这叫什么格物致知,这不是——”

朱翊钧忙笑着打断道:“哎,不是。没人跟我说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半天,这话头也圆不回来,总不能还说是“真如示意现世佛”吧,张居正唾沫能喷他一脸。

张居正狐疑的瞅了朱翊钧半天,才没有继续追问。他叹口气道:“皇上,去年朝廷岁入四千五百余万,支出却有五千一百万!缅甸如今像是无底洞一般,一年六百万扔进去,连个响动都没有!您如今又要北征,又要大建海军,这陆海并进的,让潘季驯歇两年也好,利于周转。”

“还有,王国光说已经印出来小额银票,万难仿制。若用小额银票取代宝钞,开头这两年都要防着挤兑,超发不得,朝廷还要搭上火耗钱。”

“铸币机器也开发出来了,做的钱确实比铜钱好看,但铸币所挣得的那点,远水难解近渴。”

“如今江南纺织大兴,小农之家破产数以万计。今年南直隶、江西数省,早就开始赈济,虽然粮价颇贱,但预计一百万也下不来。”

“北直隶钢铁大兴,小冶炼场破产千计。众多矿山胡乱采伐,头三个月就激起数十起民变,徐州知府张春生,该杀!”

......

朱翊钧听着张居正絮絮叨叨的抱怨,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坐在墩子上瘦弱的身躯却板板正正,突然眼眶一热。他示意孙乾给张居正的茶杯里添上热水,坐在那里静静听着。

张居正絮叨了半天,没听到皇帝搭茬,抬头看了朱翊钧一眼。见皇帝的眼睛里全是温柔,心里一突突,吓了一跳。

朱翊钧温言微笑道:“老先生好久没歇歇了吧?今天咱两个不讲政务,到西苑去松快半天。”张居正放松下来,笑道:“臣说的乱七八糟,让皇上笑话了——唉,臣可能真的是老了。”

......

万历十一年的夏天就在张居正的唠叨声中过去,朱翊钧和他两个如同救火队员一般,每日处理着如同小山一般的奏本,在各种会议上讲的唇舌焦干。

时间到了九月底,庄皇后又生下一名皇子——给帝位传承上了双保险。而经过一年半的筹备,在自北向南的季风吹起来的时候,大明出使罗马教廷的使团也将择日起航。

(第三卷,终)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